《隔海相望》教学浅谈
作者:许士中来源:原创日期:2012-07-30人气:702
品德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道德认知是产生道德情感的必要条件,没有认知就没有道德情感。为了让学生熟知台湾,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仔细观看台湾省的地图,之后我报出台湾省内的任意地名,请学生迅速在地图上找出该地的位置,同学之间互相比一比,看谁找得最快。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图片(玉山云海、台湾东海岸、台北故宫、日月潭等)、动植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学生一边欣赏图片美景一边欣赏歌曲《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样,学生将视线穿越到海峡,走近了台湾。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我国其他地方一样,也有着美丽的风景、富饶的物产以及勤劳善良的人民,增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
三、用图知晓英雄故事,明确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隔海相望》一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情感的中介和动力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惬意、和谐的情感氛围中产生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历史告诉我们”一块内容时,我出示郑成功率领2500多壮士收复台湾的出战箭头示意图:金厦→澎湖→鹿耳门→赤嵌城→台湾城,配合民族英雄郑成功带兵勇战荷兰殖民者的录像资料,让学生感悟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了捍卫这块土地,当年郑成功率领将士血战疆场,从荷兰侵略者手中夺回了宝岛。然后,我怀着高亢激昂的语气向同学们讲道:1895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我们曾失去了台湾,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可是1949年以后,台湾与大陆又分割开了,每当我们庆祝香港、澳门回归的大喜日子,不能不想起美丽的宝岛台湾。现在又有少数人宣扬所谓台湾独立,妄图把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我们答应不答应?有人说,台湾一直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将它分割出去,是对国家统一的破坏。有人说,台湾一直属于我们中国,当然应当由我们来管辖。有人说,国际社会也是不会同意台独的。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被我激发起来了,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通过运用地图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借图抒情,懂得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这篇课文,表达了一种深情厚谊,叙述了两岸同胞的血浓于水的感情。如何’将这一份情注入到课堂中,感染学生,是我课堂中的一个重点。
在教学“两岸情深”环节时,我说道:多少台湾同胞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几十年,梦牵萦绕与亲人团圆。《乡愁》的作者台湾中山大学教授余光中就是其中一个。几十年啊,他看着故乡近在咫尺却不能返回。此时,我出示祖国版图,让学生找出“南京市”(余光中的故乡),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诗人,遥望故乡,请吟诵《乡愁》。把诗人思念亲人,怀念故乡的深情用朗读表达出来。由于先前情感的铺垫,学生的朗诵表现得声情并茂。我问:诗人的乡愁如何解得了?有人说,乡愁是因为距离,如果能够让诗人回到他的故土,那么这种乡愁会淡一些:有人说,这种乡愁,只能在祖国统一以后,才能得到很好的化解。有人说,诗人愁自己的故乡,实际上也愁两岸的统一。大家都体会到:只有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才能真正一解乡愁。然后,我又让他们看版图里的空间距离,帮助学生理解诗境,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现,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在本课中,我用地图引导学生,帮助理解,提升感情,使抽象的两个空间变得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大家的喜欢。
《品德与社会》课教材具有实、新、活的特点,如果在教学时,我们能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运用地图,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图知晓英雄故事,明确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隔海相望》一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情感的中介和动力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惬意、和谐的情感氛围中产生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历史告诉我们”一块内容时,我出示郑成功率领2500多壮士收复台湾的出战箭头示意图:金厦→澎湖→鹿耳门→赤嵌城→台湾城,配合民族英雄郑成功带兵勇战荷兰殖民者的录像资料,让学生感悟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了捍卫这块土地,当年郑成功率领将士血战疆场,从荷兰侵略者手中夺回了宝岛。然后,我怀着高亢激昂的语气向同学们讲道:1895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我们曾失去了台湾,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可是1949年以后,台湾与大陆又分割开了,每当我们庆祝香港、澳门回归的大喜日子,不能不想起美丽的宝岛台湾。现在又有少数人宣扬所谓台湾独立,妄图把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我们答应不答应?有人说,台湾一直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将它分割出去,是对国家统一的破坏。有人说,台湾一直属于我们中国,当然应当由我们来管辖。有人说,国际社会也是不会同意台独的。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被我激发起来了,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通过运用地图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借图抒情,懂得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这篇课文,表达了一种深情厚谊,叙述了两岸同胞的血浓于水的感情。如何’将这一份情注入到课堂中,感染学生,是我课堂中的一个重点。
在教学“两岸情深”环节时,我说道:多少台湾同胞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几十年,梦牵萦绕与亲人团圆。《乡愁》的作者台湾中山大学教授余光中就是其中一个。几十年啊,他看着故乡近在咫尺却不能返回。此时,我出示祖国版图,让学生找出“南京市”(余光中的故乡),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诗人,遥望故乡,请吟诵《乡愁》。把诗人思念亲人,怀念故乡的深情用朗读表达出来。由于先前情感的铺垫,学生的朗诵表现得声情并茂。我问:诗人的乡愁如何解得了?有人说,乡愁是因为距离,如果能够让诗人回到他的故土,那么这种乡愁会淡一些:有人说,这种乡愁,只能在祖国统一以后,才能得到很好的化解。有人说,诗人愁自己的故乡,实际上也愁两岸的统一。大家都体会到:只有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才能真正一解乡愁。然后,我又让他们看版图里的空间距离,帮助学生理解诗境,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现,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在本课中,我用地图引导学生,帮助理解,提升感情,使抽象的两个空间变得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大家的喜欢。
《品德与社会》课教材具有实、新、活的特点,如果在教学时,我们能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运用地图,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