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赛结合”项目教学实施的必要条件
1.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教师团队自身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到是否能把项目教学推向高水平的状态。要把握好不同的竞赛,就要求教师团队的专业知识和业界水准比较系统全面:不但要精通手绘设计、建筑史论、模型制作、植物绿化等基础课,还要能教授公共空间设计、概念空间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等高年级综合性课程;不但要具备高学历,还要具备高情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但要有一定的设计施工实践经验,还要了解国内外业界的现状与发展、市场变化以及企业的情况;不但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特点和优势,还了解其他高校的专业层次并保持互动交流。因此“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实施对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促进教师团队必须保持清醒,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2.竞赛的选择、交流与维护
目前我们还处于“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探索阶段,更看重竞赛对院校的长远利益预期。因此,在林林总总的设计竞赛中,我们选择的是有过院校之间合作、自身组织比较完善、有培养设计师愿景、注重企业或竞赛精神文化建设的竞赛组委会,往往这样的组委会也是业界的佼佼者。以此为背景的竞赛无论对学生的学习、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还是对企业的自身发展都更具价值。
交流的目的是达成培养共识、促成竞赛良性循环。整个学习、竞赛参与过程都依赖于良好的交流。而共识的前提一定是双方的共赢,既赢得师生在专业上得以提高和认可,又赢得竞赛的长远良好口碑,真正达到利益和诉求的平衡。
维护无疑是最具挑战的一个环节。设计竞赛的发起方无论是公司、设计院还是高校、设计协会,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财力来持续付出的。因此,一定要做出有建设性、原创性或有市场价值的设计成果,打响相关方面的品牌,以达到共赢的理想效果,是维护参赛方和组织方的硬道理。
从我们近十年的参赛经验来看,“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最佳环境是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多方位合作:如长期保持专业交流的兄弟院校、有科研合作关系或实习共建基地的企业等。因为兄弟院校、企业、设计院通过参赛能够了解到优秀毕业生和教师的情况,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固。在这样的前提下,双方的了解是多方位和全面的,更有可能建立起长期共赢局面。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