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麦克白》的20世纪后半期研究

作者:殷振文来源:原创日期:2014-01-08人气:1542
《麦克白》的主题不是野心或恐怖,而是屠杀。历史已经退化到最原始简单的形式, 杀戮和被杀。“野心只是杀戮中的意图和策划。恐怖则是杀人犯的记忆,新的谋杀的不可避免。”当然在莎氏的历史剧中也是谋杀不断,新国王就是谋杀老国王的罪犯。这仿佛就是历史的规律。但在《麦克白》中,这种原理和规律却像一个不断加剧恐怖气氛的噩梦,整部戏大部分发生在夜里,整个夜里:深夜,午夜,和黎明前。麦克白问:夜过去了多少了?麦克白夫人说:差不多到了黑夜和白昼的交界,分不出是昼还是夜。
所以,也没有一部戏像《麦克白》一样重视睡眠;谋生者已经谋杀了自己的睡眠,麦克白再无法入睡。“整个苏格兰,没有人能安然入睡。除了噩梦,再没有安然的梦与睡眠。”因为不止麦克白和夫人被不安的睡眠折磨,同样的噩梦也折磨着班柯:“孩子,夜已经过了几更了?”“催人入睡的疲倦,像沉重的铅块一样压在我身上,可是我却一点不想睡。慈悲的神明! 抑制那些罪恶的思想,不要让它们潜入我的睡梦之中。”(第二幕、第一场)在悲剧中,所有人都面带苦痛、心存恐惧,“每一分钟都产生新的祸难”。剧中没有丝毫的友谊或爱,甚至连欲望都被谋杀的鲜血沾染。谋杀使得一个人变成噩梦的玩物,并从生活的世界坠入无边的虚无和恐惧。
麦克白意识到屠杀的恐怖,但这个逻辑是:想通过谋杀去阻止谋杀的发生,而且只有谋杀才是得以解脱的途径,这似乎就是屠杀的可怕之处!麦克白的悲剧告诉我们人类处境的真实状况,没有办法摆脱大屠杀的噩梦。麦克白杀死国王,因为他不肯接受他惧怕杀死国王的事实,谋杀国王以后的麦克白,却又不接受自己是杀人犯的事实。“麦克白谋杀因为他想摆脱噩梦,但谋杀本身却是噩梦的必然。 噩梦令人恐怖就在于它没有结尾。”[3](P74)麦克白陷入虚无越来越深,他每次选择都令他发现自己更加可怕和陌生,“他自己的灵魂都在谴责它本身的存在。”Kott 将麦克白的处境存在主义化,“存在对于麦克白变得意义含糊或至少是两重的;这是一种在生存和本质,自在(In itself)和自(For Itself),两者之间永恒的矛盾。”我们无法接受我们自己,因为接受意味着接受屠杀的记忆和噩梦作为现实,承认除了屠杀之外还有什么呢?
麦克白梦想一个再没有屠杀的世界,所有的谋杀都会被人遗忘,所有死去的人就这么被埋葬,新的开始继续。“在陷入噩梦越来越深的时候,麦克白希望噩梦的结束;他渴望一个没有罪恶的世界,却是在他越来越深地陷入罪恶。麦克白最后的希望是希望死去的不要再起来。”麦克白幻想有一次谋杀可以让所有的谋杀终结,但在戏中,班柯的鬼魂对麦克白可见,因为死者还会归来。“麦克白不想接受现实和噩梦的不可回避,同时不能面对自己,协调自己,他将自己的罪行视为他人。”[3](P76)但最终麦克白知道,他逃不出噩梦,因为这是人类的真实处境。“他们已经缚住了我的手脚,我不能逃走,可是我必须像熊一样挣扎到底。”“我简直已经忘记了恐惧的滋味。…我的习惯于杀戮的思想,再也没有什么悲惨的事情可以使它惊悚了。”麦克白最终发现一切的行为和选择都是荒诞,或者说根本没有选择:“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第五幕、第五场)在柯特看来,麦克白已经接近人类体验的极端,麦克白最后已经彻底陷入虚无,他不再相信人类的尊严,他再没有什么要反抗的和感到罪责的,“在他死去之前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打入虚无之境像很多活着的人那样。”这是世界的荒诞的最后结果。
柯特认为,《麦克白》的主题是大屠杀,而且它在讲述人类的真实境地。当考虑到柯特的犹太血统,以及犹太大屠杀的历史背景,这不难令柯特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梯利亚德或其批评学者全新的诠释角度。20世纪的历史上发生太多的屠杀,《麦克白》被不断重新阅读或者也是因为人类的命运依然像麦克白和麦克白的同代人。
第二、政治批评
政治批评的主要特点是将《麦克白》和莎士比亚时期的政治问题联系起来。“政治的这个词所指的仅仅是我们把自己的社会生活组织在一起的方式,及其所涉及的种种权力关系”。[8](P196)一般的政治批评认为,《麦克白》参与到詹姆斯一世的一项政治计划:努力提出一套系统而有说服力的绝对王权国家(Absolutist State)的意识形态,这部悲剧是特别献给詹姆斯一世的。“整部戏带着意识形态色彩不遗余力地将麦克白不合法,而将他的反对者合法化。”[1](P125)
艾伦·辛尼菲尔德(Alan Sinifield) 称这种“詹姆斯式的意识形态(Jamesian ideology)解读”指的是:詹姆斯一世以国君的绝对权威身份主持并书写戏剧。这种意识形态出现在16世纪从封建制(Feudalism)步入绝对君主制(Absolutist State)的过程当中。在封建制时代,国王权力往往比名义上要微弱,因为他不得不与教会、贵族和封建领主分享权威。而在绝对集权的王权制度下,权力中心集中在国王身上,君王是绝对的合法性根源。绝对的君主集权必须通过垄断暴力合法性来源和依据才能实现封建制向君主制的转化进程。这种意识形态先要区分“正当暴力”和“不正当暴力”。当暴力服务于普遍权威时,它是正当;反之则非正当。在戏剧开端,麦克白在镇压叛乱时,他在邓肯的许可下使用暴力是被赞誉和鼓励的壮举;但当谋杀邓肯时,麦克白则是一个可怕的罪恶的杀人犯和篡位者。
按照“詹姆斯式的意识形态”方法解读,《麦克白》戏剧本身参与了詹姆斯一世的政治权威建构,莎士比亚创作此剧恰好迎合绝对君主制的需求。所以暴力的合法性被成功地垄断在绝对的君主那里,现代政府就开始使人民接受合法的暴力,或者服务于君主或国家的暴力行为本身不会被视为暴力行为。“《麦克白》恰好赶在它(绝对君主制)确立暴力合法性垄断地位的历史关头。”[1](P122)
詹姆斯式解读的第二特点是明确区分“合法君主”和“不合法的僭主”。合法的君王相信自己是由人民承认和接受的,因为他的权柄来自于上帝,他必须对上帝负责。而不合法的僭主则刚刚相反,他以非法和暴力手段取得王位,他无法得到人民认可,反而是他认可和任命人民,他放纵自己的欲望和激情不受约束和限制,他以追逐最高权利和最大利益为核心;“很明显,詹姆斯一世努力避免绝对王权与类似麦克白之类有任何相似之处。他认为合法继承的君王不可能成为僭主。而这一点在《麦克白》中似乎是很明显的。麦克白是一个彻底的僭主,因为他顺从自己的欲望和野心,谋杀合法的君王取而代之,并为确保自己权力的稳固对自己的部下臣民任意杀戮,从而落得众叛亲离,死于非命。按照詹姆斯式的解读,麦克白死于非命表达了一个主题:正义和邪恶较量而最终以正义得胜。而且麦克白从来没有争取到自己权力和国王位置的合法性,从剧中他一次有一次展开杀戮可以看出。“在戏剧结尾,麦克白最终被灭掉,似乎他从来都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国王。”[1](P126)辛尼菲尔德认为麦克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僭主,他通过谋杀合法国王的方式取得王位;而同时麦克白被反对者杀死时,他的反对者依然没有被看作一个合法君王。
但辛尼菲尔德又试图揭示,另外一种解读方式会让我们得出另外的结论,而非“詹姆斯式解读”那么简单,这种途径就是被称作“布坎南的干扰(Buchanan Disturbance)”。辛尼菲尔德以它取代詹姆斯式的解读。 布坎南的著作可能是《麦克白》的历史素材和思想来源。“布坎南理论是詹姆斯解读法的实质性的对立,它后来被用于辩护革除詹姆斯的儿子查理,……对于布坎南来说,君主权来自于人民并且保持于人民; 行使权力违背人民意愿的君主就是僭主,并且应该被革除或推翻。”[1](P127)合法的君主也可能成为僭主,因而被人民推翻也是合法的。按照布坎南理论,合法君王和僭主的二分法没有依据。辛尼菲尔德人文布坎南理论是为了论证1567年推翻詹姆斯王的母亲玛丽女王的行为合法性。“玛丽女王既是一个合法的君主,但却又是一个僭主,所以推翻她的人篡位者是合法的。 她的很多品行都可以与麦克白放在一起进行类比:人们说她厌恶臣属的正直,听信巫婆的预言,任用外来的唯利是图者,在政治对手的家里安排密探,威胁他们的生命。”[1](P127)玛丽女王的下场跟麦克白又何其相似!“布坎南理论”一下子打破“詹姆斯式解读”的僭主与合法君主的二分观念,这不但揭示詹姆斯的绝对王权的内在矛盾,同时也颠覆了对麦克白的解释和批评。
和“布坎南理论”相比,“詹姆斯式解读”破绽百出。邓肯的权威和地位是令人怀疑的:“他的权威如何运行是不为人知的,他缺乏感知和判断能力,在麦克白谋反篡位之前,苏格兰已经乱作一团。”辛尼菲尔德努力将戏剧解读为推翻僭主的合法性。而且班柯的态度也很模糊和不明确,在面对邓肯被谋杀的意外事件时,他没有明确反对麦克白;而且他对巫婆的预言保持沉默,这些都似乎暗示班柯视这个秘密为他的希望。同样,在悲剧结尾,麦克德夫杀死麦克白,拥戴马尔康为王;这一点与戏剧开端麦克白的角色和处境何其相似,麦克德夫成为一个制造国王的机器,这些都令合法君王的权威仍然处于不明确中,马尔康的权威依然可能受到挑战。悉尼费尔德甚至设想麦克德夫与女巫的再次相遇,这些都在说明詹姆斯式的解读的简单化与矛盾,在向绝对王权的转型中,权力关系的不稳定性是罪恶发生的条件和因素,而且追求国家暴力合法性的诉求没有明确效果。
麦克德夫和马尔康的对话也抹去了合法君王和僭主之间的区别。马尔康说:“要是我有一天能够把暴君(僭主)的头颅放在足下践踏,或者把它悬挂在我的剑上,我的可怜的祖国却要在一个新的暴君(僭主)的统治之下,孳生更多的罪恶,忍受更大的苦痛,造成更分歧的局面。”马尔康说的新的僭主就是他自己。而麦克德夫回答:“人性中无限制的纵欲是一种虐政(僭政),它曾经颠覆了不少王位,推翻了无数君主……谁也不能禁止您满足您的分内的欲望。您可以一方面尽情欢乐,一方面在外表上装出庄重的神气,世人的耳目是很容易遮掩过去的。”(第四幕、第三场)这一幕对话抹除了区分僭主和合法君王的企图。“麦克德夫让我们看到,詹姆斯试图描绘的绝对王权下的君主的美德只是意识形态的操作,这种假象足够保持他的制度得以维持下去。”[1](129)辛尼菲尔德非常看重《麦克白》的第四幕第三场的这段对话,就是让我们意识到麦克白的僭主与僭政不是个别性的案例,其实在合法的君王和僭主的品行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叠合。
第三、性别批评
玛丽莲·法兰西(Marilyn French)认为男性主义的原则与英勇、占有和勇气、权威、独立、正确、权利、合法等联系在一起,男性中心主义通过权力去维持秩序。女性的原则是服从和适应权威和秩序。如果爱和生育代表女性,那么杀戮和死亡代表男性。因为世界永远处在暴力和攻击的威胁之中,所以男性原则就占据优势。“莎士比亚清醒地看到社会中男性原则主导一切的危险性,他反思了让暴力,权威去跨越压倒其他价值(女性原则)的代价。”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多具是男性主义色彩,因为从亨利六世和理查三世的四部曲,到理查二世与亨利五世的四部曲,多属于权力角逐和阴谋杀戮的世界;他的悲剧也多展现男性气概(Masculine Principle)与女性气质(Feminine Principle)之间的冲突,以及后者被前者压制和贬斥。《麦克白》的主题是女性原则被压抑带来的危险。“这部戏剧不是关于野心本身的,而是关于为了一部分原则放弃另一部分,为满足野心去牺牲所谓不必要的原则与价值。”[4](P241)整部戏是对男性原则主宰的世界贬低抹杀女性原则和男女性别原则不和谐与失衡的后果的想象。
关于性别问题,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麦克白》男女的性别模糊。三个女巫是女性,但却有胡须。《麦克白》通过模糊两性特征,在戏剧揭示了男性原则如何占据主导,并且贬低女性原则的。法兰西认为,“Holinshed的历史描述在苏格兰,女人们带着强壮、勇敢和顽强的嗜血习性去战斗,莎士比亚听到这以后,受到震撼并激发起想象力。”[4](242) 苏格兰是战乱不断、充满鲜血的野蛮世界,它的文化是崇拜英雄的文化,在这里,生活的享乐应是抛在一边,生育繁衍也很贫瘠,维持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男性原则势必在当时的苏格兰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个英雄崇拜的世界里,女人不得不像男人一样,女性原则的丧失和被抹杀应该是悲剧主题。
我们毫不怀疑麦克白是一个屠夫。但麦克白在剧末尾不比剧前的英雄形象更像屠夫。 贯穿全剧,男性身份被等同于去杀戮的能力,在此文化中,权力即等于战事上的英勇。”法兰西认为麦克白夫人在剧中及其令人憎恶不在于她的残暴,而是她违背了男女性别原则的和谐,她违背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与职能,她没有阻止自己的丈夫谋杀国王、父亲和客人,反而是诱惑和放纵潜藏在麦克白心里的野心去谋杀邓肯。她放弃自己的女性特质,去追求男性原则:“来!注视着人类恶念的魔鬼们,解除我的女性的柔弱,用最凶恶的残忍自顶至踵贯注在我的全身;……进入我的妇人的胸中,把我的乳水当作胆汁吧!”(第一幕第五场)她认为自己的丈夫身上充满过多男性温柔的乳臭。在当时的苏格兰,女人喜欢“戴上”胡须,表现男性的勇猛;麦克白夫人认同苏格兰当时文化的男性价值观,男人即是杀戮。
在谋杀邓肯的前一刻,麦克白处在犹豫之中,麦克白夫人讥讽丈夫的犹豫和软弱:“你不敢让你在行为和勇气上跟你的欲望一致吗?你宁愿像一只畏首畏尾的猫儿,顾全你所认为生命的装饰品的名誉,不惜让你在自己眼中成为一个懦夫。让我不敢永远跟随在我想要的后面吗?”麦克白反驳到:“只要是男子汉做的事,我都敢做;没有人比我有更大的胆量。”麦克白夫人继续敦促麦克白,以同样的逻辑,让麦克白无法反驳:“是男子汉就应当敢作敢当;要是你敢做比你更伟大的人物,那才更是一个男子汉。”麦克白夫人彻底放弃了自己抚育和怜悯的女性特质:“我曾经哺乳过婴孩,知道一个母亲是怎么恋爱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会在他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他的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把他的脑袋砸碎”。(第一幕、第七场)麦克白无法反驳夫人在于他们认同:男性气概(Manliness)是行动的最高准则。在谋杀班柯以后,麦克白看见鬼魂,导致自己暂时精神错乱,麦克白夫人当时问“你是一个男子吗?”以及“你的男子气都失掉了吗?”麦克白回答:“我是一个堂堂男子。”(第三幕、第四场)当鬼魂消失,麦克白最终变得镇定,他说:I am a man again.(朱译是“我的勇气又恢复了。”)
男性原则占主导促成了谋杀。但这种男性原则造成的结果是徒有其表的胜利,或者说所有人都是这种原则的牺牲品。接二连三的谋杀不断发生,当那个完全靠个人自我约束的圈套被暴力打破后,男女两性原则失去平衡,整个世界完全变成了地狱,充满谋杀和暴力。苏格兰也不再被称为母亲,而是坟墓。
邓肯的形象也似乎模糊了男性与女性原则。“他同时具有男性的权威和女性的温柔。”[4](P247)他除了权威和神圣气质,还保有怜爱与轻信等女子气质。他毫不掩饰地赞扬麦克白,带着女性的爱抚鼓励麦克白:“我已经开始把你栽培,我要努力使你繁茂。”(第一幕、第四场)邓肯却又认同和赞赏麦克白的行为,认同男性原则等同于杀戮。法兰西最后说:“跟麦克白一样,邓肯的毁灭是因为他们都赞同的占据文化主导地位的男性原则”。[4](P131)
另一位女性学者珍妮特·阿德尔曼(Janet Adelman)则从性别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了另种批评方法。在《受扼制的母亲》(Suffocating Mother)一书中,作者认为母性力量(Maternal power)贯穿全《麦克白》剧作,女巫和“魔鬼一样的”麦克白夫人激发起母性力量。悲剧通过再现麦克白与她们的关系,展现了男性自我身份的建立和追求,与来自女性力量威胁的内在矛盾;女性权力能够支配控制男性行为思想、并重新建构起男性身份。
通过父亲缺失,母性力量带给男性的威胁在剧中表现出来;邓肯是权威的中心,尊严和血统的渊源,但他又表现出孕育呵护臣属,提携培养后代的侧面;“在邓肯被谋杀之前,这种父性与母性的平衡已经被打乱。”[2](P131)邓肯在政治上软弱无力,父亲权威不断被侵蚀;而母性一面占据主导:邓肯表现出柔弱、轻信,过于依赖于麦克白和班柯。在邓肯的国家,女巫的母性权力已经吞噬了男性权威和蛊惑败坏了秩序。“当邓肯离死亡愈近,邓肯的女性化就更突出。”[2](P133)邓肯的死亡似乎在暗示邓肯曾经作为家长和父亲的权威代表,已经蜕变成女性化的角色,一个充满女性气质的男性。
阿德尔曼认为,当父亲权威缺失,母性力量就操纵了麦克白的行动与思想。最恶毒和有力的女性是麦克白夫人,她的可怕不是她试图取消女性功能,而在于她的女性功能本身的可怕。“你们这些杀人的助手,你们无形的躯体散满在空间,到处找寻为非作恶的机会,进入我的妇人的胸中,把我的乳水当作胆汁吧(to take my milk for gall)!”阿德尔曼认为,to take my milk for gall的意思不是拿乳水去换胆汁;而最合适的理解应是麦克白夫人要魔鬼吸取自己的乳水,并将乳汁作为毒液供养他们。“乳水本身就是胆汁,转换根本不需要。”这些话集中体现了一种文化恐惧:母性哺育可能传递各种疾病和病毒,麦克白夫人将这种恐惧生动化。麦克白夫人母性力量还体现在她对自己丈夫的控制:如果麦克白不按照她定义的男性方式去行动,他就会受到变成柔弱婴孩的威胁。她曾哺育过婴孩,但她能无情地砸碎婴孩的脑袋,婴孩面对母性力量是完全软弱和无抵抗力的;“如果麦克白不按照夫人的男人标准去做事,他就会变成一个婴孩一样的人。”[5](P140) 为了摆脱女性权力对麦克白男性身份的侵犯,避免自己成为夫人眼中软弱无能的人,麦克白决心谋杀邓肯。“愿你所生育的全是男孩子,因为你的无畏的精神,只应该铸造一些刚强的男性。”(第二幕、第七场)麦克白通过幻想麦克白夫人成为刚强男性的母亲,使自己摆脱了男性的软弱缺点。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去摆脱女性权力,就是女巫似是而非的预言,麦克白不会被女性所生的人伤害。但反讽的境况是不是从母腹中产下的婴儿依旧是来自母性。麦克白幻想逃离女性权力完全失败。
同时,戏剧情节也暗示母性权力的衰弱与消失;女巫在第四幕以后再没有出现或被提及,麦克白夫人最终走向毁灭。麦克德夫的经历也恰好体现了这一点,抛妻弃子,家庭的毁灭和妻儿的死亡使他成为一个无畏的男人;而且他告诉麦克白他是被剖腹从母亲的子宫内取出的,这竟然成为他战胜麦克白的利器,或者是麦克白最终丧失依靠的关键因素。最后麦克德夫与麦克白的战斗与第一幕麦克白与麦克唐华德的战斗处于类似境地:为摆脱女性权力而战,为确立男性的独立与自主而战, 战斗的结果是被从母性身上切割出来和没有家庭的麦克唐华德战胜依赖女性权力的麦克白。
《麦克白》还暗示一个独立于母性权力的国度:英格兰;最终马尔康和麦克德夫在英格兰的帮助下,打败依靠女巫力量的麦克白;在剧中,苏格兰是一个女巫很有势力的国度,并且女性的权威对男性的行为影响之大可以体现在麦克白与夫人的关系中。英格兰作为一个和蔼的父亲形象,帮助“没有亲近过女色”(第四幕、第三场)的马尔康,去战胜麦克白,最终建立一个没有母性权力参与的男性社会。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