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集群行为的界说
集群行为因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独特的群体心理构成而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新的传播手段会产生新的互动方式。当网络化生存’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存理念时,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方式和新的群体互动经验,网民借助思想观点的交流会形成超越单纯利益关系的神合,在情感的极度张扬、蔓延下产生对社会事件一致的看法,形成按照_定的规则和方式进行网络社会活动的集体。所以在非预期的特定阶段内,一定数量的相对无组织的网民针对某一社会问题,以网络为平台来表达共同诉求而产生具有现实影响力的群体集聚,称为“网络集群行为”。按照事物发展规律,任何事件都具有可知性的必然趋势,但一些网络群体事件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它的突发性,网络集群的爆发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难以准确预测和有效把握,具有极大的偶然性、连锁性和随机性,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网络集群除了具有现实集群的特质之外,更因主体、媒介、途径、行为的变化而表现出新的特点。
1、主体的符号性。
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成为众多个体借助无数虚拟的IP地址的汇集场所。网络中的个体以一个抽象的符号存在与显现。个体之间没有聚类分群的意义,内部结构也极为松散。但对网络上某一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互动、建立彼此共同话语的时候,网络就再现出一个特定的活动空间,给虚拟个体获得了参与集体行动的机会,分享或批驳着一种思想和意愿,增强自己参与权与维护平等原理,诸种意见相互角斗、交汇、碰撞,力量此起彼伏,众多虚拟个体形成虚拟的群体结构。发展为一定规模和声势的集群行动。
2、信息的便捷性。
网络信息的“一点发信、多点感知,交互传递、滚动扩展”的特点,使得它成为网络事件聚合能量的倍增器。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增强了网络集群的突发性,信息扩散范围之广加剧了网络集群的防范性,信息包含容量之多加大了网络集群的控制性。一些群体事件通过个体的“多向性、非线性”的快捷传递,信息得以快速蔓延,结果在短时内大量聚集,出现暴涨之势,形成一呼百应的效果。在网络丛林中。个体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缩减对世界的把握与掌控,空间易感性增加。行为的盲目性与冲动性就随之产生。
3、表达的直接性。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对社会现象心存不满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多半采取适当而合乎理性的方式来舒缓抗议性情感。当网络嵌入人们的生活,个体就无需顾及现实中遵循的原则,而是把网络作为表达意愿、宣泄情感、鼓动他人的交流平台,解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直舒胸臆,在虚拟世界行侠仗义,呐喊示威。网络是一个“意见丛林”,网络个体作为虚拟人,可以借助指尖语言表达自己的诉求,传播自己的心声,个体语言演变成群体语言,增强了群体话语的力量,极易出现声势浩大的口诛笔伐运动。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