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国产奇幻电影类型视觉图谱

作者:田若蒙来源:《声屏世界》日期:2024-11-07人气:124

2023年的国产奇幻大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下简称《封神》)再度激起国产奇幻热潮,该片在保留上古神话故事基础上,依据现代价值观进行再度改写,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奇观盛宴。国产奇幻电影在借鉴西方奇幻片创作模式上发展而来,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进行在地性探索,形成了具有本土东方特色的电影类型。意象涵盖了叙事和视觉编码的过程,是不断重复受欢迎影片故事的结果。比如西部片中的白帽子,或是说歌舞片中的礼帽,都有自己的内在含义,因为他们在叙述系统中起到特殊的象征作用。从符号学角度来说,电影本身就是一个通过赋予符号意义来表达价值的媒介,在类型电影中更是如此。从影片内部来说,随着故事的发展,影片中各种影像被逐渐赋予意义,表达象征。从电影类型角度看,不断对同一影像赋予相似意义,则形成了意象化的类型影像。

满足观影欲望的视觉奇观

汤姆·冈宁将早期电影归纳为“吸引力电影”,强调不把电影看作为一种讲故事的方式,而是看作向观众呈现一系列景观的方式,国产奇幻电影中的奇观就是由理论中“景观”发展而来。如冈宁所言,吸引力元素一直存在于如今商业电影中,只不过隐居其后为叙事服务。如今奇幻电影最大的“吸引力”则是奇观塑造,创作者利用先进制作技术为观众呈现奇观化场面,使观众沉浸于奇观提供的幻觉中,以此满足观影欲望。其中奇观呈现形式为身体奇观、动作奇观与技术奇观。

身体奇观梅斯特洛维奇在其著作《后情感社会》中提出,我们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后情感”时代,大众所面对的文学艺术不再基于对真实的体验,而是通过被创造出的“虚假”来满足现实中的情感欲望与快感。奇幻电影通过展现身体影像,激起观众好奇心,满足窥视情感欲望,在观影中得到情感释放,获得观影快感。

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试图剖析电影是如何将性别置换入高度结构化的叙事和明星形象的方式,认为电影中的视觉快感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窥视行为带来的视觉快感,二是自恋式的窥视欲的视觉快感。两性身体奇观通常为展现角色的身体景观:男性的肌肉线条、女性的曼妙身材,通过裸露镜头满足观众的窥视欲。以往电影中的两性奇观主要展现女性裸露镜头,但《封神》并未将裸露任务抛给作为女性角色的妲己,而是交给了“质子团”。片中充斥着大量的男性裸露上半身镜头:训练与受罚的场景皆是如此,导演将镜头对准男性角色的魁梧之躯,展现“质子团”的阳刚之气。一般来说,男性的魁梧身体被视为力量的代表,作为一种电影符号,所指向的是拥有权利的父权话语制度,或者说是欲望与权利的汇聚点。在《封神》中,导演将这权利叙事交给了妲己,她是影片中殷寿欲望的化身,是权利本体。

通过身体奇观满足的除了窥视欲方面,还有自恋式的窥视欲。拉康认为,婴儿在看到镜子中自己的镜像时,会将其认作是自己,并且认为镜像的自己比现实的自己更完美,镜像是其“理想自我”,但是这一时期的婴儿并不具备完整认识能力,因而会对镜像中的“理想自我”误认为真正的自我。正如在观看电影时,观众将荧幕上的完美人物形象想象为自身,对其产生身份认同的幻觉,获得性快感。男性观众将魁梧的质子形象看作是异化的主体,在幻觉中忘却现实世界,将人物形象看作是自身在银幕上的投影。女性观众的快感满足则来自于对男性身体的窥视。以往窥视理论多将女性放在被偷窥位置,男性扮演窥视者,《封神》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二元对立,将男性身体奇观搬进银幕,迎合女性观众观影喜好。

动作奇观动作奇观常出现于动作电影中,西方早期追逐片也是动作奇观的雏形。动作奇观在国产电影发展史中亦颇具特色,从最早的武侠神怪片到香港暴力黑色电影再到如今的武侠奇幻大片,中国传统武术动作以不同形式技巧始终呈现于观众面前。一般来说,动作奇观多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来表现电影快节奏场面与激情画面,但国产奇幻电影中的动作奇观除动作本身外,更强调因动作而赋予的指涉意义。

弗洛依德认为现代文明牺牲了人的性满足,还要牺牲“攻击性”的倾向。暴力就是人类内心的“攻击性”欲望,祖先通过暴力来获取生存资源与权利,就是给予了暴力这一行为的合法性。电影中动作奇观呈现出的暴力美学也是为满足观众观影欲望而设置的吸引力机制,只不过中国传统文化相较于西方的直接暴力而更为内敛,将暴力动作仪式化、形式化,含蓄地表情达意。《封神》中的动作奇观主要呈现为打斗场面与乐舞动作,作为被创作者赋予意义的影像,不仅可作为吸引力增添娱乐性,亦可作为叙事元素推动叙事进程。《封神》围绕角色斗争行为展开叙事,以战争打斗为线索推动叙事进程。影片开始以冀州之战揭开故事帷幕,利用特效技术营造战火纷纷场面,将战争的刀光剑影、马革裹尸场面生动呈现给观众。利用大场面奇观镜头吸引住观众注意力后,采取微观视角近距离展现个人打斗场面。殷寿与质子团追苏护到轩辕坟时,动作奇观形式变为个人打斗,双方代表着不同的政治权利,最终苏护被殷寿斩于剑下也标志着殷商政权的绝对权利。

《封神》中的奇幻设定是全方位的,其中大多角色都给予了法术功能,因而个人的打斗场面多是围绕角色间不同的法术差异而展开。例如姜子牙、哪吒与杨戬在祭天台利用法术救人与逃跑;向纣王献宝后与申公豹的打斗场面;城外跳下悬崖救封神榜等都是以法术而呈现的动作奇观。另外,普通“凡人”的打斗场面集中于质子团内部之间,西伯侯与姬发在训练场内的个人打斗,通过多回合打斗的动作奇观,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与审美愉悦感。影片最后的打斗场面是姬发伐纣,导演用接近十分钟镜头画面呈现这场战斗,既有宏大千军万马场面,亦有单人对战。

技术奇观。国产奇幻电影发展至今,呈现出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极大程度依赖于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视觉特效技术是奇幻电影奇观创造的必要条件与首要手段,创作者们擅长利用实体特效、3D建模与空间绘景技术为观众营造美轮美奂的幻觉体验。“数字特效技术制作的虚拟影像之所以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在于虚拟的想象世界展现的是能够得到观众认同的虚拟存在。”《封神》从筹备到上映花费近十年时间,主创团队认真打磨剧本、钻研特效,数字特效与实体特效双重加持,为观众带来一场盛大的技术奇观。

数字特效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CG)制作电影画面,使电影制作摆设时间与空间舒服,将“不可能”摆在观众面前的制作技术。《封神》视觉特效团队利用CG技术“凭空造景”,将恢宏的战斗场面、奇幻的灵虚仙境以及上古神话怪股形象搬上银幕,创造出一场宏大的奇幻梦境。首先,影片开头的冀州之战,特效团队通过CG创造了“苦寒之地”的冀州,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的局面。在创作昆仑仙境时,乌尔善对负责的天何言工作室在关键帧设计方面要注重场景符合昆仑山超凡脱俗的奇幻世界主题,结合中国古典艺术美学风格;在世界观设置上,从时空两方面呈现出与人间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与内在逻辑,以此展开景观设计、软件建模等特效工作。其次是殷商宫殿,主创团队走访了多地的文物博物馆,结合道教艺术与青铜器纹样,细致还原上古神话场景。置景团队在万米摄影棚里重现了原始森林,将真实树木翻模拓印,利用技术营造树木的原始感,还原上古神秘气氛。再次是角色服装当面,拥有法术的神怪角色需要飘逸的服装营造仙气感,特效团队利用CG将角色服装漂浮在空中并随之飘动。最后是怪物形象方面,片中婴儿时期的雷震子与比干的心脏采用的是电子机械类的特殊道具,利用CG技术使其逼真呈现。其他如九尾狐、龙须虎与饕餮等数字角色都是CG技术产物,在处理这些生物走路形态时使用动感平台这一特效设备。动感平台是一台能实现分层拍摄、等比例缩放以及幻想生物模拟的特效设备,可以用来模拟影片中怪物的运动形态。在《封神》中,黑麒麟的步态与马跳黄河的动作都是通过这一设备完成的。

相较于数字特效的“虚空造景”,实体特效是在一定真实存在的现实基础上给予的特效修饰,常见于角色的拼贴形象与虚实场景安排方面。角色形象特效主要体现在姜子牙老妆与闻仲横目等主要角色的形象塑造上,针对每个角色的面部细节设置特效。姜子牙在接到封神榜时瞬间变成老人形象,采用的是对假皮进行预上色与真发种植处理,通过专业化材料还原老年人的皮肤细节质感。优化了传统直接使用硅胶材料的方式,团队在向面部模具上涂抹凡士林后喷上Baldiez液体,调制后再次涂抹硅胶。同时特效团队在3D扫描的基础上,增添了实体泥塑增添皮肤触摸感与真实感。其次,闻仲横目特效设置也是由实体特效设置而成,同姜子牙的老妆相似需要进行预上色。比较麻烦的是第三只眼睛,为了打造眼睛真实观感,特效团队选择了树脂晶体制作眼珠片,预先埋入假皮之中。树脂晶体与人类自身的眼球晶状体观感与触感相似,也易于后期人员使用数字特效模拟眼睛活动时的状态。

在场景设置方面,《封神》中要求的许多奇幻道具,如封神榜、哪吒风火轮等无实物实物,则需要3D打印技术支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来了3D打印工具的问世,其核心在于将概念设计稿利用工业语言转化为CAD生产格式文件,通过逐层堆叠材料的原理实现三维模型的高精度还原。除3D打印外,数控加工雕刻技术也是电影道具制作的主要技术手段。不断与3D打印的逻辑相反,数控加工雕刻是减材技术。也就是说3D是在从无到有,而数控加工雕刻则是在由大变精,但两者都可以产出高精度道具模型。在《封神》中,3D打印常用于制作充当背景作用不被注意到的场景道具,而数控加工雕刻技术则被用于制作形状巨大与动态生物这种要求细致与雕塑感的巨大道具。

实体特效为不同角色形象提供了视觉层面的真实感,实现了虚实相映的审美效果。适用于大范围虚空造景的CG技术可实现故事要求的奇幻背景,实体特效则用于细致真实感呈现,两者完美结合则可以为观众提供最佳的真实沉浸感体验。有形空间的实体模型能够帮助制作团队模拟最佳的形象比例、材质以及光影效果,与数字特效共同构成国产奇幻电影的视觉特效美学谱系。

现实欲望投射的视觉意象

类型电影与非类型电影电影在基本叙事成分上是相似的,都具有基础的情节、场景与人物这三大叙事元素。观众在辨认国产奇幻电影时,所依据的是已经成熟的叙事程式与“文化社群”,是影片的表现意义。类型电影出现的各类图像都承担着主题表达功能,并且代表对立价值观的图像相遇则会产生冲突,观众在观影时通过识别冲突并确认电影类型。国产奇幻电影中的类型冲突多呈现为:人与自然、神仙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承载着叙事功能的图像也具有隐喻指涉功能。图像为主题服务,是创作者刻意安排的意象,以冲突映射现实。国产奇幻电影中映射现实欲望的意象多为超能力的媒介或法器,满足观众飞向外太空等想象力要求,在奇妙幻觉中得到超能力体验。

“时空隧道”等超自然媒介国产奇幻电影中通常设置两到三个“世界”:凡界、神界、妖魔界,或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世界。通常世界之间互不打扰,但也设置了一个“联结渠道”可供交流,影片也常常因角色误入异世界而展开叙事。同时间异空间的神魔穿梭的呈现形式常为普通人修炼成仙或入魔、神仙下凡拯救苍生以及妖魔出世惑众,如《捉妖记》中深藏山中的妖怪村庄;《钟馗伏魔:雪妖魔灵》中神仙无法进入魔界,凡人需修行才能抵达仙界;《鬼吹灯之九层妖塔》、《寻龙诀》与《盗墓笔记》中由现实世界通往奇幻世界的山洞。而异时间异空间的现代奇幻则多依靠穿越行为实现世界穿梭,如《重返二十岁》的照相馆;《夏洛特烦恼》里的洗手间;《解忧杂货店》的杂货店等则是由一个确定空间联结现实世界与奇幻世界。

相比较而言,《封神》中对联结空间的展现则较少,影片并未着重叙述角色如何在三界间穿梭,但其中姜子牙下凡封神等行为也与其他国产奇幻电影中的“联结”行为一致。影片出现的世界主要有两种:姜子牙等居住于昆仑仙境的仙界与人类居住的凡间,与以往妖魔有自己的独立世界不同,《封神》将妖魔安排于人间,“人间战乱不止,妖兽出没,自然难逃此劫”,为神仙下凡提供了合理动力。妖魔与凡人共同生活在凡间的故事设定,也在一定程度了增添了影片所要表达的上古神话的神秘拙朴气氛。

超能力法器超能力法器也是国产奇幻电影中常出现的类型意象,通常以法器的转移或从无到有的生产展开叙事。主要角色或接受任务或因偶然所得法器,法力与法术得到大幅度精进,继而与价值观相对立的角色展开矛盾冲突。《寻龙诀》里众人寻找的彼岸花,虹姐求之用于长生;《钟馗伏魔:雪妖魔灵》中张道仙与魔界争夺的魔界之灵,通过吸收阳间凡人的魂魄增强法器力量,使用者则可短时间内拥有三界最强法力;《封神》中的法器则为两种:一是姜子牙因接触封神榜而法术全无,二是哪吒等角色本身的法器,在影片中作为姜子牙丢失法术的补偿存在。除人物角色外,《封神》也安排了大量的怪物形象,如雷震子、黑麒麟等,这些与主角价值观一致的怪物角色从影片叙事角度来看是“善良”的,也可视为主角丢失法术后的补偿。并且由此也可以看出,国产奇幻电影与西方奇幻在怪物形象设置上的区别。中华传统思想讲究“万物有灵”、“天人合一”,在塑造怪物角色上多是可爱、善良、无害的形象。尽管是定位为“恶”的妲己,也是将其塑造成只知报恩的狐狸形象。

  电影意象作为一种情感符号,是创作者表达情感的介质,在本身物象之外还有隐喻象。意象的核心层面是文本自身的表意之象,是创作者对影像赋予的意义、观众对影像的解读以及所映射的内心欲望。国产奇幻电影持续类型化的意象表达,是奇幻电影这一类型冲突内核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的形式变化,创作者始终围绕这一核心制造不同接受形式来表达冲突。持续未解决的冲突映射的是观众现实世界中仍未解决的困扰,而电影中持续出现的类型意象是观众渴望逃离现实生活的映照。由于电影幻觉这一特质,观众也会意识到影片满足与现实创伤的割裂,而缝合理论则又使观众心甘情愿沉浸其中,重新进入电影创造的想象界。


文章来源:  《声屏世界》   https://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