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与“五行”——色彩与中国思想的对接
五色”与“五行”的结合,中华色彩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与中国思想对接,开始转变为自觉地选择。明确把颜色跟“五行”相结合的记载有《逸周书》:“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
到春秋战国之际,“气生五行”的观念非常流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阴阳学家邹衍(战国时期的秦国人),他在总结四季(五时)轮回规律并总结吸收原始阴阳、五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行生胜”的观点,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而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则是“五行相胜(克)”的转化形式,前一种形式说明事物之间相统一的关系,后一种形式说明事物之间相对立的关系,静态的原始五行开始转圈(相生相克)。
季节、方位和颜色在“五行转移”这一观点中也一一对应起来,如,“木”象征植物,具有生长的性能,当“盛德在木”的时候,就形成了春天、东方和青的颜色;“火”具有热的性能,当“盛德在火”的时候,就形成了夏天、南方和红的颜色;“金”可以制造兵器,具有砍伐的作用,当“盛德在金”的时候,就形成了秋天、西方和白的颜色;“水”具有寒冷的性能,当“盛德在水”的时候,就形成了冬天、北方和黑的颜色;“土”具有生长万物的性能,在五种物质元素中居于主导地位,当“盛德在土”的时候,就形成了季夏、中央和黄的颜色。
邹衍不仅确立了赤(红)、黄、青(绿、蓝)、白、黑在五行相生相胜中视为正色的色彩关系,还继续从这一关系中推衍出丰富的间色。五行相生,即相邻的元素相合,而得的五间色。金生水对应的是“白和黑”,白黑得灰色;水生木对应的是“黑和青”,黑青得深蓝色(纂);木生火对应的是“青和赤”,青赤得紫;火生土对应的是“赤和黄”,赤黄得橙;土生金对应的是“黄和白”,黄白得浅黄色。五行相胜亦产生一系列间色,如,水胜火对应的是“黑胜赤”,黑胜赤得深红色;火胜金对应的是“赤胜白”,赤胜白得浅红色(红,古人的红当为粉红),金胜木对应的是“白胜青”,白胜青得淡蓝色(缥),木胜土对应的是“青胜黄”,青胜黄得绿色;土胜水对应的是“黄胜黑”,黄胜黑得褐黄色。基此,五行色彩学在汉代基本产生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