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生态补偿机制下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会计重构

作者:刘贻玲来源:原创日期:2013-12-19人气:997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也伴随而来,天空昏暗、空气污浊、污水横流……,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已摆在人们面前。矿山企业作为资源开发与原材料生产的主要承担主体,伴随着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高消耗的依赖,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了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等诸多问题日渐显现,因此,建立矿山企业生态补偿机制将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如何把生态补偿真正落到实践中,如何把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内部化,如何履行污染者付费、使用者补偿的理念,唯有构建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
2 生态补偿机制相关概述
通过文献查阅,发现最发达的市场和补偿系统是北美洲与欧洲,其次是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对生态补偿的认识相对落后。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才开始了大量的生态补偿实践和立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生态补偿在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正式提出了生态补偿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行,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也推向了高潮。
2.1 生态补偿及机制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补偿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本文认为,生态补偿是一种调节环境损害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生态补偿机制则是一种制度模式,包括对生态环境破坏者和受益者征费或对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经济补偿,另外建立环境修复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总而言之,就是要把自然资源这种公共物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有偿使用,由此,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将由外部性进行内部化。
2.2 生态补偿主体分类
根据中国环境规划院研究分析,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按照补偿实施主体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如表1所示。根据表1的分类,矿产资源开采生态补偿就属于第三类(自力补偿),是资源开发者对地方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进行的一种补偿。
2.3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需要明确的几个核心问题 ①生态补偿由谁补(WHO)——主体。由于矿产资源多属于公用产品,产权界定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环境监督部门划定好矿区,上下游间的利益相关群体,一定要真正落实“谁破坏、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只有界定好了所有权,明确了管理主体,才能对矿产资源作为一种环境资源进行有效控制并发挥其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②生态补偿补多少(WHAT)——标准。关于矿产资源补偿计价问题一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是生态补偿的一个核心问题。首先是因为矿产资源作为一种生态环境资产的计量标准很难确定,本文使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到的社会价值概念,即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以及自然赋予的无需劳动就可获得的使用价值。由于人类在增加社会总产出的时候,必然会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但是自然资源不仅属于当代还属于后代,所以在社会价值的创造中要尽可能地给后代留下应有的资源,既要增加社会价值总量,又要节约社会资源。因此,社会价值是在考虑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另外有学者利用环境资源估价方法汇总估算各项生态补偿工程的费用(秦格,2009),本文采纳这种方法对矿产资源开采导致的生态效益损失或恢复治理成本作为补偿费的征收标准。③生态补偿如何补(HOW)——范围。矿产资源开采中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重金属污染、植被破坏、对地区的工业化、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及人体健康损失等,其中前面的六个污染引起了恢复生态环境的费用,即生态功能恢复费用,后面的三个方面的损失即是生态环境破坏的损失费用。
3 生态补偿嵌入到环境会计中
3.1 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以1971年比蒙斯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文为代表,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在我国,自葛家澍教授等在《会计研究》1992年第5期上发表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以后,环境会计开始引入我国。现代的环境会计研究已由一般泛化的环境会计,发展为专业的环境会计再到现在的补偿环境会计研究。即由以前的对环境会计的一般核算内容,包括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环境会计的对象、要素、目标、基本假设、成本计算、计量以及披露等构建,发展到对森林、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特定对象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构建,到现在的进行具体企业的生态环境会计体系构建。这是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趋势和要求所在。
3.2 生态价值链成为生态补偿与环境会计对接的桥梁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企业进行的短视生产方式日益转变为以环保竞争为主的新的生产方式,由此由传统价值链模式(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的)转化为生态价值链模式更契合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要求。生态价值链(Ecological value chain)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对价值链上的各项活动特别是关键环节以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等为原则进行改造和重组。简言之,生态价值链是一种以生态价值为导向的企业组织协调与整合的集成制度创新。也正是由于这种创新,才使得企业在攫取自然资源投入生产经营后,产生的废弃物能够加以回收利用。尤其矿山企业即是自然资源的消耗体,又是排放污染物的主体,依据“谁污染谁补偿”的原则,矿山企业理应成为生态补偿的主体,企业应该补偿因资源消耗而损失的费用,以及为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而买单,由此,要让补偿主体,补偿费用真正落实到位,只有进行企业核算,量化补偿费用,让企业真实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才能够解决好,生态补偿环境会计由此应运而生。
3.3 生态补偿环境会计的构建 ①生态补偿环境会计科目:生态补偿资产;生态补偿负债;生态补偿费用;生态补偿收入;生态补偿利润。②会计计量。为了体现企业遵循的生态价值链理念,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所以在进行会计计量时生态补偿资产采用社会价值来入账,成本费用项目采用实际发生的损失和收费标准来确定。例如某矿产品的污染成本=产量×排污收效的标准单价。
4 小结
企业建立生态补偿环境会计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社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尤其对于资源开发与原材料生产的主要承担主体矿山企业来说,意义远远超出了这些,因为它关系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所以在具体进行生态补偿环境会计账户设置界定及计量时还存在一些模糊问题,不易操作,所以一方面需要财务人员在熟悉本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熟悉矿山企业以及生态经济学等方面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有一套成熟的生态补偿评估方法来加以衡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和谐地维持生态资源合理开采,才能真正做到生态补偿有因可查,有据可依。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