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作者:周长萍来源:原创日期:2013-06-07人气:877
1.引领学生领会古典诗词蕴含的真情美
真情美。艺术中的情要真,真情才能铸真景,真挚浓烈的感情来源于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是积淀着人生哲理和生活意蕴的审美感情,李后主的《虞美人》被众多词评论家推崇备至。“春花秋月”,多么温馨和富有诗意的季节啊,但诗人却丝毫无留恋之心,“何时了”,怎么还不结束呢!诗人之所以如此悲观和绝望是因为南唐灭亡了,诗人不再是南唐君主,而成了别人的阶下囚。“雕栏玉砌”虽然还在,但已物是人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艺术的表现手段上看这属于比喻,事实上,这不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吗?许多人喜爱李后主的这首词,主要原因还是被词中的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了。
2.引领学生感受古典诗词意境美
“意境”即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溶与统一。如何具体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入这种境界呢?古典诗词教学,一定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因为,诗必言情,无情不为诗。要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情感时要达到一定深度。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3.师生共同品味古典诗词的音律之美
古典诗词之美,首先,在于她于的音律之美。我国《诗经》中所描写的“砍砍伐檀兮”正是伐木的节奏,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可以通过节奏起伏发现诗中所包含的起伏的感情,《蜀道难》开头突兀沉雄,显然表现的是见蜀道高危的惊惧情绪。全篇节奏较慢,起伏不平,通过节奏的变化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至于李清照的《声声慢》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则更是千古绝唱,它把诗歌的音乐性与诗人的内在情感相融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流动。这首词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有着动人的节奏和旋律,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恰当而又充分地表现诗人孤独、空虚、悲苦、凄凉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写词人的心情寂寞,似有所失,茫然寻觅精神慰藉的心理情态。而寻觅的结果呢?依然是室空无人,一片冷清。“凄凄惨惨戚戚”进一步写诗人忧愁悲伤。因此,从词的外形来看,叠字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效果,而从词章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来看,这短促而抑郁的声调传达的正是词人凄凉悲苦的心绪,情景交融,回味悠长。
真情美。艺术中的情要真,真情才能铸真景,真挚浓烈的感情来源于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是积淀着人生哲理和生活意蕴的审美感情,李后主的《虞美人》被众多词评论家推崇备至。“春花秋月”,多么温馨和富有诗意的季节啊,但诗人却丝毫无留恋之心,“何时了”,怎么还不结束呢!诗人之所以如此悲观和绝望是因为南唐灭亡了,诗人不再是南唐君主,而成了别人的阶下囚。“雕栏玉砌”虽然还在,但已物是人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艺术的表现手段上看这属于比喻,事实上,这不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吗?许多人喜爱李后主的这首词,主要原因还是被词中的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了。
2.引领学生感受古典诗词意境美
“意境”即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溶与统一。如何具体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入这种境界呢?古典诗词教学,一定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因为,诗必言情,无情不为诗。要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情感时要达到一定深度。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3.师生共同品味古典诗词的音律之美
古典诗词之美,首先,在于她于的音律之美。我国《诗经》中所描写的“砍砍伐檀兮”正是伐木的节奏,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可以通过节奏起伏发现诗中所包含的起伏的感情,《蜀道难》开头突兀沉雄,显然表现的是见蜀道高危的惊惧情绪。全篇节奏较慢,起伏不平,通过节奏的变化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至于李清照的《声声慢》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则更是千古绝唱,它把诗歌的音乐性与诗人的内在情感相融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流动。这首词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有着动人的节奏和旋律,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恰当而又充分地表现诗人孤独、空虚、悲苦、凄凉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写词人的心情寂寞,似有所失,茫然寻觅精神慰藉的心理情态。而寻觅的结果呢?依然是室空无人,一片冷清。“凄凄惨惨戚戚”进一步写诗人忧愁悲伤。因此,从词的外形来看,叠字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效果,而从词章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来看,这短促而抑郁的声调传达的正是词人凄凉悲苦的心绪,情景交融,回味悠长。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