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帛书《易传》理性精神内在架构蠡测——中州学刊

作者:吕相国来源:原创日期:2013-07-19人气:974
 一、帛书《易传》六篇整体思想分析
尽管很多学者已经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帛书《易传》的结构进行了讨论③,但是从思想构成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结构的却甚少。一个文本的终极意义是我们对其思想价值的汲取,因此我们接着前辈同仁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便显得迫切和必要。
从帛书《易传》作者对《易传》六篇的排序来看,排在最前面,紧接帛书《周易》易经的是《二三子》,其后依次是《系辞》、《衷》、《要》、《缪和》、《昭力》,这种排列曾有人论及,指出这种排序并非杂乱无章的,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有自己体系的完整书籍”④。虽然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显示帛书《易传》作者在安排六篇的顺序时是按照其思想重要程度来排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六篇文章思想主题的把握来为我们的假设做一个印证。
《二三子》为帛书《易传》第一篇,廖名春先生曾经对其中的内在结构进行过分析:“《二三子》文中以圆点分为三十二节。第一节文字较长,论述‘龙之德’;第二至第四节、第九至第十七节论述乾、坤两卦的爻辞;第五至第八节依次论述蹇、鼎、晋三卦的卦爻辞;第十八至第三十二节末尾依次论述屯、同人、大有、谦、豫、中孚、小过、恒、蹇、艮、丰、涣、未济十四卦的卦爻辞。”⑤先引用卦爻辞,然后以“孔子曰”的形式对答,对答的内容多为“君子”、“圣人”、“大人”的德行容议和为政之方。《二三子》的作者通过对卦爻辞的德义解释来引申出修身治国之方,希望对人有所启迪和帮助。
帛书《系辞》不分篇章,与今本《系辞》之间异文非常多,且今本较帛本多出数章。比较二者的思想构成,今帛本基本相同,俱思想内容丰富,然从整体上来看,主要是从天地人“三才之道”和“天人相参”的整体视域角度来论述“易道”的广博与深邃。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其多处对“天道”思想进行了的论述,如:“一阴一阳之谓道,系之者善也,成之者生(性)也”、“是故易有大恒,是生两仪,两仪生四马,四马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六业”等。亦对“德义”思想进行了部分阐释,如:“盛德大业至矣幾(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诚德”、“理材正辞,爱民安行曰义”等。
《衷》为帛书《易传》第三篇,文中以圆点隔开为若干章节,文中有残缺,廖名春先生曾对其进行了概括:“从其内容看,其第一至第二行说阴阳和谐相济,是《易》之精义。其第三行至第十行历陈各卦义,其解释多从卦名入手。从第十三行至第十五行左右,为今本《说卦》的前三章,内容较为完整,但‘天地定立(位)’四句,却根据帛书卦序对《说卦》文进行了改造。自第十六行至第二十一行左右,阐述键川之‘参说’。自第二十二行至第三十四行,分别阐述键川之‘羊(详)说’。从第三十四行至第四十五行,为今本《系辞下》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依朱熹《本义》所分)。”⑥可以看出,《衷》篇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阴阳理论释易,以阴阳总说“易之义”,“天道”思想凸显,抽象程度较高;第二部分,“从卦名入手”分释各卦之卦义;第三部分,突出“乾坤”二卦乃“易之门户”的重要地位,详说“乾坤”二卦之卦爻辞义,对二卦之卦爻辞做出了与《二三子》的解卦理路相似的诠解,凸显二卦所包含的“德义”思想;第四部分,历陈“上卦九者”,“赞以德而占以义”,对《易》作了“德义”上的总说明。可以看出,《衷》篇的思想形式较复杂,既有与《二三子》相同形式的对各卦卦义之分说,亦有与《系辞》相似的对《易》道的提纲挈领式的总说,但是就思想实质来看,与前两篇并无二致,且抽象程度与思想深度亦不逊于前两篇。
《要》篇亦以圆点为标志分为若干章节。但由于其中的部分章节缺字太多,具体思想内容已经无法辨识,然就其已有的文字观之,“由于第一至第八行残缺过多,分章情况尚不清楚,但自第九行起,分章情况就鲜明了。第九行(包括第八行的一部分)至第十二行‘此之胃也’可能属一章,其内容主要是今本《系辞》下篇第五章的后半部分(依朱熹《本义》分)。从第十二行‘夫子老而好《易》’至第十八行‘祝巫卜筮其后乎’为一章,记载孔子晚年与子贡论《易》之事,从第十八行的最后两字至第二十四行末为一章,记孔子给其门弟子讲述《周易》损益二卦中的哲理”⑦,故我们可以将《要》篇大致分成三个互不相干的独立部分:第一,是对部分卦之卦爻辞作“德义”上之阐释,且涉及政治哲学;第二,阐述孔子之所以重视《周易》之原因,以及孔子以“德义”诠释《易》之价值取向,从而突出《周易》在“德义”上的至高人文价值;第三,是孔子对《损》、《益》二卦所包含的宇宙、人生、政治哲理的阐发。通过对《要》篇三部分思想内容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要》篇继承了前三篇自然与人文、“天道”与“人道”相参之宏大易学视域来阐释《易》道的精神特质。
《缪和》、《昭力》两篇以问答形式展开,二者虽各自名篇,但从内容来说实即一体。“《缪和》约二十四段,第一至第五段是缪和向先生问《易》,讨论了涣卦九二爻辞、困卦卦辞、□卦、谦卦九三爻辞、丰卦九四爻辞之义。第六至第八段是吕昌向先生问《易》,讨论了屯卦九五爻辞。涣卦六四爻辞、蒙卦卦辞之义。第九段是吴孟向先生问《易》,讨论了中孚卦九二爻辞之义。第十段是庄但向先生问《易》,讨论了谦卦卦辞之义。第十一段是张射向先生问《易》,也是讨论了谦卦的卦辞之义。第十二至二十四段解易的形式为之一变,它们不再是问答体,而是直接以‘子曰’解《易》和以历史故事证《易》……《昭力》共三段,都是以昭力问易,先生作答的形式出现的。第一段是阐发师卦六四爻辞、大畜卦九三爻辞及六五卦爻辞的‘君卿大夫之义’,第二段是阐发师卦九二爻辞、比卦九五爻辞、泰卦上六爻辞的‘国君之义’,第三段式阐述‘四勿之卦’之义。”⑧从其分段和具体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缪和》、《昭力》在解卦形式上基本相同,两篇的思想主题主要涉及政治哲学,且是以“德义”为基础的政治哲学。
通过以上对帛书《易传》六篇思想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六篇帛书《易传》讨论的主题大致有三个:宇宙论意义上的“天道观”、与生命德性息息相关的“德义论”以及建立于二者基础上的政治哲学。而六篇的侧重点又不一致,大致分来如下:《二三子》和《衷》篇大部分、《要》篇大部分是侧重“德义”主题的讨论,而《系辞》和《衷》篇一部分、《要》篇部分段落则是侧重于“天道”思想的讨论;《缪和》、《昭力》两篇的主题则是讨论政治哲学,虽然亦涉及天道与德义的讨论,但就其主题而言可以说是政治哲学讨论的“专篇”。
就帛书《易传》六篇的三个主题之间的关系而言,“天道观”为“德义论”提供了宇宙论上的价值支撑,而“德义论”则将“天道观”所展现的宏大宇宙图式落实为和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内在于人自身,且人对其具有主观能动之把握能力的“德义论”,二者互相牵合,一体无二,都具有形而上之品质,一起构成了“易道”的核心内涵。而第三个主题政治哲学,则是建立在前面两个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不过是两个核心内涵的外延运用而已。因此就帛书《易传》六篇在“核心内涵”和“外延运用”所占有的比例来看,帛书《易传》的前四篇明显要重于后两篇,这也在帛书《易传》的大概轮廓上论定了其固有文本排序是有意为之的假设。
如果继续分析三个主题的相关性,可以发现,三者有一个共同的通约性,都是以理性为背景而展开的,因为“天道观”、“德行论”的建立有赖于理性的高度发展。而其具体的分野是:“天道观”是建立于“自然理性”之上的,而“德义论”和“政治哲学”则是建立于“人文理性”之上的,那么帛书《易传》的内在思想结构就可以用“自然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分野来概括,而二者所具有的共同的理性特征正是对帛书《易传》所产生的时代之精神的一种凸显。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