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五个维度——中州学刊
作者:郑士鹏、陈树文来源:原创日期:2013-07-19人气:1832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确立培养的内容坐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从国家制度层面、社会集体层面、公民个人层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根本价值观。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不但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还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的多元文化观,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核心内容坐标,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活力、振奋精神。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一要服从于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本价值追求,从爱国主义的角度去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增强青年的爱国情怀;二要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趋势相一致,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基本社会属性相符合,并以此作为总体价值趋向和整体目标要求,培养青年的社会奉献精神,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实现社会和谐;三要与公民个人素质相结合,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道德准则要求,强化青年的友爱、互助、进步理念,提高青年的公民道德素质,进而提升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加快青年公民化进程。
2.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丰富和完善培养的方法、途径和载体。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凝聚先进理念,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在培养的方法、途径和载体方面不断进行丰富、完善和创新,以提高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过程中,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等方法,探索青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方法。要注重社会实践方法,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②因此,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必须依托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彰显其实效,此外还要积极探索树立典型、激励引导等方法。二要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路径的社会责任活动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的表率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社会团体的桥梁作用,发挥社会中介组织、民众自治组织等的辅助作用。三要广泛利用学校、社区、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多种途径和载体,把社会责任感渗透到各个环节,使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3.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及自我四位一体化的培养系统。随着国内外环境的越来越复杂化,对青年社会责任感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单一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形势的需要。为了切实提升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必须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及自我四位一体化的培养系统,促使各个要素之间协同配合,实现培养合力的统一,全方位加强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一要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积极构建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社会实践平台,拓展青年参加社会责任活动的场所和渠道,组织多种多样的社会责任活动,如组织青年参加义工、志愿服务等,政府要大力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确保社会责任活动的顺利开展。二要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把社会责任感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要将社会责任感教育作为青年教育的重要内容,让社会责任感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青年,教育青年,感化青年,使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三要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重视对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鼓励青年利用节假日积极参与社会责任活动,要多与青年进行沟通,关心和帮助青年在参加社会责任活动时遇到的心理、行为等障碍,及时矫正其不利倾向。同时,还要以身作则,为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带头作用,做到以心感化,以行培养。四要以自我教育为出发点。青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认知,强化社会责任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意志,提升社会责任行为,并积极主动组织和参与相关的社会责任活动,充分展现青年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4.营造和优化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文化环境氛围。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离不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对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感化和促进作用。因此,提升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要做到:一是大力弘扬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引领文明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对青年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要把学雷锋活动与新兴社会责任活动有效结合起来,积极倡导扶贫帮困、慈善捐赠、捐学助老等活动,增强学雷锋活动的时代感。③此外,还要坚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让广大青年通过系统了解雷锋事迹,感受雷锋的高尚品格、崇高境界和精神魅力,使雷锋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动”。二是宣扬社会正气。宣传、理论、新闻、出版、文艺等部门都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宣扬社会正气,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精心策划社会责任活动的主题、内容,用健康的社会风气熏陶青年,为青年社会责任情感的培养,社会责任情操的陶冶,社会责任活动眼界的开阔服好务。三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各类互联网站都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开设青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网页、专栏,营造浓厚的网络媒体舆论氛围。
5.注重借鉴吸收国外相关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经验。青年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上每个国家的青年都面临着各自的问题,但社会责任感作为人类共有的精神,其本质不存在国度的差别。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化,各个国家的发展和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对各个国家的青年来说,需要承担起更重的全球化责任和使命。因而,作为社会责任内核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成为了各个国家加强青年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外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比我国起步早,在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相对比较完善,我们应该具备世界眼光,增强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国际视野,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借鉴吸收国外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先进经验。例如在美国,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政府、企业、大量的非营利性组织都为青年参与社会责任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为青年参与社会责任事业支撑起有效的保障体系。美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现任总统奥巴马希望通过强化美国人对社会责任感的基本信念,帮助美国克服经济困难,政府还以立法形式,为青年社会责任活动提供强大的法律保障。美国的很多企业为青年参与社会责任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把青年的社会责任活动事迹作为考核员工的重要指标。美国的其他非营利性组织则为青年参与活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多样化的渠道,对提升青年社会责任活动的积极性产生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责任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显现,社会责任感将成为青年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和衡量青年公民素养的重要指标。因此,要准确把握青年社会责任感的时代特征,通过全方位的培养来提升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使青年能够真正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责任。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0页。
③韩振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时代的呼唤》,《光明日报》2012年5月12日。
2.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丰富和完善培养的方法、途径和载体。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凝聚先进理念,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在培养的方法、途径和载体方面不断进行丰富、完善和创新,以提高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过程中,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等方法,探索青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方法。要注重社会实践方法,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②因此,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必须依托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彰显其实效,此外还要积极探索树立典型、激励引导等方法。二要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路径的社会责任活动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的表率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社会团体的桥梁作用,发挥社会中介组织、民众自治组织等的辅助作用。三要广泛利用学校、社区、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多种途径和载体,把社会责任感渗透到各个环节,使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3.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及自我四位一体化的培养系统。随着国内外环境的越来越复杂化,对青年社会责任感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单一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形势的需要。为了切实提升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必须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及自我四位一体化的培养系统,促使各个要素之间协同配合,实现培养合力的统一,全方位加强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一要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积极构建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社会实践平台,拓展青年参加社会责任活动的场所和渠道,组织多种多样的社会责任活动,如组织青年参加义工、志愿服务等,政府要大力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确保社会责任活动的顺利开展。二要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把社会责任感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要将社会责任感教育作为青年教育的重要内容,让社会责任感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青年,教育青年,感化青年,使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三要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重视对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鼓励青年利用节假日积极参与社会责任活动,要多与青年进行沟通,关心和帮助青年在参加社会责任活动时遇到的心理、行为等障碍,及时矫正其不利倾向。同时,还要以身作则,为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带头作用,做到以心感化,以行培养。四要以自我教育为出发点。青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认知,强化社会责任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意志,提升社会责任行为,并积极主动组织和参与相关的社会责任活动,充分展现青年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4.营造和优化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文化环境氛围。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离不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对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感化和促进作用。因此,提升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要做到:一是大力弘扬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引领文明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对青年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要把学雷锋活动与新兴社会责任活动有效结合起来,积极倡导扶贫帮困、慈善捐赠、捐学助老等活动,增强学雷锋活动的时代感。③此外,还要坚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让广大青年通过系统了解雷锋事迹,感受雷锋的高尚品格、崇高境界和精神魅力,使雷锋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动”。二是宣扬社会正气。宣传、理论、新闻、出版、文艺等部门都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宣扬社会正气,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精心策划社会责任活动的主题、内容,用健康的社会风气熏陶青年,为青年社会责任情感的培养,社会责任情操的陶冶,社会责任活动眼界的开阔服好务。三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各类互联网站都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开设青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网页、专栏,营造浓厚的网络媒体舆论氛围。
5.注重借鉴吸收国外相关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经验。青年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上每个国家的青年都面临着各自的问题,但社会责任感作为人类共有的精神,其本质不存在国度的差别。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化,各个国家的发展和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对各个国家的青年来说,需要承担起更重的全球化责任和使命。因而,作为社会责任内核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成为了各个国家加强青年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外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比我国起步早,在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相对比较完善,我们应该具备世界眼光,增强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国际视野,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借鉴吸收国外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先进经验。例如在美国,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政府、企业、大量的非营利性组织都为青年参与社会责任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为青年参与社会责任事业支撑起有效的保障体系。美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现任总统奥巴马希望通过强化美国人对社会责任感的基本信念,帮助美国克服经济困难,政府还以立法形式,为青年社会责任活动提供强大的法律保障。美国的很多企业为青年参与社会责任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把青年的社会责任活动事迹作为考核员工的重要指标。美国的其他非营利性组织则为青年参与活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多样化的渠道,对提升青年社会责任活动的积极性产生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责任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显现,社会责任感将成为青年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和衡量青年公民素养的重要指标。因此,要准确把握青年社会责任感的时代特征,通过全方位的培养来提升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使青年能够真正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责任。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0页。
③韩振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时代的呼唤》,《光明日报》2012年5月12日。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