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看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初期发展——社科纵横
作者:宋则会来源:原创日期:2013-03-18人气:81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活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初期发展过程实际上正是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过程,是人们对于实践发展需要的一种认识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虽然家庭承包经营打破了高度集中的生产经营模式,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现实中“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普遍存在的是“分”。这使得生产农产品难以与市场建立真正的直接联系,从而阻碍了农村商品市场的发育。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而提出的,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行以来的经验总结,是一种来源于真正实践的认识。
丰富的感性材料,科学的思维方式及理论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要条件。从实际流转情况来看,农村土地流转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它的发展始终不顺畅。虽然农地流转的面积和比重在增加,但进展十分缓慢,流转的比例仍然很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社法》①两部法律的颁布稳定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现并加快了土地的规范有序流转。广大农村通过一系列方式广泛地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切实有效的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收入。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虽然家庭承包经营打破了高度集中的生产经营模式,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现实中“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普遍存在的是“分”。这使得生产农产品难以与市场建立真正的直接联系,从而阻碍了农村商品市场的发育。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而提出的,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行以来的经验总结,是一种来源于真正实践的认识。
丰富的感性材料,科学的思维方式及理论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要条件。从实际流转情况来看,农村土地流转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它的发展始终不顺畅。虽然农地流转的面积和比重在增加,但进展十分缓慢,流转的比例仍然很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社法》①两部法律的颁布稳定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现并加快了土地的规范有序流转。广大农村通过一系列方式广泛地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切实有效的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收入。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