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五法的融合与拓展

作者:刘琴 马昕宇来源:《尚舞》日期:2023-03-10人气:1795

在戏曲行当中,有五种行当分别是“生、旦、净、末、丑”,他们本身就是程式化的体现,而“手、眼、身、法、步”是贯穿于戏曲表演中。古典舞身韵与戏曲五法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等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形式;而中国古典舞则是吸收了中国戏曲舞蹈的精华,所以二者是一种继承的关系。其次,二者在舞台上都需要与舞美合作,这一点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因此古典舞身韵与戏曲五法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相互融合借鉴、良性发展的关系。


1.相关概念阐述

1.1中国古典舞身韵;戏曲五法

中国古典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典舞的表演不仅考验表演者对呼吸配合的把握,对舞蹈旋律及舞姿的把握也有着极高的要求。身韵、身法以及技巧是中国古典舞的三大重要元素。身法指的是表演者的舞蹈动作和舞姿;而技巧则是指的是舞蹈者表演的功力,技巧需要舞蹈表演者不断地打磨方可造就。身韵则会因为不同人的表演而不同,所以熟练的舞蹈技巧是完美舞蹈动作和优美舞姿的前提,然后才是令人心醉的舞蹈身韵,因此,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核心内容。

在戏曲艺术里就有众多关于“五法”的阐释,在这众多阐释中程砚秋甚至还首次提出了口、手、眼、身、步的“新五法”,将“唱、念”等技巧融入进去,但最终得到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将“法”看作“手、眼、身、步”两种方法之总和进行统领,以此来协调人体各个大部分的有机整治。既为理论的起源,又表现出了根本性之意的“法”,它们是统领和维系人类整个身心相互协调和进行社会运动的权威和力量。


1.2戏曲五法的艺术特征

   1.2.1戏剧性

戏曲艺术泛指利用一种铿锵有力的韵律、节奏、形象的舞蹈肢体和各种语言形式去表现刻画一个人物、创设一个情境、抒发自己的满腔情感、描写一个故事。总之,戏曲“五法”本身就是以“戏剧性”戏曲作品表现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手段,戏曲“五法”的这种戏剧性特质,就是以特定的情境和特定的人物为基础和前提,用具有戏剧性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出人物的情感,这样表达出来的情感才是生动的。戏曲中的“五法”有着情感表达和抒发的作用,如果想通过舞蹈动作表达并成功塑造自身的性格特色,首先就一定要充分了解要表演角色的性格,并在此基础上把自己带入到这个角色中去,这样才能完美的塑造人物形象。我国京剧中的折子戏《三岔口》,演员从头到尾都没有唱词,而是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舞蹈动作去塑造了各自的角色形象,然后再把角色之间的冲突性表现出来。

1.2.2性格化

戏曲“五法”的这种性格之美,在目前我国现代传统民间戏曲的艺术表演中已经充分体现了把它作为一种具有行当性的艺术。戏曲作品演员再次创设过去角色时必先按照角色行当顺序进入角色分行,演员必须经由角色行当的特殊装置作用来再次扮饰自己,因此,从戏曲演员到角色行当再次用过去角色扮演戏曲剧中的每个人,这就成为了对现代戏曲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再次进行角色塑造。“五法”从最基本的人体动作原理开始,在各种生、旦、净、丑的不同角色表现艺术行当形式中都同时隐含着各自的一种文化精神风采和艺术韵律与一种艺术生活格律,戏曲角色表演中不仅仅只是存在着一些没有对戏剧人物形象进行特殊形象定位的角色手、眼、身、步,它们本身永远都是在对各种角色表演行当的道德准则和法律规约中为具体的戏剧人物形象表现提供艺术服务的一种特殊艺术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段。个性化的“五法”终究仍然需要我们能够借助于新的行当形象来塑造演绎一个新的人物,凭借这些基于行当自身拥有的独立形象数据库与自然科学信息技术数据仓库的丰富形象信息数据资源,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可以充分利用其特殊的各种身体语言,恰如其分地生动呈现和突显出鲜活的一个人物形象。

1.2.3程式化

    程式主义它不仅是凝聚了戏曲艺术家们通过观察、提炼的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专业化艺术视角及独特性的审美价值意识,其中也同时包含着当代我国传统戏曲舞台表现艺术方式的一些特有发展规律。但是中国戏曲的五种行当则本身就是对中国戏曲艺术表演的行当程式化在对戏曲人物形象性格刻画上的一种基本反映,而同样的也是当时属于中国戏曲艺术表演心理学这一学科范畴的“五法”也必然也就是同样具有戏曲程式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每一种戏曲表现人物动作的行当程式化也都会在戏曲行当定的规定下逐渐发展形成不同的戏曲程式化行当规范。一部大型剧目的主要动作执行程序程式并非墨守成规,它被充分放置在相对“弹性”的各种表现形式空间,面对面有着生、旦、净、丑不同的各个行当。其一到三招和每一式都非常需要充分地用以彰显和突出这些角色人物自身所处各个行当的独特角色个性人格品位与独特身份魅力派头。比如同为“提下甲”的技术动作起势程序,老生脸上露一只五指,武生露两只满把手三指,这样以来,程式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展现出各自的特色。


2.古典舞身韵与戏曲五法的融合

2.1“严谨规范”的“手”

从古至今古典艺术的特性往往追求高规格与规范,其中戏曲和舞蹈这两种艺术是兼具经典性、概括性,中国古典舞的“摊掌、推掌、穿掌、云手、翻腕、燕手”这些手上的基本动作为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每个手位都有严格的要求,对手的运用更是细致灵活。如“手”的运用有二个关键:手臂的动作要求以“圆”为核心,手臂要把握力度。”还不能有分明的棱角,要有弧度,动作要延伸舒展开。动作既要有弹性,又不能软弱或者僵硬。程式性的动作与规范的技术是古典舞的特点,像中国传统的舞蹈对“提、沉、冲、靠、含、腆、旁提”等元素的要求,在戏曲舞蹈中也若隐若现,同戏曲舞蹈相互学习,融合创新。


2.2“眉目传情”的“眼”

从人的“面目”,可以洞察出一个人的秉性,而通过眼眸还能够感受到一个人的性格等。在传统思想下,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眉目传情”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古时候人们在舞蹈艺术表演过程中就关注到眼神的使用。眼睛作为面部器官,通过眼神传递情感,让观众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舞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很多优秀的艺术家都非常喜欢利用眼神与观众进行交流,如梅兰芳等,通过眼睛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中国古典戏剧表演过程中,对于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中国“古典舞”中的眼神,它强调的是人对于眼睛的一种精神力量和神采,追求一种形神传体,以及最后达到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这种本身具有特殊表情性的舞蹈方式和表演特点也更是从一定程度意义上完全继承了传统戏曲古典舞蹈,舞蹈艺术家陈爱莲所表演的《林黛玉》,正是通过自己传神的眼神,将林黛玉倔强的性格展现出来,不仅让观众感受到林黛玉本身的孤傲性格,同时也将他的少女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2.3“刚柔并济”的“身”

在戏曲舞蹈动作中,不仅要求表演者做到刚柔并济,而且舞蹈动作要具有力量感,柔则是指舞蹈动作必须要柔和,具有延续性。在整个表演的各环节中展现出“刚”、“柔”的协调对比,在舞蹈表演中,通过文戏和武戏的串唱,展现出“刚柔”技巧的合理运用。如著名艺术家盖叫天所饰演的黄天霸,通过“飞脚”、“云手”等刚劲的动作展现出人物的刚性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人合一”,讲究的是自然道法平衡,刚和柔的平衡非常重要,“线中有点”、“点中有线”这两个动作反映了刚柔并济的特点,二者要在运动中达到平衡。在舞蹈《昭君出塞》中,舞蹈演员正是通过大量使用戏曲舞蹈中的圆场步,并且融合了舞蹈水袖的技巧,将刚性动作与柔性动作整合在一起,充分展现出舞者高超的技术动作,进而成功地展现出王昭君这一独特的人物形象。


2.4“细腻精致”的“法”

戏曲舞蹈表演不仅在对身体动态的规格与规范有高标准严要求,也能够让舞蹈表演者自身的形态和动作显得更加的细腻。作为一种规范性的艺术形态,“法”就强调一种威严,但不代表一沉不变。细致的表演贯穿了整个戏剧表演的始末,体现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并对此作出细腻的处理,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比如在舞蹈艺术表演中,对“云手”的运用,需要体会在动作完成中的三个过程是否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还有“内三合”、“三节六合”等技巧的使用,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中国古典舞正是在充分吸收和融合了传统舞蹈动作基础之上,以运动规律及法则为要求,在风格中展示出“精致细腻”所以古典舞中充分融入了这种典范性特点。


2.5“动静交融”的“步”

    戏曲舞蹈“动静交融”有十分明显的节奏特点,在动作的表演过程中中国古典舞也进行了传承和创新,以及古典舞蹈对于“静”的理念和处理同样进行传承,展现出不同的韵味。在中国古典舞蹈中,步伐是舞蹈中至关重要的要素,在完成前对于节奏的把握处理同样非常关键,是练习中老师口中的“亮相要一下子定住”,就是通常会采用停顿亮相的方式,强调自身的情绪情感,在古典舞蹈中“亮相”这一独特的动作,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舞蹈中的“静”的特点,尤其是在早期中国古典舞蹈艺术表演中,“亮相”更是具备戏曲舞蹈的内涵。


3.古典舞身韵基于戏曲五法之拓展

3.1赋予“义”的情感

    两门艺术之间在融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彼此,体现中华古典文化的精神,比如王伟教授在《中国古典舞·身韵巡礼》中,就充分体现出戏曲五法对古典舞身韵教学的影响。古典舞身韵具有很强的程式化,但在《中国古典舞·身韵巡礼》的“手之语”组合中,则是突破了这种僵化的模式,借鉴了戏曲表演中的表现形手势,用古典舞身韵自身的语言形式进行转化,形成了形与意相互交融的状态,将一套原本板板正正的身韵组合,变得灵动传情,从中表现出女子的羞涩、含蓄的心绪,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于是这种形与意共生的动作表达,充分体现出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五法的拓展,同时注重“形”的严谨、赋予“义”的情感。在经典剧目《春闺梦》中的“闺门旦”就是来自于戏曲行当中代表少女的形象,舞者用自身的肢体语言表现出细腻的情感,表现出少女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将戏曲“五法”运用在舞蹈中表现出新的“义”。


3.2赋予“新”的表演特色

    “新”的表演特色,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跨界融合,更多的是内在元素的更新创造。在戏曲舞蹈中的“刚柔相济”,在古典舞剧目《扇舞丹青》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动作质感更多体现了一种审美倾向,舞者通过身韵气息的提沉结合表演以及运用扇子,不仅体现出动作的轻柔,还将力量感、内在抻劲充分展现。舞蹈家黄豆豆在古典舞作品《醉鼓》中将古典舞韵律和戏曲舞蹈中的武戏融合拓展,是对“新”的舞蹈动作的表演特色的升华。这个作品中舞者抱鼓沉醉,通过用手摩挲、拍鼓、晃身、划圆的动律在慢的动作中表现出一位醉酒艺人对其“艺”的热爱与陶醉。在封建思想的背景下戏曲舞蹈呈现收聚性身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开放,古典舞身韵呈现延展性特点。古典舞一个舞姿衔接下个舞姿都有它的意义所在,这种“新”的表演特色使中国古典舞身韵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得到了更深刻的拓展,是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加赋予新的特色。


4.结语

通过本选题的研究,深入探索戏曲“五法”元素在中国古典舞作品中的实践运用与创作价值,使舞蹈工作者们可以在舞蹈创编和表演上,都能由内到外的感受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魅力,以及更加细腻的用肢体动作去传达中国古典舞蹈的内在神韵。


本文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