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信用征信中区域垄断和区域闭锁问题-经济论文
一、我国地方征信的现状
20 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征信业开始起步。在地方征信体系建设上,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率先迈出第一步。1997年,上海开始开展企业资信评级,并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建立了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系统。浙江省、深圳市等也都较早地试点进行地方征信体系建设。人民银行2003年10月被赋予管理信贷征信业的职能后,开始着手建设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地方征信体系建设纳入了全国征信体系统一框架。2004年,山东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在4个城市积极开展借款企业资信评级试点。此后,各地政府开始了信用征信体系全面建设的热潮,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共有27个省市建立了领导推进机制。北京、天津、浙江、杭州、宁波、深圳、汕头等省市都建立了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吉林、江苏、浙江等省制订了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上海、深圳市出台了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管理办法。
虽然我国地方征信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各方面反映突出的征信相关法律不健全、信息数据部门分割、行业自律不足等。区域垄断和区域闭锁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二、产生区域垄断和区域封锁问题的原因
总体上,我国地方征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距离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区域封锁问题严重,信用信息数据处于极端分散和相对屏蔽的状态。目前,征信机构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表现为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重重,并且尚未建立信息整合的保障、协调机制,信用数据分割、封闭现象严重。1997年人民银行建立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但到目前为止,除了金融机构,其他的部门均不能共享该系统的资源。2003年国家工商局启动了工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被称为“金信工程”,但规模较小、覆盖面不够宽,且彼此封闭,公开化程度不高,全国性、综合性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我国地方信用征信蓬勃发展的这些年始终没有一套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信用数据标准,信用数据标准的缺失造成各级政府在信用信息归集上的偏重点不同,所以才会出现各地政府征集到的信用数据的极端分散现象。第二,政府主管职责的缺失也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在地区征信中存在着严重的行业沟壑,而政府在实现行业征信的问题上显然力度不够,由此,政府所搜集到的信用信息是十分贫乏的。第三,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
三、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宏观层面上,需要加强中央政府的规划和指导;中观层面上,需要加强地方政府的推动和主导;在方法步骤上,应当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坚持总体规划,精心试点,统筹协调,分层推进,分步实施。 在这一方法步骤的指导下要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建立全国统一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信息数据库可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国家统一制定的信用信息标准下,由政府牵头统一归集信用信息,建立地方性公共征信平台。现在我国各地方的信用信息标准存在严重不统一的现象,统一的信用信息标准体系、信用数据标准格式是实现全国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由政府出面可以加快信息征信建设,实现信用信息的快速归集,政府有足够的权力深入到金融、企业、司法、工商等各行业去收集和整理所需的信用信息,这是任何一个行业和中介机构都无法做到的。
第二,待各地公共征信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各地区的征信数据库进行联网整合,实现全国性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区域性征信平台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且复杂的工程,但是建立一个健全的区域性征信平台是建立全国征信体系的基础,只有地方性公共征信平台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才能够建立整合征信平台。
西方发达国家的征信体系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征信数据环境、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健全的信用管理机构和业绩优良的大型征信公司。发达的征信体系净化了信用交易的市场环境,规范了信用交易的程序和标准,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我们任重而道远,在建立征信体系时我们应在借鉴国外成熟发达的信用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做到既要借鉴又不照搬,在借鉴他们先进的征信系统和平台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步骤从地方政府到全国范围逐步建立,精心试点,统筹协调,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最终实现我国行业、部门、区域的联合征信。
文章来源于《时代金融》杂志2012年第24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