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救亡音乐”美学观-艺术论文

作者: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基础部艺术教研室-杨远航来源:《东京文学》日期:2012-08-07人气:1091

“音乐创作美学观”是以“音乐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着的,他们又都随时代历史的变化而显出其独特的特征和意味,在人类历史中它们构成了一幅音乐发展的纯粹音乐阁景,这一点就好比文学、诗歌、绘画等美学中的创作问题,纯粹自身的本体的观照,这也是最音乐的与我们最可亲的内容部分,对于音乐本质等哲学或其他一些美学问题,这也是很好的启示与起

所谓“音乐创作的美学”是为着表达时代或心声的一种追求方式,它具体表现为对音乐风格的旨意、手法的理想、技术的理想、理念的追求等方面的诸多寻求和期待对外界、内里的贴切与满足。一部音乐的发展历史的研究应包含对音乐创作上的美学把握,这样便在音乐文化进程高度的研究下才不会失去几分真实。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同志在1939年与延安革命圣地创作出的无产阶级爱国主义作品,积极的讴歌「他所处的时代的战斗心声,歌颂『黄河的雄壮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对战斗胜利的必胜信心。同时也是以吕骥为代表的“新音乐”创作的救亡音乐中,具有相当水准的时代作品,也是冼星海同志在救亡音乐创作中,艺术表现的较为成功的探索的一部作品,因此研究这部作品的创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战争年代的音乐创作与美学理想,对于音乐美学学科的音乐创作美学历史,具有研究与探索的意义。

《黄河大合唱》作品创作的美学分析

作品写于革命的艰苦与党中央领导的人民群众革命热情高涨的阶段,1938年10月来到革命圣地延安第二年三月就和诗人光未然合作写了这部作品,这年春就在庆祝延安鲁艺学校成立一周年上首演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作品一共有八个乐章(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是严良堃改编的版本〉一、黄河船夫曲,二、黄河颂,三、黄河之水天上来(改编版的音乐会演奏中一般不演奏此朗诵曲),四、黄水谣,五、河边对口曲,六、黄河怨,七、保卫黄河,八、怒吼吧!黄河。作品在内容上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生活和群众的革命精神,这八个乐章的结构比较同时代其他作品非常丰富于变化并且异常的完整,每一个乐章斗有它独自的形象特征。冼星海在此曲的创作中说:“我要写一部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的英雄气魄的合唱,采用‘大合唱’形式,这将是中闰第一部新形式的‘大合唱’。这些独自的形象特征在创作上的要求就是一些具体的创作美学要求。《黄河大合唱》充分的体现广他自己所要求的“艺术气魄”冼星海认为“微弱、织系的声音,是和我们祖国的现实生活不相称的,必须用巨大的声音来表达祖国民族的伟大、坚强的意志”。冼星海重视民族风格,甚至直接用“划哟”的叫喊声来作为音乐形象,令人感到生动和逼真如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用技巧性的创作描绘出一种直&的形象,贴切大众的、充满中国民间曲调风味、“艺术气魄”的创作美学观点。

正如第一乐章的曲调一样,全曲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优美的、民族风格的多样性的曲调。第二乐章、黄河颂,表现了一种雄壮的创作美学观点作品中除了对民族雄壮的描绘外还不乏从民族风格中提炼出的他独特的抒情、秀甜。第四乐章、黄水谣民族民谣曲调下抒情、秀丽的创作美学。在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更是具有着注重民谣曲调吸收的创作美学观点,这首乐曲原是山西民歌,曲调风格十分接近。

冼星海“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这三个乐章是艺术手法较强,表现了冼星海的“为艺术”的创作美学,尤其是“怒吼吧!黄河”作为整部大合唱的终曲,他给予大合唱的主题思想以总的、更高、更深的概括,艺术的概括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冼星海在《黄河大合唱》中音乐语言和中国民族的音乐语言的创作有密切关系外,在他的《九一八大合唱》甚至还使用了戏曲的曲调,在歌颂爱国女英雄《梁红玉》的作品中,音乐显然也和我国的戏曲很相像。更有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中的南方风味的曲调,北方风味曲调,《生产大合唱》里的锣鼓的曲调等。

冼单海曾指出“咅乐工作者应该深人民问、尽最收集各省各地的民敢,与大众生活在一起,同他们一块儿哨和,考察他们的牛活,用计谱法精确的记读他们的曲调4耿词”,在冼星海的创作思想中,研究民歌“就圯是为了要去更真实、更生动地反映大众的生活.为惯.语言……并陡吸收民敢的优良艺术要桌,来创造更丰富的.伟大的、民族性,同时也是域㈤除性的歌曲和器乐曲”这是冼星海音乐创作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战争年代创作美学的主旨。

综上所述,冼星海的创作美学观应归有下列几点:

1、创作抗战的歌曲,增强抗战的情绪,“在抗战期间’不容许我们有自我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

2、合唱是此时期作为表现,激起民众现实生活的最好体裁。

3、大众化音乐创作,音乐的创作要贴切民间情感。

4、对传统音乐,民间音调的挖掘和探索,具有民族特色与新技巧的结合。

5、现实功利主义音乐创作。

这些创作观点都是为着一个目的去服务的,即“救亡”时代的时代精神表现、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化事业的建设、“为人民大众谱出呼声”的目的。冼早海的音乐思想是这个时代的思想和主义,是这个时代在创作美学上的追求。

音乐创作美学探讨的价值,就是能从各个时期的创作美学中,可以重新审视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对于音乐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这样的学科笔者认为是有一定的借鉴之处的。因此笔者认为应有一部独立音乐创作美学书籍,他的价值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深人探讨和发掘。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