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内教师语言研究综述
国内教师语言研究对于教师语言的研究,中国大陆基本是从21世纪以后,从对国内的“教师语言”的研究成果来看,笔者将其分为9大类,亦将依据此展开呈现和论述。
一、针对教师语言艺术或教师语言魅力进行的总体论述
这部分主要包括对教师语言的表达技巧、策略方法、功能特性阐释等以及教师语言运用的原则等。涉及文章数量较多,大约有150多篇。研究者主要从教师语言的概念、重要作用、特点及提高教师语言艺术的途径等几方面去归纳与整合。
1.教师语言的含义
教育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语言艺术化的过程。山东政法学院的陈剑敏老师在《教师的语言艺术刍议》一文中对教师语言艺术的涵义、特点、作用等均作了详细的介绍。语言,是人类用自身发出的不同声音表达不同意思的符号系统,它由语音和语义构成,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传授知识的工具,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这个含义是从狭义上讲的,人们通常说的语言,就是指这种有声语言。从广义上讲,语言包括声音语、书面语、体态语。
2.教师语言的特点
有关教师语言特点的归纳,似乎大同小异。张卫华(2007)认为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的展现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激励的语言、机智的语言和幽默的语言。同样的,元美芳(2009)也提出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切感,要有幽默感,要有时代感并且有艺术性。陈剑锋(2009)将教师语言艺术的特点归纳为趣味性、启发性、通俗性、节奏性及激励性。
3.教师语言使用及其艺术性的重要性
教师语言的规范且具有艺术性的使用对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陆金香(2011)认为教师讲究语言艺术尤其重要性在于,教师的职业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讲究语言艺术,有利于学生的“充分、自由、多元的和谐发展”,使其受到良好的熏陶;同时他还强调教师的语言艺术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
4.教师提升自己语言的艺术性,提升教师语言魅力的技巧及策略
明晰了教师语言及其应该具有的特点,如何能改善教师语言艺术使其对教育教学作用最大化,这是一线教师所急需的也是我们不断研究的意义所在。程小霞(2011)认为教师的语言应该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符合语法规范;语态活泼轻松,表述形象生动,寓教于乐;语言表达要幽默,寓教于谐,同时又要有感染力,富有感情。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