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跨国公司对我国玉米种业安全的影响研究——学术论坛

作者:熊芙蓉来源:原创日期:2013-08-19人气:979
 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业国,中国种业市场的规模非常庞大。中国种业目前年销售额约800亿元,毛利率约为15%~30%。随着种子商品率和种粮比价的提高,中国种业的年销售额将达到800亿元以上,平均销售毛利率将超过40%。规模庞大的种业市场吸引了大量的进入者,包括国外跨国种业巨头如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Kgrs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陆续开始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目前,跨国公司在蔬菜种子和玉米等部分农产品种子供应商占主导地位,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由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外资对农产品从上游的种子、中游的种植再到下游的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控制。严重影响了国内农产品的自主性。如何保持玉米种子的自主性,提高国内玉米的供应水平,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玉米在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一)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按照粮食的统计含义,按粮食品种分为谷物(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和其它)、豆类和薯类。其中水稻、小麦和玉米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生产玉米,玉米的生产量占全球谷物产量的35%左右,部分地区以玉米作为主要的口粮。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在口粮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即使如此,目前全球仍然有1/3的人口以玉米作为主食。
(二)玉米已成为种植面积最大和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玉米在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当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占全国种植面积逐步提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中国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的同时,种植玉米的面积不断扩大,2000年,玉米播种面积为23056千公顷,占全部播种面积的比例为21.26%,到2010年播种面积增加为32500千公顷,所占比例提高到29.58%。在产量上看,玉米占粮食作物的比例也不断上升。2000年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为22.94%,到2010年增长为32.43%,接近1/3的份额。我国种植玉米主要在集中在东北地区。东北作为传统的玉米主产区,一直在我国玉米生产中占有绝对地位,再加上加入WTO以后种植大豆的效益下降,部分种植大豆的农户转种植玉米,近年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目前吉林省玉米产量常年稳定在200亿公斤阶段性水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65%,产量占粮食总产的70%。
(三)玉米的需求越来越多
玉米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粮食的需求,第二种是作为工业需求。玉米消费主要是饲料和工业消费,相对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宏观经济形势对玉米消费影响较大。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肉类需求会增加比较多,在对猪肉消费的增加就带动了以玉米为主要饲料的需求。再加上原油价格的暴涨,各国不断开拓新的能源,玉米乙醇作为一种清洁替代能源就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带动下,工业对玉米的需求增加非常多。燃料乙醇在美国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而真正跨越式的发展是在最近的10年间,从2006年起,美国燃料乙醇的产量超过巴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出口量自2010年起亦位居世界首位。美国乙醇的生产原料97%是玉米。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量从1981/82年的86MB(百万蒲,下同)增长到2011/12年的5000MB,年均增速达到14.5%;乙醇消耗玉米量占玉米总产量的比例也从最初的1.1%上升到2011/12年度的40.9%。中国也大力开展玉米乙醇的生产,但是在玉米价格不断暴涨导致国家不得不限制工业用玉米的深加工。
二、跨国公司对我国玉米种业的影响
(一)玉米外资种子市场占有率高,且呈进一步提高的态势
国际经验表明,在GDP增长时期。居民蛋白的消耗量呈直线上升之势。中国人口的增加,消费水准的提高,对玉米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这就使得玉米成为最具潜力的种子行业之一。但是。由于加入WTO以后,加工贸易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种植玉米的面积出现下降,使得玉米种子的研发受到抑制,再加上中国的农技推广体制的效率问题,在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上玉米的外资品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玉米主要种植地区吉林省的玉米种子自育品种占有率不到30%,国外品种已超过40%,特别是美国先锋公司的玉米种子“先锋335”。
(二)跨国种业积极在我国进行研发布局,我国种业研发存在陷入“技术锁定”的风险
跨国种业进入我国后,并没有采取传统的技术贸易等方式,而更多地采取了直接机构扩张方式,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合资企业、合作研究等方式积极进行研发布局。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将技术转移锁定在公司内部。防止对本土企业和单位的技术输出的溢出效应。跨国公司主要通过“技术锁定”加强东道国的技术依赖和减少技术产品效益外溢,维持其在核心技术上的垄断优势。随着跨国种业在我国研发活动的不断扩张,我国在种业科技上存在陷入“技术锁定”的风险。
(三)跨国种业在知识产权领域处于垄断地位,我国玉米生物技术品种的应用存在“粮食主权”隐忧
我国玉米种业领域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在涵盖面上,与跨国种业集团相比都有很大差距。跨国种业集团利用知识产权优势对我国玉米种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领域,跨国种业处于垄断地位,我国在这一领域拥有的核心专利几乎为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全球通过PCT途径(专利合作协定)申请的转基因技术专利总共91572件,包括美国申请57597件(占62.9%),日本7862件(占9%),我国1829件(占2%),其中跨国种业集团占到了2/3,主要集中在孟山都、先正达、杜邦先锋等大型跨国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领域的“弱势”可能会使我国农业生产陷入“专利陷阱”。绿色和平(Green peace)2009年发布了题为《谁是中国转基因水稻的真正主人》的报告。指出中国最接近商业化生产或在研发的8种转基因水稻全都被国外专利所控制,一旦批准商业化种植。中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粮食主权将面临重大危机。报告发布后,随即引发了社会对转基因主粮作物商业化的巨大争论。笔者认为,该报告有“夸大”的成分,但是也从一个侧面警示了我国在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而危及农业生产的主导权。我国在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上应高度关注“粮食主权”问题。
三、保障玉米种业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
由于玉米在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而目前玉米种子又控制在外资手中,保障玉米种子的国内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应高度重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把种业安全提升为国家战略。
(一)加强对玉米转基因种子的研发支持力度
从国际种业的发展趋势来源,无论是大豆还是玉米,基因种子的市场潜力非常大。我国大豆就经历了惨痛教训。中国作为传统的大豆生产国,在加入WTO以后由于国内种植传统品种,而国际上转基因大豆由于出油率高和成本低的特点。使得我国大豆被国际卖家垄断。因此,为了玉米重沓覆辙。应该积极加强转基因玉米的研发。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转基因玉米,提高玉米的产量,降低玉米的生产成本。但是在支持研发的对象上,应借鉴国外经验,利用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进行研发,而不是向以前只注重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使得很多研发成果束之高阁。应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化运作。
(二)加快构建强有力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跨国种业企业知识产权部署的分析与预警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现代种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与关键性的作用。要加快中国现代种业的发展,就必须首先进行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与监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与此同时,要高度警惕外资种业在种业知识产权领域的动向。建议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力量分析跨国企业知识产权部署对我国种业发展的潜在影响,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及时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种业发展规划、外商投资管理等环节提出应对预案。
(三)探索现代种业发展新机制。大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需要加快国内种子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加大种子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力度,加强对种子企业,特别是已经初现纵向一体化规模效益的民营种子企业的扶持力度,包括减免税收和建立种子审批的“绿色通道”。在利用“两个市场”扬长避短,寻找获利空间的同时,稳健、逐步地开放种子市场,使中国种子对外贸易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要大力加强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引导各种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向种业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生产、推广服务紧密联结的产业链,促进种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
(四)构建强有力的种业规制体系,规避外资种业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防范外资种业控制我国种业的制度安排,加强对外资合资合作、并购、参股我国种业公司行为的监管。作为世界种子进出口规模上升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正不断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提升其在国际种子贸易中的地位。全球种业已经进入到寡头垄断的发展阶段。随着人世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将受到更多来自全球种业巨头的压力与挑战。为了防止对本土企业和单位技术输出的溢出效应,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时,并没有采取传统的技术贸易等方式。而更多地采取了直接机构扩张方式(FDI),通过建立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将技术转移锁定在公司内部。利用我国《反垄断法》,通过反垄断调查方式维护国内种子产业的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加快建立健全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安全审查制度。借鉴美国的经验,组成多部门联合审查机构,对可能威胁种业安全的外资并购个案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五)促进种子行业的整合
2000年以后,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迅速,民间投资业不断增多,但是中国种子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种子公司数量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在玉米种子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我国玉米种子企业大概超过2000家,前10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0%。按照经济学的相关观点,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隐私,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程度。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包括规模经济水平、市场容量、进入壁垒和法规政策等。为了规范玉米种业发展,应该促进玉米种业的整合,提高规模经济水平,增加企业进入壁垒。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