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分析——学术论坛
作者:赵迪琼来源:原创日期:2013-03-30人气:1050
(一)中国与东盟各国金融体制的普遍缺陷
金融体制,又称金融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以行政的、法律的形式和运用经济规律所确定的金融系统结构以及这个系统的各种类型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形成的各级层次的职能作用。从“麦克米伦缺口”现象中不难看出,金融体制对中小企业融资壁垒是一个长期困扰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面对中小企业强烈的资金需求,市场的力量不能把资金配置到中小企业,根本问题在于大银行的垄断、银行对中小企业掌握的信息不充分、与中小企业之间具有更多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更高等。金融体制的缺陷很大程度制约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金融体制尽管存在差异,但是从总体来看都属于赶超型的金融体制。其特征是集中资金投入优势产业,从而促进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这种体制对中小企业融资十分不利。中国和东盟各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都是以大的商业银行为主体,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或者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体系的主体,业务上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其因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而忽视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中国能够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数量太少,导致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必须依靠国有商业银行来借款。同时利率管制是赶超型金融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风险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不是商业银行首先考虑的对象。目前广西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主要是民生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北部湾银行,规模都不大,远远满足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广西在引入外资方面面临东盟各国的竞争,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虽然存在机遇,但是相对封闭的金融市场和与东盟相对开放的金融市场相比,在吸引资金方面可能会处于劣势。
(二)广西中小企业自身的微观原因
1、广西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信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市场不确定性和经营不稳定性较高,难以吸引常规的信贷或权益资本。同时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不健全,财务公开信息不准确,银行难以快速、准确地评估企业资产价值。广西中小企业项目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多数是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转移过来的企业,其设备的新旧程度、技术状况、自动化程度等与发达地区有明显差距,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利润分配中“重消费、轻积累”的短期化倾向明显,信用缺失,很难得到银行的信任。
2、银企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存在逆向选择风险。根据对广西中小企业的抽样问卷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和贷款银行之间的联系比较单一,企业与银行的交往仅限于办理日常结算或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除了催还贷款或对其贷款申请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实外也没有对企业作过多的了解。中小企业比其他一般企业存在更大的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因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不透明,银行很难获取其所需的信息。因此,银行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还需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来提高信息的质量,出现成本增加或经营风险增加的两难选择。银行担心出现“逆向选择”,为规避风险,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或提高中小企业抵押担保条件,这样的后果是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银行也可能由于惜贷而达不到最佳效益的“双负”效应。
(三)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不够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有着支持国有大型企业的偏好,政策一直是向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倾斜。即使这些大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佳,银行也要贷款给这些企业,因为其有国家信誉作为保证。即使银行有了呆账和坏账,国家财政也会“买单”。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少,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体系不健全。同时,现行金融体系对民间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活动控制过分严格,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更加狭窄。
金融体制,又称金融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以行政的、法律的形式和运用经济规律所确定的金融系统结构以及这个系统的各种类型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形成的各级层次的职能作用。从“麦克米伦缺口”现象中不难看出,金融体制对中小企业融资壁垒是一个长期困扰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面对中小企业强烈的资金需求,市场的力量不能把资金配置到中小企业,根本问题在于大银行的垄断、银行对中小企业掌握的信息不充分、与中小企业之间具有更多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更高等。金融体制的缺陷很大程度制约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金融体制尽管存在差异,但是从总体来看都属于赶超型的金融体制。其特征是集中资金投入优势产业,从而促进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这种体制对中小企业融资十分不利。中国和东盟各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都是以大的商业银行为主体,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或者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体系的主体,业务上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其因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而忽视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中国能够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数量太少,导致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必须依靠国有商业银行来借款。同时利率管制是赶超型金融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风险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不是商业银行首先考虑的对象。目前广西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主要是民生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北部湾银行,规模都不大,远远满足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广西在引入外资方面面临东盟各国的竞争,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虽然存在机遇,但是相对封闭的金融市场和与东盟相对开放的金融市场相比,在吸引资金方面可能会处于劣势。
(二)广西中小企业自身的微观原因
1、广西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信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市场不确定性和经营不稳定性较高,难以吸引常规的信贷或权益资本。同时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不健全,财务公开信息不准确,银行难以快速、准确地评估企业资产价值。广西中小企业项目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多数是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转移过来的企业,其设备的新旧程度、技术状况、自动化程度等与发达地区有明显差距,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利润分配中“重消费、轻积累”的短期化倾向明显,信用缺失,很难得到银行的信任。
2、银企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存在逆向选择风险。根据对广西中小企业的抽样问卷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和贷款银行之间的联系比较单一,企业与银行的交往仅限于办理日常结算或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除了催还贷款或对其贷款申请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实外也没有对企业作过多的了解。中小企业比其他一般企业存在更大的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因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不透明,银行很难获取其所需的信息。因此,银行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还需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来提高信息的质量,出现成本增加或经营风险增加的两难选择。银行担心出现“逆向选择”,为规避风险,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或提高中小企业抵押担保条件,这样的后果是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银行也可能由于惜贷而达不到最佳效益的“双负”效应。
(三)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不够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有着支持国有大型企业的偏好,政策一直是向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倾斜。即使这些大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佳,银行也要贷款给这些企业,因为其有国家信誉作为保证。即使银行有了呆账和坏账,国家财政也会“买单”。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少,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体系不健全。同时,现行金融体系对民间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活动控制过分严格,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更加狭窄。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