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中国油画的审美心理教育——艺术教育

作者:栾捷来源:原创日期:2013-04-28人气:907
一、凝炼意境的审美注意
无论是作画者还是赏画者都要进入审美注意状态之中,才能在纷杂的视觉环境中找到特殊的审美对象。就油画而言,要创造或欣赏一幅好的作品,就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造型、线条、色彩以及意境等方面,把这些元素有机、生动地调和在一起,才能把静止的画面转化为具有意蕴和活力的内容。审美注意的有趣性在于当人在面对一幅油画时,肢体没有任何运动,而大脑却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之中,是一种“看似入静,意念专一”的思考境界,视觉和思维被画面全盘吸引。当然,审美注意的关键点在于对作品的理解,注意画面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比如油画《肖像之相——小唐》,画中少女的肌肤散发着光泽,黢黑秀发衬托出甜美的脸庞,而一下子抓住人们眼球的是那双清纯无邪的眼睛,这恰好与金钱物欲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透射出的洁净让人的心灵受到震动!审美心理教育不需要明显说教式的道德教育,它是一种“默会知识”而不是“明言知识”,是属于“隐性学习”而不是“显性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而不是“概念学习”,这种教育可以使一个人发生价值观的奇妙变化,比起简单的抽象说教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扩展想象的审美时空
当人们进入审美注意之后,就要依赖心理时空的整合作用了,首先是整合大量的审美客体材料,给人的审美感官提供丰富的感觉,再整合审美者的心理内容,将这些因素融为一体之后,就形成了一种有机的“时空意象”或审美思维构架。油画作品之所以能在时空中持续不变,而又具有无尽的心灵拓展性,就是通过视觉让人获得想象能力,否则那就只能是一种直觉层面的“画画”或“看画”,而根本谈不上“心灵境界”。正因如此,人们在欣赏油画时要看到画中有情,情中有画,情画交融。比如油画《街景》,仿佛让人闻到了水果的香气,看到了街道繁荣的生气,感受到了社会蓬勃的发展,这些景象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了生动的“空间表象”。人们超越了客观时空的束缚和限制,在头脑里想象和补充着一些画面上没有出现的内容,去试图体验那一扇扇门后面折射出来的生活之气,把客观事物在头脑里为我所用、为我赋意、为我创造,通过审美时空来组合与生成的一种美好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审美超功利性”的认识基础,减少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增加了生活情趣和精神品位。
三、升华精神的审美人格
雕塑家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①无论是画家还是赏画者,都是在以自己的审美人格来阐释和界定着审美体验,它由三部分构成:1.审美需要,它代表着一种心理需要,需要不同所追求的审美境界也会有所差异。一些修养低的人看不懂美妙风景中的励志意境,他们可能只看到了女人头像;2.审美兴趣,这是由特殊的人生体验以及审美视野形成的方向性偏爱倾向。人们对大气磅礴、小桥流水、花虫鸟兽的油画各有所爱,当人们面对某种特定的情境时,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与爱好;3.审美理想,这是审美人格发展的最高境界,它是人们在更高水平上对审美需要的回归,也是从事审美活动的积极动力。中国油画注重在审美人格中构造情感境界,从而影响人们的社会心态。比如,油画《雨香》,画面运用结构、形状、色彩、硬度等感觉材料展现了一蓬“竹子”的知觉表象,如果赏画者融进了自己的审美人格去审视它,那它就不仅仅是竹子的“物感”了,而是与坚韧不拔、充满生机和精神不朽等意念联系在一起,使竹子具有了“人格”意象,而显示出“风骨”的力量感和意境的“神韵”感,从而感受到生命张力的情趣和活力了,同时也激励自己对这个世界积极进取的态度。
四、强化生命的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一种生命的表现和投入,它隐含着最本能的向善向美的生理、心理机能。审美体验具有三性:1.“自由性”,审美体验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它具有内在的自由想象;2.“生命性”,中国油画一向主张自然万物都是有灵性的生命现象,这也是西方油画界的生命美学,认为审美体验的本质是生命,所表现的就是生命;3.“超越性”,油画的审美体验是以艺术作品为基础去超越物质世界,超越个体的心理、生理限制,从而去认识存在的本质和生活的真谛。审美心理教育就是要把生活中的眼见、耳闻、触摸等感官所获得的不同感觉,进行彼此迁移、跨越、联系和沟通,综合性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产生出丰富的审美体验。比如油画《采石场》,画面中断裂的大山占据了绝大部分位置,以厚重密集的用笔和粉褐色,画出岩石坚硬的质感、冷峻而不生硬,同时又精雕细刻每一块岩石,给人以细致入微的情感,它带给人的是一种对生命真谛的领悟,抗争自然环境的力量油然而生。有时候,审美体验带来的生命开拓的感悟作用是巨大的,它甚至可以让人处于一种“高峰体验”之中,体验到一种力量爆发的感觉。这种审美体验正如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所指出的那样:“与其说是艺术影响了生命的存在,不如说是它影响了生命的质量,这种影响是深邃的。”②
(注:本文为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项目名称:构建社会和谐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XZJ017)
注释:
①奥古斯特·罗丹,自述.葛赛尔,记录.罗丹艺术论[M].傅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②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