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性的身体狂欢:《年会不能停!》中影像空间的多维面向
国产喜剧片作为华语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存之道,在观赏性、趣味性与艺术性、文化性之间不断发掘、拉扯。在当今国产喜剧电影的流变中,我们看到了单一搞笑模式向多元化、内涵化“笑点共鸣”的转变,喜剧电影越来越擅长利用影像的暧昧性与造梦力,把观众带进一个充满想象与精神狂欢的影像世界,营造着似真似假的激昂的幻梦。观众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明知电影不真实,却在精神上趋向认同,产生了一系列真实的奇妙的身体幻想。在电影内外部的拉扯中,观者内心也在不断拉扯、建构。开心麻花的出圈之作《夏洛特烦恼》(2015)后,涌现了现实喜剧创作浪潮,但优秀的国产喜剧类型电影并不多,《年会不能停!》的出现可谓是给国产喜剧市场看见了互联网影响下的另一条影像创作路径,它以其独特新颖的创意和贴近生活、符合大众审美的影像空间,展现了一个充满欢乐、感动并“叛逆”的年会高潮段落,创制者充分利用影像空间,引发观影者对代际打工人现象之迷思,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叙事空间:“阴差阳错”的隐喻
“叙事空间本身是指单一叙事场景空间中所包含的各种空间性元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如空间中具体的人或物,他们的造型、位置关系以及相互间的距离等。”在《年会不能停!》中,叙事空间作为情节发展的载体,通过一次次阴差阳错的逆袭时刻增强职场生涯的梦幻性。“阴差阳错”通常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事情的发展并不按照预期或常理进行,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误解、巧合或意外。“阴差阳错”的情节设置早在作为戏剧的喜剧中就立为基本范式,也常作为喜剧元素在各类电影中得以展现,它一方面改变着叙事节奏,另一方面又作为现实生活无常、无奈的缩影,“差”、“错”与顺理成章的“理”进行着一次次的话语抗衡。
人物身份的“错位”。胡建林作为高级钳工,本应在工厂中度过他充满理想色彩的职业生涯,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集团总部的人力资源部,这种“错位”不啻体现在职业身份的转换上,更在于他对新环境的努力适从,营造着强烈的喜剧效果。全年无休的马杰作为胡建林的上司,在二人初次见面时却“顺理成章”地招待着胡建林,这里领导和下属的关系,显而易见地将职场关系牵扯至背后的想象性权力,在薪资“谈判”段落中将其展现至高潮;即便当马杰知道“错位”后,他也继续向背后的裙带关系做起一系列思想建设,呈现出叙事空间隐喻的深层思绪。潘怡然作为外包职员,一边说要辞职,无顾权力关系和上司发起“理”的充满颠覆色彩的暴力话语,一边又在有任务时跳跃性承受,她在外在的话语据理与内在的理想情怀间不断挣扎,突显了身心双重“错位”的沉郁。
情节冲突的“错解”。喜剧片通常运用化险为夷的手法,进行着人物精神上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在不经意的不正确的解释或行动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正确结果。胡建林开挂似的晋升之旅,是他一次次“错解”积累的通关密码。胡建林将自己晋升至总部错解为被看见的曙光,他年年获得先进个人,尽管身份与岗位属性不匹配,但一来成为“对齐颗粒度”的暗语,二来自然地化为“广进计划”的无辜实施者、假面的妖怪,并通过“点名”桥段酣畅表达着这一深层“错解”趣味。对于一位工人而言,他不懂暗语与舆论的破坏性力量,将“优化”引发的闹事隐患用淳朴憨厚的行动阴差阳错地转危为安,成为领导阶层树立良好形象的权力贡献者。看似是一场为难与挑战的干部培训,也被错解为有深厚背景的权力化身,通过剪影般的现场放映,强化着银幕这一平面带来的无限延展与想象空间,如同影院里的观众,同构起银幕内外的叙事空间,在错解中,身体被安放至最合理的可视化精神时刻。
荒诞现实的“错觉”。“荒诞喜剧电影的特点是荒诞的现实化,即是以荒诞架空的故事为基础并力图表现其现实主义的价值……而电影中的故事逻辑主线却要求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可谓‘假戏真做’。”在这部影片中,观众接受了两次“假戏真做”的叙事逻辑,影片开始部分即交代了阴差阳错的全知视角,观众早就进入将错就错的喜剧接受心理范畴:观众知道马杰知道了真相,双方正式开启假戏真做;而后,胡建林作为亲临者,在观众全知的快感下终于得知自己错调的原因,他在领导的引导下,将错就错。这两次“假戏真做”的叙事空间,创制者给予观者充分的上帝全知的“错觉”,使其无暇顾及荒诞与否,观者在两次欲望的满足与身份的印证中,获得了一场饱满的身体狂欢体验。导演通过叙事空间创设的“错觉”,使得阴差阳错的夸张与现实的荒诞被赋予力量性的恰适隐蔽,观者回归现实后,已无力回天,只得一次次寻求影像力量得以短暂的宽慰与解脱。
人物空间:关系与代际
人物设置是剧情片的重要表现内容,电影中置于空间中的人物有其内部的关系架构,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依据现实生活凝结了典型色彩,喜剧片不单纯是对人物的夸张、滑稽的重墨书写,而具有深邃的艺术价值。“最初,电影之所以步入艺术的殿堂,是因为它摆脱了滑稽的游戏娱乐形态,对生活有所指涉和干预,蕴含一定的思想性。”在《年会不能停!》中,人物空间的构建并非简单的角色堆砌,而是精心设计的、充满深层次社会文化和心理内涵的复杂系统。该片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交互和冲突,使电影中人物角色逐渐鲜活起来的同时,也揭示了企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打工人代际群像奋斗姿态之差异,但共同指向精神同一的理想情怀之感召,进一步加深了影片的叙事深度和多维共情的文化意味。
从人物关系中思见社会风情。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与其他角色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既包含了爱情、师徒情、同事情等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涵盖了职场关系、权力关系等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人物之间的合作、竞争、冲突与和解。影片擎始,快速交代了被“悬挂”在年会上的青年胡建林与爱人偶然相成,随后又迅速破裂的爱情关系,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二人漫长、单调的日常生活被压缩至以秒度年的分崩结局。从同事到爱人,再从爱人到“师傅”,书写着社会快速发展下情感的变化无常,进行着人不前进就要被淘汰的深切告白。胡建林在工厂有三个青年徒弟,在胡建林升职时,他们陪送离开;后因胡建林的失误导致工厂出事后,他们也相信师傅,陪同调查。这样的淳朴关系书写着传统师徒情的基本情感连接,是现代社会缺失的纯粹人际调性。马克起初选择向高铭献计出力,而后又通过一个“岔口”职场空间强化着人际的选择与纠结,与师徒情对比生成深刻的讽刺意味。在关系的变与不变中,我们看到了社会渴求的稳定情感与面对成长必须进行抉择的无奈困境。
从代际典型中窥见时代风貌。胡建林虽然是一位心智成熟的70年代大叔形象,但他仿佛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如他自述为“男孩”,对待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孩子嬉戏般的“记名”“点名”来突显他在现代职场中的勤奋上进。“儿童单纯天真,但是他们在成人世界没有地位,说话和行动的权利受到限制和排斥。作为弱者,他只能用孩子的争强好胜、幻想、滑稽的笑料和暴力进行反抗,以儿童的胜利法则缓解与世界的矛盾。”他会以孩童般的无畏态度去挑战社会的不公,在逐渐发现了公司内部的贪腐问题时,没有被权力、金钱冲昏头脑,勇敢地站出来选择揭露真相。默默坚守、踏实工作的胡师傅,连续荣获十几年的先进个人,以调动至总公司的“老天有眼”式的宽慰,书写着老一辈扎实工作小人物的想象性精神挣扎,他每年报名年会表演,只为坚守内心深处受感染的单纯、平凡的理想信念。
马杰在“杰克马”的表达段落中,鲜明地渲染出被“阿里巴巴”式企业文化熏染的全年无休的80、90大龄单身男性群像,他们正处于上有老、下没小的奋斗处境,深谙职场潜规则,明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要想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必须学会逢迎和妥协。被磨平棱角的他在职场上大多时选择沉默和维稳,面对错调、举报等涉及到丢饭碗的“人生大事”,这位工作狂终于丧失理智地站在天台边,呐喊出内心真实的苦闷,试图将人际关系与证据一同进行断舍离。最终在三人的情感链接中,回归了内心最温润的身体姿态。
潘怡然代表了“整顿职场”的新时代叛逆打工人典型形象,他们出身可能一般,但情真能干,执行力强,靠着理想主义在大城市、大厂拼搏,呈现出不愿向现实低头但又不得不低头的矛盾境遇,如潘妮的状态“有话直说”,但因现实不得不当工具人式的底层“反光板”。他们对职场的认识很“理性”,思想活跃,警惕性高,拒绝被PUA加班……当潘怡然终于拿到主动权,通过桌面元素表现了一篇简短叛逆有个性力量的辞职信,书写着当代潇洒年轻人背后的辛酸与精神挣扎后的倔强品质,他们最终流入人潮,隐匿在人海,回归内心的平静与安稳。
精神空间:想象中的呐喊
电影文本的精神空间主要对剧中人物的精神景观进行表现、剖析,并与观众在看的过程中进行的思维活动相辅同构,二者相互填补,行进着双向的情感流动,在虚实之间,银幕内外明暗交错地涌动着一场想象性的身体狂欢盛宴。后现代主义评论学者伊哈布·哈桑指出:“狂欢在更深一层意味着‘一符多音’,即语言的离心力、事物欢悦的相互依存性、透视和行为、参与生活的狂乱、笑的内在性。”在影片内含的精神空间中,现实与想象交织在一起,荒诞与狂欢交杂为一体,观众与人物共情,银幕上年会现场的欢愉氛围,稀释了生活的苦闷与身体的局限,观众通过融入现场体验的思流泊动,彻底完成了一场无拘无束的想象性的身体狂欢,和在公司加班通过手机直播观看年会的何旋一同落下被凝视的泪水,实现了“含泪的笑”和“笑的内在性”。
《年会不能停!》中运用了大量的“界面元素”来反映人物的精神空间,互联网词汇“界面”指电子设备屏幕呈现在用户面前的画面,在电影中作为影像语言,能够营造出符合当代大众社交的日常生活景观,进而迎合满足观众“刷”的快感。在现代社会,网络空间早已成为许多人思想狂欢的重要场所,在这个充斥着真情实感的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的束缚和限制,追求内心的狂放与自由。当个体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痛苦或压抑时,内心深处的呐喊便会涌现出来,成为一种寻求解脱和释放的力量。影片利用当代人们向互联网寻求出口的心理缓冲习惯,“界面”吸引着观者的注意力,它的出现往往给观者一种轻松的、宁愿失去理智的接受冲动,产生一种自我凝视、自我书写的可能,共同成为“大厂”的一员:刷着他们的朋友圈,接收着他们内部的消息,体验着他们的情感……在影片中,“界面”显示了许多角色的“个人简历”,它作为一副新时代展板,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角色内心世界、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的展示方式,观众在狂欢中幻为人力资源部门的高层,对他们进行着漫无目的又肆无忌惮的想象性审视。
在全片高潮段落年会表演中,创制者通过夸张的人物表演和剧情设置,真正将叙事空间、人物空间、精神空间三者融合至一场舞台之上,汇集在银幕之中,成为全片内外的“高峰体验”。在年会舞台场景中,从叙事角度可分为场内、场外两条叙事线索,现场的缓慢变奏与场外的加速追赶最终在年会节目中达到平衡;从空间角度可分为台上、台下、台后三大部分,拥有权力话语的领导转为沉默的羔羊,不同层次的人同坐在台下短暂失语地凝视着由台后权力支配呈现出的台上精彩景观,他们相互依存,共筑起去中心、多元化的无忧无虑的精神狂欢广场。“狂欢广场的非理性设定提供了一个合理的逻辑自足空间,观影者会情不自禁地融入狂欢情境,跟随狂欢逻辑欣赏剧情,感受狂欢氛围。”在观影中,剧中角色与现实观众都在狂欢广场中发起想象性呐喊,这呐喊不仅是三位人物在广场中心闪耀地唱出心中真实的声音,更是广大“在场”观众对影片进行精神认同后宣泄受阻产生出的带有补偿性质的压抑的精神性狂吼。这“在场”的观众,有剧中年会现场的观众,也有通过银幕造成共时体验的观影者。同时,高潮点被影像的闯入戛然而止,情绪得到短暂的搁置后,呈现出屏中屏的经典移情/共情表达手段:双重观看的视点同一吸引力,更有利于观众在高潮段落达到精神上的共鸣。电影对这一“证据”视频,进行了网络化、游戏化的剪辑与包装,将曝光的网络暴力转向为戏谑的游戏暴力;另外,早期的电影放映活动就是在茶馆、戏院等消遣场所作为插入的一种娱乐形式,电影中如此大手笔的写作,亦可将“年会不能停”转认为具有超强造梦力的“电影不能停”。
结语
《年会不能停!》利用影像空间多维地向我们展示了喜剧电影艺术的深层次魅力及其文化价值。影片的叙事空间,以其“阴差阳错”的隐喻,增强了故事的戏剧张力,巧妙地展现了命运的偶然性和人生的无常;影片的人物空间,展现了不同代际典型形象之间的情感同一,以及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挣扎,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影片的精神空间,通过一系列富有想象力和创意性的场景和情节,引导观众探索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渴望,观众在欢笑和娱乐的同时,也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年会不能停!》不啻成功地营造了一场视听狂欢盛宴,更深刻地探讨了当代社会背景下的群像及其内心世界,为当代喜剧电影注入鲜活创作力量。
文章来源: 《声屏世界》 https://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