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因势利导,因课而构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的建构

作者:周静来源:原创日期:2013-01-05人气:799
 以比较变式为主,沟通“形”的概念
所谓“变式”,就是所提供的事例和材料要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改变非本质的属性,使本质属性恒在,帮助学生准确形成概念. 一个数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后,如果缺少相应的变式的理解,将会是模糊及不深刻的. 只有通过正面的强化理解与反面的对比认识的互相沟通,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从“立”到“破而后立”螺旋上升的过程,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例如,“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教学,通过比较产生认知冲突: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根小棒,把其中一根小棒剪短,追问现在的三根小棒还能围成三角形吗?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发现不能围成了,认知冲突被引发,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 又如:
教师在充分把握住学生的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着重引导学生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出与新概念相关的概念,并通过仔细对比、合理拓展,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建构新的概念.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在教学论中,比较(类比、对比)应当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在类比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思维活动的实践,主动构建对相应并列概念的理解. 在“梯形的面积”一课中,在学生已经初步形成面积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类比的活动. 活动一:梯形的上底逐步缩短或延长,面积是如何计算的,通过观察和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活动二:生活中圆木、钢管等堆成的形状,通常可用这样的算法求总根数:(顶层根数 + 底层根数) × 层数 ÷ 2,想一想是什么道理. 许多数学概念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点设计成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建立起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使学生牢固掌握新的概念. 如三角形的分类,盖住三角形的两个角,只露出一个角,猜猜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巧妙地将“猜想”引入概念的建构中,更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概念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法不是孤立的,在教学过程中它们根据需要可以综合使用.
我们的教学应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生动、丰富的经验背景之上,调动学生思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渠道理解概念的意义、本质、内涵,把握概念的深、广度,使学生对概念的领悟由浅入深、逐步抽象和完善数学概念,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这是概念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陶文中. 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 小学数学教师,2011(3).
[2]卢峰. 比较变式,让概念教学更深刻[J]. 小学数学教师,2012(1,2).
[3] 邵陈标. 图形概念教学的正确把握[ J]. 教学月刊(数学),2012(12).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