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走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教育论文

作者:蔡循光来源:原创日期:2012-09-13人气:973
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之所以具有与其他社会活动不同的社会属性,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构成教育的要素不同。
要素是事物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卢梭认为教育的要素包括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即是学生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人的教育即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利用这种发展,而事物的教育则是从各种事物中获得良好的经验。马克思在分析人类劳动过程要素时指出:如果这整个运动从其结果即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者都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我们参照马克思分析人类劳动过程要素的方法,参考教育学家们对教育要素的认识,将教育过程区分为:教育者的活动、受教育者的活动、教育影响。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层级的存在,它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因此,秉承教育的基本要素,高等教育的教育要素仍然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里的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其存在的前提是人具有可教性。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学生。
高等教育的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指导,它是指能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促使受教育者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3]。它包括三个特征:一是主体性,即引导教育活动的开展,主导教育活动的进行;二是目的性,一切活动指向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教育意义;三是社会性,即接受社会的委托,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教育者即是高等学校的教师。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一般来说,它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环境等。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借以影响受教育者的重要事物,通常以教材的方式体现;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传递教育内容的方式;教育手段是教育者用以传递教育内容的工具;教育组织形式则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的空间形式;教育环境是影响教育活动的各种事物,包括物理环境、人文环境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它对受教育者产生着潜移默化、持续不断的影响。
二、挑战:高等教育现状“偏移”与反思
改革的大潮不仅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而且影响着由诸多个人组成的组织机构的理念和行为。被人们称为“象牙之塔”、有着八百余年历史的大学也在这种冲击当中逐渐发生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我国教育学界、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至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前达到了19%,处于世界上第60多位,宽口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000万,居世界首位。[4]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2%。其中普通本专科招生546万人,是2001年268万人的两倍。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学生人数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之塔走向了大众之厦。
这一行为和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这么多的适龄青年跨进大学校门,成为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方面适应了社会和国家需要,拉动了内需,但另一方面也使高等教育在诸多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受教育者整体素质下滑的已然群体
大众化进程的激进,使大学的入学门槛降低,因此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个体,在这种大众化进程中表现出了较之精英教育整体质量下滑的态势。
首先,学生基础知识的厚度不足,这必然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后劲不足、难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后果。第二,学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不理想。随着近年招生规模扩大,大学入学门槛逐年降低,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生源差异、教学质量差异增大。加之教育投入增长的速度慢于在校生人数规模的扩大速度,因而也使大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水平也明显降低。再次,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偏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使专业教育有所淡化,通识教育有所增强,因此专业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比例逐年减少,加上外语、计算机课程教学对专业课教学时间一定程度的挤占,使得专业课教学削弱,学生专业素质有所降低。此外,由于学校投入不够、重视不够等多方面原因,大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也很欠缺。[5]
(二)教育者疲于应付的“讲坛工作者”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难以适应学生规模迅速膨胀的需要,并且一向被社会认为潜力很大的师资也已经处于全面紧张的状态。1998年我国的师生比已经达到1:16,有些高校甚至达到1:20[6],与国际相比已属较高水平。师资已经处于紧张状态,结构性的短缺更加明显,一些热门专门、新办专业的师资问题尤其严重。由于师资的突然短缺,许多高等学校新引进的教师未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与锻炼,便被安排上讲台,并担负较重的教学任务,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作为高等教育教育者的教师,面对着急剧扩招而进入高校的一大批学子,他们将花费更多的精力站在讲台,或者担负更多门次的授课任务,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据统计,大学教师每周平均授课已经由4至6节增长到16到18节[6],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因而也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
(三)教育影响陷入“泥潭”的尴尬
走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其自身不断调适的基础上仍然浮现出许多的矛盾与问题。在教育影响要素中,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1.理念的滞后: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判定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大部分仍然沿用传统的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以学术取向和标准来规范现在的各类高等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2.校园硬件设施的不足: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推进,高等院校的硬件设施日渐捉襟见肘,很多扩招院校超负荷运转状态更趋严重。一些学校的学生宿舍拥挤、破旧、简陋;许多高校基础设施老化,甚至存在隐患;高校教学用房、图书馆和仪器设备、食堂及体育活动场地极为紧缺,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