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宁夏坐唱艺术传承的困境与对策探析-大舞台

作者:宁夏大学—卢小兵来源:《大舞台》日期:2013-02-28人气:999
当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多元发展、繁荣兴旺的态势,必然导致文化消费群体的分流和消费格局的变化。宁夏坐唱艺术这一区域特有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面临被文化市场边缘化的生存危机。这既反映着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普遍问题,也是宁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全国有近500个曲种,其中一部分随着民间艺人的去世而逝去。宁夏坐唱艺术作为其中一种,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传承压力。作为传承的载体,民间传承人编创与演唱脱离,文化传承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差异逐渐增大,再度培养新人和保留原有受众都成为文化传承的难题。宁夏坐唱艺术是以文化产业的形式去面对竞争选择并争得文化市场份额,还是以文化事业的形式,突出其公益性特征由政府资助扶持,是一个涉及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关系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身份定位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宁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诸多问题。

二、传承困境分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在文化事业体制背景下的宁夏坐唱艺术曾赢得不断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群众性娱乐活动的日益丰富和观众艺术审美情趣的改变,尤其是文化体制机制的保守和僵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性质和职责不明,导致宁夏坐唱艺术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并逐步陷入保护与传承困境之中。

(一)政策的颁布与落实之间的非一致性。政府能够按照党委相关部署积极颁布宁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条例,尤其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的重大部署,在全国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近年来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以此同时,地方职能部门在落实政策、策划统筹、具体实施等方面还未能积极响应,因此,基层部门能否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搞好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坚决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千方百计做好做足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大文章至关重要。

(二)专业创作队伍后继乏人。在宁夏坐唱艺术的发展中真正的专业创作者屈指可数。宁夏坐唱艺术的编创者名单中,我们能反复看到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民间传承人徐明智等少数民间艺人。当前能潜心静心创作宁夏坐唱艺术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了。面临着演出作品不足的现状,我们不禁担忧,在激烈竞争的文化市场中,面对时代发展的潮流,音乐形式的变化,对于传统的宁夏坐唱艺术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其实质是在考验专业的编创者。我们不仅需要宁夏坐唱艺术的编创者,更需要优秀的专业编创者。此外,在演出传播的队伍中也始终缺乏领军人物。

(三)保护与传承队伍参差不齐

 宁夏坐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兼具文化性、民俗性、专业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的特殊工作,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保护与传承队伍提出较高要求。当前,还没有一支能够全面承担宁夏坐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队伍。在仅有的民间艺人中,还普遍存在着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表演实践不能有机的结合的情况。在基层宁夏坐唱艺术的学术研究和传播实践往往各自为政,单打独斗,长久地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很难从宏观上把握宁夏坐唱艺术的发展方向和轨迹。此外,对宁夏坐唱艺术爱好者或广大观众也没能有效组织和利用,演出环节几乎没有表演者与观众的互动,这样宁夏坐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就完全成了演职人员的职责,

(四)原有观众群体分流加剧

地方传统戏曲、曲艺在不断演变、传承的过程中不仅有民间艺人的代代相传,同时也培养着一代代观众。当今,随着文化产业和产品的多元化,人们的审美情致和欣赏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许多年轻人对宁夏坐唱艺术听不懂也看不懂,更谈不上喜欢,表现出比较复杂的感受。对于宁夏坐唱艺术来说,没有观众就意味着没有生存的空间、创新的动力、发展的余地,没有观众群支撑的艺术必然不能兴盛。因此,观众群体的断代是宁夏坐唱艺术所面临的又一个严峻问题。

三、对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文化工程,不仅要有政府的策略、相关机构的协调,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有志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的编创演艺团队和正在或已经觉醒的广大受众群体。尤为重要的是针对保护与传承提出的科学发展思想和务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即如何辩证的看待保护、传承、利用和共享之间的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的关系,所谓传承即最好的保护,共享即最好的传承,利用即最好的共享等等。随着传统的本土文化进入多元发展的新时期,新的社会生活内容使观众的审美情趣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探究其保护和传承的对策。

(一)必须高度重视政府政策的落实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是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一是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响并行动起来,大力发展宁夏区域文化,将宁夏坐唱艺术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作为宣传宁夏、带动地方文化发展的重大工程来抓。二是要完善保护与传承队伍。加强学术研究,提高研究层次,尽可能做到与时俱进,使研究成果与宁夏坐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政府能够按照党委相关部署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法律保证。这就要求地方各职能部门加强政策的落实工作,策划统筹、具体实施法律法规的各项政策。基层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的认识搞好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坚决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千方百计做好做足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二)必须加大对创编和传承人才的培养力度

宁夏坐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快精英人才的培养,尽快挖掘出优秀的、能够在业界形成一定知名度的领军人物。一是要充分利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协助,打破旧体制和老观念,强化每个公民参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意识,把政府、社会、个人的才智和力量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要组织宁夏坐唱培训班对从业艺人进行系统培训。可以聘请知名艺人对学艺人员进行讲课辅导,现场传授技巧,组织从艺人员考察学习,提高技艺。适时举办一些汇演,促使从艺人员积极创新,并有利于培养观众群体。三是进入大中小学课堂、教材或课外兴趣小组,从娃娃抓起,更早地发现新人,必将从根本上推动专门人才培养工作的进展。

在专门人才的培养上,不但要培养宁夏坐唱艺术的编创者,更需要在演出传播的队伍中着重选拔领军人物。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保护与传承队伍。

(三)必须研究运行科学的管理机制

 宁夏坐唱艺术唱腔易学、道具简单、形式活泼自由,适合于走乡串户,深入民间演出,是非常易于推广的文化遗产形式。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助推其健康发展。一是有关部门要把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作为试点工作的首要环节来抓,在专家、学者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成立各类工作组,并建立完整的资料数据库。二是要加大经费投入, 经费保障是做好宁夏坐唱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前提。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将保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以保障此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通过科学的管理机制有效的传承和保护这一民间艺术。

(四)必须改革创新不合时代需要的文化元素——形成受众群体

宁夏坐唱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代表宁夏的唯一地方曲种,以它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深深打动着观众的心灵和情感。通过优秀的作品,可以形象地感受到区域历史事件、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所以,对宁夏坐唱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

宁夏坐唱有二人坐姿合演,主要表演者操三弦伴奏边说唱,另一人左手执渔鼓和撞铃,右手击打渔鼓帮腔,表演时形成逗哏和捧哏的关系。随着时代发展宁夏坐唱面临着改革创新的课题。让宁夏坐唱艺术从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加入合理可行的新元素,不断丰富创作与演出形式,促进宁夏坐唱艺术的保护、传承、利用和共享。如乐器方面伴奏的改革,表演组合形式的改革,音乐创作风格的确立和方言唱词的凝练。做到能改的部分必须改进,不能改的部分必须优化。使宁夏坐唱的伴奏更能烘托气氛,表演更加引人入胜,音乐独具魅力,唱词与众不同。要明确创新就是生命和灵魂。只有通过不懈的创新,宁夏坐唱艺术才能在日益多元的文化领域争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五)必须加强宣传,提高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为了扩大宁夏坐唱艺术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影响力,要积极参加全国、全区的政策会议、培训班及研讨会。要借助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媒体,使宁夏坐唱艺术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被更多人所了解。要重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的广大群众,他们既是民间艺术的欣赏着、消费者也是民间艺术的创作者和保护者。

宁夏坐唱艺术是宁夏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它凝聚着宁夏本土文化的精神,自形成以来走过了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传承与保护宁夏坐唱艺术是宁夏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也是文化建设特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切实加强对于宁夏坐唱艺术保护与传承的重视程度,大力扶持并制定实施科学可行的保护方案,积极落实有效健全的工作机制,使宁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园盛开更加绚丽多姿的花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1年10月18日.
2.蔡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1月21日.
3.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9 月.
4.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5.王仲尧,文化市场与管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6.张爽,宁夏曲艺简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
7.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化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8.张爽,宁夏曲艺的现状与发展,宁夏文化艺术研究集锦,2007年.
9.李丽娟,文化事业的管理与发展,宁夏文化艺术研究集锦,2007年.

本文转载《大舞台》杂志http://www.zzqklm.com/w/qk/67.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