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利得和损失的界定
1、定义上的区别,由以上新会计准则中对利得和损失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1)来自于非经营活动,属于非经营性活动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是边缘性或偶发性的业务所导致的,因此利得和损失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配比关系,这是其与收入和费用的根本区别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包括直接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和间接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后影响权益),而收入和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间接变动。
(3)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属于企业经营活动收益的组成部分,并与收入和费用共同构成企业的利润总额,即: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所谓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所谓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对定义进行简单的对比,我们就可以的得出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1)收入和费用应该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2)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但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例如企业销售商品,必须要收到现金或者有权利收到现金,才表明该交易符合收入的定义。由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而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应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3)收入和费用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减。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就不能确认为收入或费用。例如,企业向银行借款,尽管借款导致了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是该流入并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反而使企业承担了一项现实的义务,因此,该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确认为负债。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举例来说明利得和损失与收入和费用的区别: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日常活动,因而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属于收入;工业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出售不需用原材料等,属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构成收入。
但是工业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活动,不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构成收入,应当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属于一项利得。
2、内容上的区别
对于内容上的区别由下述表格列出。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收入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统称为广义的收入,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统称为广义的费用。
3、地位上的区别
我国新基本会计准则仍将会计要素设置为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把利得和损失作为次要素从属于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由此可知,收入和费用与利得和损失的地位是不同的。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