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反对能言善辩-文学论文
作者:魏永胜来源:原创日期:2012-09-08人气:1589
有人说冉雍(孔子学生)有仁德但口才不好,孔子说:“用口才干什么呢?花言巧语、伶牙俐齿地对付人,常常会遭到人们的憎恨讨厌,一个人如果没有仁义道德,口才好了有什么用呢?”
一、间接地反对能言善辩
1.孔子曰:“不有祝魠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论语·雍也》)
孔子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祝魠(卫国大夫)的善于辞令以及宋朝(宋国公子朝,貌美,《左传》载其先通于卫襄公夫人宣姜,后又通于卫灵公夫人南子。)的美貌,那就难于免除今世的祸害了。当时社会奸邪小人得志,贤者在野。孔子用反语来说,说明当时社会好辩才、尚美貌,贤者之人难免受到排挤,这实在是孔子的愤激之语。
2.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孔子说,我不想说话是对时人花言巧语的厌恶,更不想与这些人争辩。子贡说:“先生您如果不说话,我们这些做学生的怎样传述您的思想呢?”孔子说:“你看上天说了什么呀!而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上天说了什么呢?”
二、孔子认为,说话要谨慎,才会免于伤害
1.子曰:“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君子仿佛不善言辞,说话谨慎,但是做事行动应该敏捷迅速。
2.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
孔子的学生子张,向老师请教如何求取禄位。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保留着自己的疑惑不要说,没有怀疑的地方说起来也要谨慎,这样就会过失少。做到了这些,就学会做官了。”
3.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孔子说:“陪君子说话有三种过失:第一,没有轮到自己讲就讲了,这是急躁的表现;第二,轮到自己讲却不讲,这是浪费机会;第三,讲话不看对方脸色,这是睁眼瞎!”温柔敦厚的孔子居然用“睁眼瞎”来批评讲话不看对方脸色的人,可见,孔子确实慎言、十分看重讲话的艺术,也坚决反对能言善辩。
三、孔子反对巧言善辩体现了仁爱之心
孔子本人完全具备高超过人的口才。如果说善言,天下善言者莫过于孔子,为什么孔子却反对能言善辩呢?孔子对语言的谨慎态度,反映了古代圣贤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卓绝人格及追求。儒家追求“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首先表现在修身上,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必然要求人们在细节之处都要重视。儒家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就是要培养为人处世的人格之美,而儒家的这些思想落在实处便是慎言敏行、言语得体。所谓“言可兴邦亦可废邦”,足见慎言的重要。因而,孔子极力强调慎言。
无言作为语言表达的最高艺术,孔子明白无言胜似有言,是一种大智若愚,并不是讷痴。今天的时代崇尚口才,但当我们读到孔子关于语言的一些观点,更多的是对我们一种温馨提示,更是对我们做人提出的一种修行。虽然我们普通人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一方面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一方面努力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法古今之完人,养天地之正气,从而完善自我,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一、间接地反对能言善辩
1.孔子曰:“不有祝魠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论语·雍也》)
孔子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祝魠(卫国大夫)的善于辞令以及宋朝(宋国公子朝,貌美,《左传》载其先通于卫襄公夫人宣姜,后又通于卫灵公夫人南子。)的美貌,那就难于免除今世的祸害了。当时社会奸邪小人得志,贤者在野。孔子用反语来说,说明当时社会好辩才、尚美貌,贤者之人难免受到排挤,这实在是孔子的愤激之语。
2.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孔子说,我不想说话是对时人花言巧语的厌恶,更不想与这些人争辩。子贡说:“先生您如果不说话,我们这些做学生的怎样传述您的思想呢?”孔子说:“你看上天说了什么呀!而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上天说了什么呢?”
二、孔子认为,说话要谨慎,才会免于伤害
1.子曰:“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君子仿佛不善言辞,说话谨慎,但是做事行动应该敏捷迅速。
2.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
孔子的学生子张,向老师请教如何求取禄位。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保留着自己的疑惑不要说,没有怀疑的地方说起来也要谨慎,这样就会过失少。做到了这些,就学会做官了。”
3.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孔子说:“陪君子说话有三种过失:第一,没有轮到自己讲就讲了,这是急躁的表现;第二,轮到自己讲却不讲,这是浪费机会;第三,讲话不看对方脸色,这是睁眼瞎!”温柔敦厚的孔子居然用“睁眼瞎”来批评讲话不看对方脸色的人,可见,孔子确实慎言、十分看重讲话的艺术,也坚决反对能言善辩。
三、孔子反对巧言善辩体现了仁爱之心
孔子本人完全具备高超过人的口才。如果说善言,天下善言者莫过于孔子,为什么孔子却反对能言善辩呢?孔子对语言的谨慎态度,反映了古代圣贤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卓绝人格及追求。儒家追求“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首先表现在修身上,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必然要求人们在细节之处都要重视。儒家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就是要培养为人处世的人格之美,而儒家的这些思想落在实处便是慎言敏行、言语得体。所谓“言可兴邦亦可废邦”,足见慎言的重要。因而,孔子极力强调慎言。
无言作为语言表达的最高艺术,孔子明白无言胜似有言,是一种大智若愚,并不是讷痴。今天的时代崇尚口才,但当我们读到孔子关于语言的一些观点,更多的是对我们一种温馨提示,更是对我们做人提出的一种修行。虽然我们普通人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一方面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一方面努力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法古今之完人,养天地之正气,从而完善自我,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