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多媒体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作者:田正铁来源:原创日期:2012-09-03人气:814
寓德育教育于音乐课堂之中。课堂从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开始,伴以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们很自然的被老师的视频所吸引,很多都自觉的跟着和唱。随后,教室的大背投上出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长城、黄河、长江、故宫、布达拉宫、桂林、香港、澳门……通过师生的互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然而在极其热烈而融洽的氛围中激起了学生对美好中国的热爱之情。随之而来的图片更加让学生们心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和成功升空,精美的太空图片使学生对祖国科技的发展而感叹和自豪,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初中音乐教材之所以把《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学习编在第二课,其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让学生自身体会的教学方式远比教师的口述表达在教学效果上来得更为真切,同时音乐课堂既活跃又亲切。
第二,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生动活泼。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营造一种全面的、高效的、立体化音乐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潜在的学习思维能力。
理论知识的学习常常显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一般也很难把握,但这堂课的教学环节无论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却显得极为轻松。内容主要是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切分节奏与附点节奏。他利用“Encore”(打谱软件)把需要的节奏制成图片,再在“PowerPoint”课件里面处理成动画,让音符真正的动了起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知识要点。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所有的教学手段莫过于此,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最为重要的是吸引他们的目光。课件中通过巧妙的设计,使节奏音符在投影中跳动起来,它符合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能引起中学生的兴趣,进而积极而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三,情境教学,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人的情感流露。在演唱或欣赏的过程中,首先就必须领悟音乐,否则就达不到音乐美育的目的。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要表现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对音乐语言的把握更加准确。
在歌曲《歌唱祖国》的教唱基本完成之后,实习老师给学生放了一段MTV,是合唱版本的《歌唱祖国》,影片中完全展示了歌曲的精神面貌,有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爱的领袖,各族人民大团结,还有整齐军队方阵,咆哮的黄河,美丽的雪山高原……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祖国的繁荣昌盛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仿佛置身于画中,再加上铿锵有力的合唱,无不为之动容。
第四,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注意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
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实习老师为了让学生劳逸结合,使嗓子得到休息,插入了一段发声方法的学习。首先是一张人体发声器官的图片,每一个位置都标记有名称,通过讲解分析之后,又进行了示范教学,整个过程虽然只有差不多7分钟,但是对于课堂的教学以及学生的歌唱学习来说却有着相当深远的意义。
第五,分析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分析音乐作品是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学音乐教材中也比较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几乎在每一课中都安排有一些音乐理论知识,作为教师应该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基础。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歌唱祖国》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里安排有关于歌曲体裁格式的简单分析。实习老师在课堂最后几分钟作了这样的安排:首先介绍了一段体,列举了两首儿歌,并对一段体的音乐题材做了简单分析,接着讲解二段体的一般形式与音乐旋律上的主要特征,然后要求学生对《歌唱祖国》的体裁进行分析,采取问答式的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接着在老师的指引下,同学们踊跃答问,不但清楚了《歌唱祖国》的体裁格式,同时对A段与B段的表现方法与情绪也都有所理解,最后,在同学们的歌声中结束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之所以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最主要的原因是符合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被动式的学习,而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学习中不但得到了知识也得到了快乐还增长了见识。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