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写作的文学性——中州学刊
作者:李有光、曾超来源:原创日期:2013-07-25人气:862
所谓文学性,按照俄国形式主义大家雅各布森的说法,“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①。不过对于多数回帖者来说,其写作并没有明确的文学创作意识或文学旨归,而只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文学创作手法和语言技巧,以提高回帖段子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这里的文学性,对于回帖写作而言,主要是指一种广义上的文学技法与文学特征。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从很多精彩的段子看出明确的文学体裁,只不过这些文学形式仅仅是装“新酒”的旧瓶子,里面的“新酒”常常散发出浓烈的现实批判气息。例如《新石壕吏》:“暮投虎头村,有吏夜拆楼。老夫逾窗走,老妇备汽油。吏呼一何怒,妇言一何愁。听妇前致词,几年前盖楼……夜久语声绝,犹闻瞭望守。长夜未合眸,拆迁队依旧!”在新旧《石壕吏》的对比中,“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感共鸣不由得在读者心中激荡。还有填词之作《沁园春·房》:“……楼价如此虚高,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昔秦皇汉武,见此头摇;唐宗宋祖,更是没招;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住在蒙古包。”虽有拙劣的模拟之嫌,但借古讽今,抒发当代人的苦闷与无奈,也有很强的感人效果。雅体之外,俗体更多,譬如打油诗:“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病不起,药费利润十倍起;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死不起,火化下葬三万几。总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还有雅俗共赏的对联:“上联:年年月月讲改革,教改、医改、政改,左改右改,问,改在哪里。下联:时时刻刻抑涨价,房涨、菜涨、税涨,上涨下涨,猜,涨向何方。横批:非诚勿扰。”这是一副严整的工对,写作者无疑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如果说上例打油诗着眼于艺术的情感性,这副对联则诉求于表达的思想性,但不论是言情还是立意,我们都能感受到写作者强烈的批评意识、质疑精神和关注现实问题的情怀。应该说,回帖写作里始终昂扬着真正的现实主义风格和精神,这种风格和精神甚至可以成为当代纯文学创作的榜样。
比明显运用某种文学体裁更多的,是充斥在回帖写作中的大量文学修辞技巧。诸如排比、夸张、衬托、比喻、双关等常用语言修辞手法以及巧合、误会、悬念、伏笔等一般叙事技巧,在精彩的回帖段子中随处可见。例如:“工资就像大姨妈:一个月一次,一周左右就没了;工资就像大姨妈:一怀孕就没了;工资就像大姨妈:到了退休年龄,立马没了;工资就像大姨妈:到时间不来就心慌;工资就像大姨妈:从没准时到账过;工资就像大姨妈:存着觉得涨,流出来的时候又痛……”这则譬喻性叙述,由于本体与喻体之间建立起来的高度贴切感,同时又击中了多数人共同的生活体验,读后不禁令人为其精妙的关联喝彩。还有一些生动的对话描写,极富反讽意味。譬如:“妈,你老人家去买瓶酱油,怎么才回来?”“没办法,街上学雷锋的人太多!就门口那个红绿灯路口,我被扶过了18个来回,刚过来,又被送回对面!”“那您是怎么回来的?”“我实在走不动了,不小心摔倒在地。结果排队等扶我的人一下全散了,我这才一路狂奔回来。”这样的段子对话生动,形象鲜明,耐人寻味,其可供解读的现实意义和讽刺效果也不亚于一篇好看的小小说。
回帖中还有刻意戏仿文学经典文本而成的段子,譬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了最后一根火柴。火光渐亮闪烁,墙壁上隐隐约约显出一个图案来:拆!”安徒生童话中的悲悯情怀瞬间转换成了当代人生存的恐惧感。又如:“刚才把中秋国庆的放假情况标在日历上,突然想起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桥段:我道:中秋国庆如何放假?领导道:这一月时间,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一个整的星期在上面。我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领导听得,跳起身来,拿着日历在手,睁着眼,看着我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这种戏仿使阅读者不由想起自己的中秋国庆放假感受,生动的描述与文学经典相映成趣,令人捧腹。事实上,许多回帖在叙事时都充分考虑到语言表达的形象性,以增强段子的艺术感染力。其中的人物虽没有姓名和完整的经历,但只言片语却能使其形象呼之欲出。例如:“一女同事忧心重重地从我身边走过,嘴里叨叨着:糟糕,我可能要红了,我U盘丢了……”需要指出的是,回帖写作的用心其实并不在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上,对其而言,那不过是提高表达效果、吸引眼球的手段而已,其真正的旨意还是在于民众真情实感的自由抒发。
比明显运用某种文学体裁更多的,是充斥在回帖写作中的大量文学修辞技巧。诸如排比、夸张、衬托、比喻、双关等常用语言修辞手法以及巧合、误会、悬念、伏笔等一般叙事技巧,在精彩的回帖段子中随处可见。例如:“工资就像大姨妈:一个月一次,一周左右就没了;工资就像大姨妈:一怀孕就没了;工资就像大姨妈:到了退休年龄,立马没了;工资就像大姨妈:到时间不来就心慌;工资就像大姨妈:从没准时到账过;工资就像大姨妈:存着觉得涨,流出来的时候又痛……”这则譬喻性叙述,由于本体与喻体之间建立起来的高度贴切感,同时又击中了多数人共同的生活体验,读后不禁令人为其精妙的关联喝彩。还有一些生动的对话描写,极富反讽意味。譬如:“妈,你老人家去买瓶酱油,怎么才回来?”“没办法,街上学雷锋的人太多!就门口那个红绿灯路口,我被扶过了18个来回,刚过来,又被送回对面!”“那您是怎么回来的?”“我实在走不动了,不小心摔倒在地。结果排队等扶我的人一下全散了,我这才一路狂奔回来。”这样的段子对话生动,形象鲜明,耐人寻味,其可供解读的现实意义和讽刺效果也不亚于一篇好看的小小说。
回帖中还有刻意戏仿文学经典文本而成的段子,譬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了最后一根火柴。火光渐亮闪烁,墙壁上隐隐约约显出一个图案来:拆!”安徒生童话中的悲悯情怀瞬间转换成了当代人生存的恐惧感。又如:“刚才把中秋国庆的放假情况标在日历上,突然想起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桥段:我道:中秋国庆如何放假?领导道:这一月时间,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一个整的星期在上面。我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领导听得,跳起身来,拿着日历在手,睁着眼,看着我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这种戏仿使阅读者不由想起自己的中秋国庆放假感受,生动的描述与文学经典相映成趣,令人捧腹。事实上,许多回帖在叙事时都充分考虑到语言表达的形象性,以增强段子的艺术感染力。其中的人物虽没有姓名和完整的经历,但只言片语却能使其形象呼之欲出。例如:“一女同事忧心重重地从我身边走过,嘴里叨叨着:糟糕,我可能要红了,我U盘丢了……”需要指出的是,回帖写作的用心其实并不在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上,对其而言,那不过是提高表达效果、吸引眼球的手段而已,其真正的旨意还是在于民众真情实感的自由抒发。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