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经济区新策略的探索
1 东北经济区的优势分析
1.1 地理优势 东北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其7000多公里陆地边界线上分布着30多个边境通商口岸,可以同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同时,东北经济区也是我国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该区与外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接壤,与日本隔海相望,具有开拓东北亚市场的优越地理位置。东北经济区与东北亚各国在历史上就已形成了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与邻近五国相比,东北经济区处于中等水平,其产业结构与这些国家有很大的互补性。这为我国在东北亚地区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1.2 资源优势 东北经济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差异,有较强的区域互补性,也为本经济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其中,木材占全国的50%,原油产量占全国原油产量的40%,钢铁产量占全国的1/8,商品粮占全国的1/3。东北经济区拥有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较好,且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耕作。
1.3 政策优势 为了落实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支持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国务院、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包括财政、税收、招商引资、产业调整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并在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分别制定了东北振兴的规划。这对促进东北经济区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
2 东北经济区的不足分析
2.1 产业问题 随着经济回升,东北经济区钢铁、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也开始回升,新上项目存在着领域集中、技术和产品趋同的问题,新兴产业集群尚未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亟待完善。东北经济区单位GDP能耗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吉林省、黑龙江省、蒙东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东北经济区的产业优化升级任务很艰巨。
2.2 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问题 从历年经济指标的数据来看,东北经济区内的四大省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辽宁省在各项经济指标上均居于前列,GDP值约为其他几个省区的总和,占全区的一半,第二产业产值始终最高,对外经济发展水平也蝉联全区榜首。而蒙东地区各项指标均处落后水平,黑龙江省在GDP值上领先吉林省,但在对外经济发展中两省水平相当,排名时而互换。总体上看,东北经济区内各省区之间的差距始终存在,并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 东北经济区的机遇分析
3.1 区域内经济合作 “十一五”期间,国家首次把以经济区发展为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突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种区域规划说明了区域经济整合将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柱力量之一,也为东北经济区带来了区域合作的新动力。东北振兴的“十二五”规划更是将“完善四省(区)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作为规划重点之一,这也预示着东北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未来。
3.2 产业调整 进入21世纪,国际产业转移的范围和资本输出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基础产业开始大幅度加快向中国转移。同时,东北经济区地处东北亚,毗邻朝鲜、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这些国家在技术、资源、资本、市场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并与东北经济区形成优势互补。现阶段,日本、韩国正在进行产业调整,因为中国制造行业生产加工的能力和大市场牢牢吸引了他们的眼球,这对于东北经济区的发展也是一次好的机遇。而且,因为经济区劳动力素质、产业配套能力、科技研发等优势,使得东北经济区将成为承转辐射的节点,以此来促进这一区域接受日韩产业转移。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