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恰当性行为与自我安全防卫意识的建立
教育往往被广大师生理解为思想教育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方式是比较狭隘的。安全教育同样非常重要,并且关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对于目前的大学教学现状而言,存在大多数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现象。很多自主性很强的大学生们选择提早步入社会,参加社会的团体活动,从而锻炼自己的行为能力。但是,在不断的参与过程中,大学生的行为恰当与自我安全防卫意识应该予以增强,从而增强自身的防卫意识,在社会实践中不仅能够锻炼个人能力,也能够通过加强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保护自己,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增强自我意识。
2 大学生恰当行为的分析
大学生行为是一种广义的概念,通常是指学习行为以及社交行为。从本文的分析角度,主要探讨其社交行为。社交行为,一般是指大学生在与社会打交道,包括参加社会团体活动、或者是进行社会兼职活动等。在这些实践性比较强的活动中,需要大学生们有着较为规范的行为举止,在实践中才能够脱颖而出。例如,团体活动中,考验大学生们的协作能力,在一个团队中,个人行为往往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成败与得失。因此,团体活动中,个人的恰当行为非常关键。此外,在社会兼职中,个人的恰当行为更为重要。同样是一个职位,在面试的过程中就会有人胜出,有人被淘汰。当两个人的实力相差不多的是,此时考察的就是大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恰当得体,从而面临着胜败的抉择。不仅如此,大学生的恰当行为在未来的职场中也是起到成败的关键的。
3 大学生自我安全防卫意识的建立
自我安全防卫意识是安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项目,其中对于意识的建立要求非常严格。那么,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虽然也在进行中,但是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如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等等。安全教育似乎只是在放假期间,提醒大学生们要注意交通安全等等。在大学,所谓的安全教育也都是属于哪些只是随便提提就可以的教育方式,从未进行系统化的教育过。
然而,大学校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平台,社交以及一些社会活动成为了大学生们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在大学,是一个广阔自由,也是一个实践学习最为重要的阶段。大学生们此时的三观正在逐步成熟,并有着急于要证明自己的渴望。因此,多数大学生们会选择去参加实践性更加强的社会活动,从而在其中能够锻炼自己。当然,社会并不是校园。社会中有着美好的锻炼机会,也存在着复杂甚至是危险的潜在因素。因此,作为大学生而言,固然要有着锻炼自己的信心,同时更要拥有保护自己的意识。
4 自我安全防卫意识建立的准备
意识是通过一种心理暗示,从而建立起的反射活动。安全意识的建立需要进行特别的提醒与培养,才能够实现完善的防卫意识。例如,中学或者小学的时候,老师们经常会提醒学生们远离危险,例如不要野浴、不要夜间独自行走等。这些提醒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们远离危险,并逐步建立其防卫意识。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危险因素是学生们可以接触得到,或者是可以想象得到。危险因素也距离学生们不远,并有着老师的时刻提醒。这样的安全意识比较容易建立,并且能够长期形成潜意识,从而实现自我安全防卫意识的建立与形成。对于大学生在进行社交的时候,往往会造成自我防卫意识的疏忽。原因如下:
首先,社交中的危险因素比较隐晦,而且不能具体化进行形容,很多危险因素都是潜在的。无法给大学生们进行具体的指导,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醒。甚至很多时候,老师或者是辅导员只是叮嘱“注意安全”。但是真正要去注意什么,却没有具体的规定。
其次,大学生的管理比较宽松,与中学时期不同,大学生基本很少能够见到辅导员老师。甚至是不愿意主动去与辅导员老师进行接触,从而淡化了辅导教育的内容。以至于,在为了能够证明自己的过程中,根本就是缺乏安全防护提醒的。
最后,自我能力不完善,造成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的缺失。部分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不强,一直处于一种被动思维的过程中,从而缺少意识的开发。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是需要自我潜在暗示才能够不断形成的。因此,大学生在建立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的时候,应该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寻求适合自己的安全意识的建立方法。
5 结语
大学生的恰当行为,对于其在人际交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为举止,是体现一名大学生修养与涵养的重要体现。对于其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都有着较为普遍的实际意义。从社交生活中,大学生们不仅仅要能够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同时也是确保其未来职业规划的重要依据。然而,社会的复杂与多变性,必然要求大学生们要有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尤其是在进行社交求职的过程中,要有充分的社交安全意识。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的建立,是要在接触社会之前就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而在实际的社会交际中,加强自身保护意识,对于一些可能潜在存在的危险要避开,不被诱惑所吸引,从而在真正步入社会的时候顺利前行。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李思齐,提升大学生村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与途径[J], 安徽农学通报, 2012(21):1-1
[2]王凤姿,黄鹏,裴武娟,肖星,统合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情绪的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0): 1527-1530
[3]徐建财,邓远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男女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差异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101-103
[4]唐艳,高校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5):142-145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