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视觉导向中的数字化应用研究
作者:晏莉来源:原创日期:2013-11-09人气:1145
一、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的现状分析
随着世界各国步入城市轨道交通时代,轨道交通便成为了世界各国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而作为高密度人流聚集场所,轨道交通中视觉导向系统已成为引导乘客快速出行的重要辅助工具。在纽约、伦敦、东京等轨道交通较为发达的国际城市,视觉导向的设计和应用已实现科技化,尤其是在日本,乘客可以根据需要自主设计出行路线。但目前数字化导向系统的设计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还未形成体系,仍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研究课题。
相比于国外,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起步较晚,视觉导向系统的建设虽然已得到初步的应用,但大部分只停留在平面的语言符号上,与国外相比在系统性、科技性、人性化、绿色化等方面还相对滞后,跟不上时代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对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技术的出现使视觉导向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加人性化、科技化。
重庆轻轨于2005年开通至今以迅猛的速度快速发展,到目前已经开通的线路有1号线、2号线、3号线和6号线。由于重庆轨道交通建设时间较短又发展迅速,因此相应与之配套的视觉导向系统的建设并不完善,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二、传统导向系统与数字化导向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多数人来说,“导向系统”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主要作用是以直观、明确、快捷的视觉信息,对人流进行引导,达到帮助乘客快速出行的目的。目前,轨道交通导向主要存在数字化与非数字化导向系统两种类型,本文将非数字化导向系统称为传统导向系统。
(一)传统导向系统与数字化导向系统的区别
“导向”顾名思义就是引导方向,导向系统设计是通过对环境信息或指引信息的系统管理,来帮助使用者辨识方向的整合过程,不单纯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标识设计,而是对其概念的拓展和延伸。我们可以从以下内容来探讨两者的区别:
1.导向功能的区别
无论是传统导向系统还是数字化导向系统,两者的主要功能都是识别与导向。传统导向系统多通过区域平面图等指示标识,对乘车区域的空间进行平面识别,尤其在特定的通道、方位、场所给予明确的标识引导,通过乘车区域服务功能的指示标识,帮助乘客了解车站周边地区交通情况,以达到乘客顺利、快速出行的目的。如轨道交通出入口大型的导向牌、通道拐角的导向牌、服务及安全提示的指示牌等,都能在较远的距离清晰辨认,使乘客明确方向。
数字化导向系统的功能在传统导向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除了基本的视觉导向内容外,还包含社会和科技的概念。如语音导向、互动查询、即时播报等内容,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导向信息。
2.节能技术的区别
传统导向系统多采用印刷、喷绘、雕刻等一些技术工艺,这类技术的使用不易节能环保。而新技术的出现,使数字化导向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数字化导向系统是基于微电脑、互联网、信息的存储处理、电子显像、多媒体等多种数字技术的基础上的,是无纸化的导向设计,它与传统导向系统在节能技术支持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如车站内的自动查询机,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为不同受众提供所需的导向内容及其周边的相关信息,并可及时更新,使乘客在搜索与查询的互动过程中可以接收到传统导向系统望尘莫及的信息传达量,为乘客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同时,在没有乘客使用的时候,查询机可以以睡眠的形式待机,这样由于显示技术的变更,使得数字化导向方式比传统导向更加节能环保。
3.环保材质的区别
传统导向系统的材质多为塑料、玻璃、石、木、纸、金属等,而数字化导向系统的材质选择就更为广泛,如橡胶、陶瓷、高分子聚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的出现使导向系统更耐用、更现代、更节能环保,尤其在采光材料上往往采用自发光材料,甚至部分室外的导向系统可以采用太阳能材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综合环保节能的概念。
4.形态的区别
传统导向系统的形态结构多以二维的平面化为主,往往以指示牌、导向牌、示意图等形式出现,表现形态比较单一,而且因为载体的限制,信息含量较少。而数字化导向系统的形态结构多以立体三维来表现,信息内容则不受载体的限制,具有信息量大、及时更新及调整变化的新特点。
(二)传统导向系统与数字化导向系统的联系
从以上两者的区别分析中可以看出,传统导向系统虽然功能较为单一、形式平面、信息包含量不大,但也仍然具有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安装简便、维护便利等优势。而数字化导向系统既具有传统导向系统指示、识别的功能,又在数字、网络传输等技术的应用下具有信息量大、即时查询、自主服务、互动检索、及时更新、节能环保等特点,这些都是传统导向所不具备的优势,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来的被动识别转换为现在的主动提示,导向也更加人性化。由此可见,在现代的轨道交通中,数字化导向系统短期内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导向系统,二者必定会在较长的时期内共存,共同承担轨道交通导向信息传播的重任。
三、重庆轨道交通导向系统数字化设计的建议
数字化、智能化是城市轨道交通现代化的标志。在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数字、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大力推广使用数字化交通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安全性、效率以及服务质量。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包括综合监控系统、乘客资讯系统、综合安防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其中,利用智能技术提高乘客流动效率,减少滞留时间,是轨道交通运输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智能化建立完善的乘客导向系统,是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日渐复杂的重庆轨道交通要求能对乘客提供更好的视觉导向服务,导向系统的建设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数字化导向设计是在传统导向功能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的升级,并与新技术、新媒体相结合,实现轨道交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及现代化。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时间较晚,目前开通的线路也不多,与之配套的视觉导向系统的建设还需改进和完善,当前的导向系统主要依靠车站标识、车站或车厢内的液晶屏幕文字信息显示、车站内广播等方法,还缺乏对乘客进行个人导向的合理手段,因此,针对目前重庆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的现状,拟将最新的科技元素应用到其中,以“科技与人文相辉映、效益与形象相协调”为理念,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实现重庆轨道交通视觉导向朝着科技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重庆轨道交通导向系统数字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体现时代特色
数字化导向系统是时代进步的象征,是科技进步的结果。重庆轨道交通目前主要使用的数字导向形式是LED电子导向屏,一般都设置在车站的主要进出口以及站台等地方,主要刊登列车线路信息、到达时间等内容。LED电子导向屏虽方便、实用,成本低,但信息显示不够丰富,乘客对于信息的获取还是处于被动,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新的科学技术,构想更合理的数字导向形式。
1.新一代IC智能卡导向
IC卡是一套自动电子收费系统,目前在国内城市的交通运输中已得到了普及,新一代IC卡是在传统IC卡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简单的信息输入和显示功能,乘客在乘车前,只需输入自己的出发站和目的地站名,以及自己对乘车费用、时间、换乘次数的要求等,系统便可根据这些信息,通过路径探索和路径评价,实时向乘客推荐最佳乘车路径。最佳路径的提示内容可包括:列车时刻表、换乘站台、换乘列车发车时间、建议车厢、目的地到达时间等等。利用新一代IC卡的个人导向功能,不但可以向乘客提供个人导向服务,还可以向所有的乘客实时提供列车运行变更等信息,给乘客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蓝牙无线导向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人的手机、PDA等电子产品中蓝牙功能已经普遍使用,轨道交通中的数字导向也可以通过蓝牙无线输出和接收功能实现个人出行导向。乘客需要用电子产品搜索轨道站的蓝牙信号,配对成功后便可以将个人出行的意愿传输给终端,确定蓝牙接收后,仅几秒钟,手机便可收到蓝牙信息,内容包括当前的地铁站点、收发车时间、选经站点、如何换乘等,乘客只需要根据活地图的指引,就可轻松到达目的地。蓝牙无线导向应用简单,容易实现,易于推广,该技术目前在上海地铁站已经开始尝试使用。
3.WIFI手机导向
WIFI是一种将电子产品等设备以无线方式连接的技术,和蓝牙一样都是无线的。和蓝牙不同的是,WIFI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传输速率,乘客可以用自带的电子产品搜索轨道站的WIFI信号,便可以上网自主设定乘车线路,并用电子产品的GPS进行实时导航。
(二)体现人性化特色
轨道交通的数字化导向系统除了要应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外还更应具备人性化的特色,体现“技术创新、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如何体现重庆轨道交通导向系统的人性化特色,建议如下:
1.触摸屏式数字导向
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型的输入设备,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触摸屏式的数字导向设计能通过简单的输入,实现自主购票、线路查询、信息查询等服务。触摸屏式数字导向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自动售票机
重庆目前的自动售票机所采用的就是触摸屏式,极大地方便了乘客购票,加快了乘客的流动。
(2)综合信息查询机
轨道交通智能导向综合信息查询机是直接服务于广大乘客的,乘客只需要用手触摸屏幕,即能实现“所触即所得”。如可获取地铁站内导向、地铁公交换乘、地铁站外周边商业、卫生、天气等包罗万象的信息,在去火车站及机场的线路中还可增加火车时刻表、航班查询等服务内容。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自主的查询机,乘客所需要的信息可通过打印纸质凭条信息的方式得以实现,查询机上也可增加语音提示功能,协助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的信息查询。综合信息查询机使得枯燥无味的公共信息查询系统变得极富吸引力与趣味性。
2.无障碍导向
无障碍导向主要是指通过设计减少或消除残疾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等弱势人群的行为障碍,方便特殊人群乘坐轨道交通。如可在站台出入口设置轮椅升降台、残疾人电梯,楼梯扶手上设置盲文提示、系统的盲道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列车上的专用轮椅车位和固定装置等。无障碍导向系统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国内尚未有一套可行的设计细则,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无障碍导向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特殊人群的关心,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
3.语音电子导游机
语音电子导游机是名胜古迹、博物馆等景点常用的一种电子产品,采用科技化手段,用随身电子设备模仿人工讲解和人工导游的新型导览方式。对于外地或外国游客乘坐轨道交通,语音电子导游机能提供简单、方便的信息服务。通过语音电子导游机可以系统清晰地介绍重庆的悠久历史、名胜古迹、特色美食等城市文化内容,并支持多种语言的选择,内容也可更新,为外来游客提供更多的城市信息,也是宣传重庆城市形象的重要工具。
从以上的探讨和建议中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导向系统是未来轨道交通发展与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有了数字化技术,原来不可思议的导向方式,完全可以变得触手可及。目前,重庆轨道交通数字化导向系统还处于初期摸索实践阶段,但我们相信,随着对数字化导向系统设计的不断研究,能实现重庆轨道交通视觉导向朝着科技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世界各国步入城市轨道交通时代,轨道交通便成为了世界各国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而作为高密度人流聚集场所,轨道交通中视觉导向系统已成为引导乘客快速出行的重要辅助工具。在纽约、伦敦、东京等轨道交通较为发达的国际城市,视觉导向的设计和应用已实现科技化,尤其是在日本,乘客可以根据需要自主设计出行路线。但目前数字化导向系统的设计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还未形成体系,仍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研究课题。
相比于国外,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起步较晚,视觉导向系统的建设虽然已得到初步的应用,但大部分只停留在平面的语言符号上,与国外相比在系统性、科技性、人性化、绿色化等方面还相对滞后,跟不上时代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对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技术的出现使视觉导向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加人性化、科技化。
重庆轻轨于2005年开通至今以迅猛的速度快速发展,到目前已经开通的线路有1号线、2号线、3号线和6号线。由于重庆轨道交通建设时间较短又发展迅速,因此相应与之配套的视觉导向系统的建设并不完善,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二、传统导向系统与数字化导向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多数人来说,“导向系统”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主要作用是以直观、明确、快捷的视觉信息,对人流进行引导,达到帮助乘客快速出行的目的。目前,轨道交通导向主要存在数字化与非数字化导向系统两种类型,本文将非数字化导向系统称为传统导向系统。
(一)传统导向系统与数字化导向系统的区别
“导向”顾名思义就是引导方向,导向系统设计是通过对环境信息或指引信息的系统管理,来帮助使用者辨识方向的整合过程,不单纯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标识设计,而是对其概念的拓展和延伸。我们可以从以下内容来探讨两者的区别:
1.导向功能的区别
无论是传统导向系统还是数字化导向系统,两者的主要功能都是识别与导向。传统导向系统多通过区域平面图等指示标识,对乘车区域的空间进行平面识别,尤其在特定的通道、方位、场所给予明确的标识引导,通过乘车区域服务功能的指示标识,帮助乘客了解车站周边地区交通情况,以达到乘客顺利、快速出行的目的。如轨道交通出入口大型的导向牌、通道拐角的导向牌、服务及安全提示的指示牌等,都能在较远的距离清晰辨认,使乘客明确方向。
数字化导向系统的功能在传统导向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除了基本的视觉导向内容外,还包含社会和科技的概念。如语音导向、互动查询、即时播报等内容,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导向信息。
2.节能技术的区别
传统导向系统多采用印刷、喷绘、雕刻等一些技术工艺,这类技术的使用不易节能环保。而新技术的出现,使数字化导向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数字化导向系统是基于微电脑、互联网、信息的存储处理、电子显像、多媒体等多种数字技术的基础上的,是无纸化的导向设计,它与传统导向系统在节能技术支持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如车站内的自动查询机,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为不同受众提供所需的导向内容及其周边的相关信息,并可及时更新,使乘客在搜索与查询的互动过程中可以接收到传统导向系统望尘莫及的信息传达量,为乘客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同时,在没有乘客使用的时候,查询机可以以睡眠的形式待机,这样由于显示技术的变更,使得数字化导向方式比传统导向更加节能环保。
3.环保材质的区别
传统导向系统的材质多为塑料、玻璃、石、木、纸、金属等,而数字化导向系统的材质选择就更为广泛,如橡胶、陶瓷、高分子聚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的出现使导向系统更耐用、更现代、更节能环保,尤其在采光材料上往往采用自发光材料,甚至部分室外的导向系统可以采用太阳能材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综合环保节能的概念。
4.形态的区别
传统导向系统的形态结构多以二维的平面化为主,往往以指示牌、导向牌、示意图等形式出现,表现形态比较单一,而且因为载体的限制,信息含量较少。而数字化导向系统的形态结构多以立体三维来表现,信息内容则不受载体的限制,具有信息量大、及时更新及调整变化的新特点。
(二)传统导向系统与数字化导向系统的联系
从以上两者的区别分析中可以看出,传统导向系统虽然功能较为单一、形式平面、信息包含量不大,但也仍然具有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安装简便、维护便利等优势。而数字化导向系统既具有传统导向系统指示、识别的功能,又在数字、网络传输等技术的应用下具有信息量大、即时查询、自主服务、互动检索、及时更新、节能环保等特点,这些都是传统导向所不具备的优势,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来的被动识别转换为现在的主动提示,导向也更加人性化。由此可见,在现代的轨道交通中,数字化导向系统短期内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导向系统,二者必定会在较长的时期内共存,共同承担轨道交通导向信息传播的重任。
三、重庆轨道交通导向系统数字化设计的建议
数字化、智能化是城市轨道交通现代化的标志。在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数字、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大力推广使用数字化交通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安全性、效率以及服务质量。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包括综合监控系统、乘客资讯系统、综合安防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其中,利用智能技术提高乘客流动效率,减少滞留时间,是轨道交通运输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智能化建立完善的乘客导向系统,是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日渐复杂的重庆轨道交通要求能对乘客提供更好的视觉导向服务,导向系统的建设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数字化导向设计是在传统导向功能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的升级,并与新技术、新媒体相结合,实现轨道交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及现代化。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时间较晚,目前开通的线路也不多,与之配套的视觉导向系统的建设还需改进和完善,当前的导向系统主要依靠车站标识、车站或车厢内的液晶屏幕文字信息显示、车站内广播等方法,还缺乏对乘客进行个人导向的合理手段,因此,针对目前重庆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的现状,拟将最新的科技元素应用到其中,以“科技与人文相辉映、效益与形象相协调”为理念,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实现重庆轨道交通视觉导向朝着科技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重庆轨道交通导向系统数字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体现时代特色
数字化导向系统是时代进步的象征,是科技进步的结果。重庆轨道交通目前主要使用的数字导向形式是LED电子导向屏,一般都设置在车站的主要进出口以及站台等地方,主要刊登列车线路信息、到达时间等内容。LED电子导向屏虽方便、实用,成本低,但信息显示不够丰富,乘客对于信息的获取还是处于被动,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新的科学技术,构想更合理的数字导向形式。
1.新一代IC智能卡导向
IC卡是一套自动电子收费系统,目前在国内城市的交通运输中已得到了普及,新一代IC卡是在传统IC卡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简单的信息输入和显示功能,乘客在乘车前,只需输入自己的出发站和目的地站名,以及自己对乘车费用、时间、换乘次数的要求等,系统便可根据这些信息,通过路径探索和路径评价,实时向乘客推荐最佳乘车路径。最佳路径的提示内容可包括:列车时刻表、换乘站台、换乘列车发车时间、建议车厢、目的地到达时间等等。利用新一代IC卡的个人导向功能,不但可以向乘客提供个人导向服务,还可以向所有的乘客实时提供列车运行变更等信息,给乘客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蓝牙无线导向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人的手机、PDA等电子产品中蓝牙功能已经普遍使用,轨道交通中的数字导向也可以通过蓝牙无线输出和接收功能实现个人出行导向。乘客需要用电子产品搜索轨道站的蓝牙信号,配对成功后便可以将个人出行的意愿传输给终端,确定蓝牙接收后,仅几秒钟,手机便可收到蓝牙信息,内容包括当前的地铁站点、收发车时间、选经站点、如何换乘等,乘客只需要根据活地图的指引,就可轻松到达目的地。蓝牙无线导向应用简单,容易实现,易于推广,该技术目前在上海地铁站已经开始尝试使用。
3.WIFI手机导向
WIFI是一种将电子产品等设备以无线方式连接的技术,和蓝牙一样都是无线的。和蓝牙不同的是,WIFI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传输速率,乘客可以用自带的电子产品搜索轨道站的WIFI信号,便可以上网自主设定乘车线路,并用电子产品的GPS进行实时导航。
(二)体现人性化特色
轨道交通的数字化导向系统除了要应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外还更应具备人性化的特色,体现“技术创新、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如何体现重庆轨道交通导向系统的人性化特色,建议如下:
1.触摸屏式数字导向
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型的输入设备,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触摸屏式的数字导向设计能通过简单的输入,实现自主购票、线路查询、信息查询等服务。触摸屏式数字导向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自动售票机
重庆目前的自动售票机所采用的就是触摸屏式,极大地方便了乘客购票,加快了乘客的流动。
(2)综合信息查询机
轨道交通智能导向综合信息查询机是直接服务于广大乘客的,乘客只需要用手触摸屏幕,即能实现“所触即所得”。如可获取地铁站内导向、地铁公交换乘、地铁站外周边商业、卫生、天气等包罗万象的信息,在去火车站及机场的线路中还可增加火车时刻表、航班查询等服务内容。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自主的查询机,乘客所需要的信息可通过打印纸质凭条信息的方式得以实现,查询机上也可增加语音提示功能,协助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的信息查询。综合信息查询机使得枯燥无味的公共信息查询系统变得极富吸引力与趣味性。
2.无障碍导向
无障碍导向主要是指通过设计减少或消除残疾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等弱势人群的行为障碍,方便特殊人群乘坐轨道交通。如可在站台出入口设置轮椅升降台、残疾人电梯,楼梯扶手上设置盲文提示、系统的盲道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列车上的专用轮椅车位和固定装置等。无障碍导向系统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国内尚未有一套可行的设计细则,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无障碍导向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特殊人群的关心,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
3.语音电子导游机
语音电子导游机是名胜古迹、博物馆等景点常用的一种电子产品,采用科技化手段,用随身电子设备模仿人工讲解和人工导游的新型导览方式。对于外地或外国游客乘坐轨道交通,语音电子导游机能提供简单、方便的信息服务。通过语音电子导游机可以系统清晰地介绍重庆的悠久历史、名胜古迹、特色美食等城市文化内容,并支持多种语言的选择,内容也可更新,为外来游客提供更多的城市信息,也是宣传重庆城市形象的重要工具。
从以上的探讨和建议中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导向系统是未来轨道交通发展与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有了数字化技术,原来不可思议的导向方式,完全可以变得触手可及。目前,重庆轨道交通数字化导向系统还处于初期摸索实践阶段,但我们相信,随着对数字化导向系统设计的不断研究,能实现重庆轨道交通视觉导向朝着科技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