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与“五方”——自觉的选择与单纯崇拜
中国历史上对色彩的认知,早在原始蒙昧阶段就已开始,但当时人类对色彩认识是建立在初步的自觉之上,新石器时代大量涌现出以黑、白、红单色为基本色彩的陶器就是例证。随着社会活动越来越密集的开始,上古时期的夏、商、周开始在祭祀中制定出选择性的用色标准,祭牲牲畜的毛色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玉器的玉色选择也跟随有所不同。《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性币,各放其玉之色。”此时色彩已发展成与方位(祭祀)相对应,说明五色雏形已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华文化中“五”是基数同时也是变量,在这种以祭祀方位为基础的认识上开始把各种纷纭现象都归纳为与五有关,五方、五帝、五室、五候、五典、五数等学说就是此时出现的。“五”由此而成为华夏民族宇宙原型般的观念性数字。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有云:“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日声文,五音是也;三日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五音比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色彩由初步的自觉选择迈向时空与时空交汇,色彩由初步的自觉选择迈向时空与时空交汇,色彩开始包含了上古的文化、巫术礼仪中人对天的仰望,对地的敬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