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文化润疆视角下基层舞台艺术实践研究 ——大型舞台剧《十年》的当代叙事

作者:葛梦馨来源:《尚舞》日期:2025-02-08人气:460

1.传述温情实事

舞台剧《十年》共分为5个部分:序幕(从历史中走来)、第一幕(小院)、第二幕(校园)、第三幕(家园)、尾声。全剧集中体现了疏附县过往的十年,聚焦于当地人民的幸福生活,生动呈现疏附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所发生的崭新变化。艺术性地将“新时代的新疏附”有机汇聚成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歌舞艺术形象中,展现出疏附各族儿女真实的生活写照,努力扎实体系化举措,使家乡成为新时代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缩影。

序幕(从历史中走来),太阳初升雪山融化,精致的舞美设计将丝网垂挂在空中,配合灯光的渲染,将雪山的神秘若隐若现的透露出来,背景音效艾捷克的琴声从远处飘来,序幕拉开,这里的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开启了他们火热的生活。

第一幕小院以阿不都克尤木的幸福生活为代表,通过如今美好的小院展现出十年来普通乡村居民的生活变化。利用当地居民日常出现的花圃、麦田等场景,有意识的借用了维吾尔民间传统歌舞莱帕尔的形式穿插呈现,以接地气的舞蹈形式、动作以及服装伴以明亮曲调,突出了如今火热美好的生活。同时,在剧中巧妙的出现了新疆经典舞蹈作品《摘葡萄》,运用光影结合的新颖手法,结合当地乐队鼓手现场收音伴奏,让观众看到“在墙上跳舞”的有趣演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第一幕小院的演绎不仅是对人民生活艺术性又不失烟火气的展现,更是对于经典作品的提炼与致敬。

第二幕校园以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为代表,体现了对于祖国花朵教育方面的深切关注。当年被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关怀的学生如今已长大成人,十年来他们怀有“知恩感恩报恩”之情,迈向不同的道路在各自的领域发光。二幕采用穿越的手法,追踪到当时在现场的孩子们,利用一个个触动人心的真实故事,借助课桌的道具,搭配瞬息万变的音乐、快速流动的队形以及闪烁的灯光,将观众始终置于时空穿梭的视野之中,恍然一瞬,多次重现来自时空的对话,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十年前”与“十年后”的对话,通过背景音效穿插台词,看似频繁的问题实际上给观众实实在在的生动想象,充满欢笑与感动。深究其背后意义,不同时空之间彼此的对话是对“道路建设、乐器厂、学校发展、家庭成员...”的关注,通过对一些列现实问题的关注表现了对于家乡发展的期待,具体的表达极具说服力的呈现在观众的视野,催泪且震撼。同时,主题曲《十年之约》随之将至,轻柔舒缓的曲调适时的抚平观众的情绪,相约十年。既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约定也是疏附人民与家乡的约定。

第三幕家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展现出各民族紧紧相依所挖掘所创造出的精品瑰宝。三幕主要以组舞的形式呈现,其中的每一个舞蹈作品都能够独立成篇,三篇连缀又能成为一章,作品之间看似分散,但形散而神聚。作品《绿水青山》运用龟兹乐舞的舞蹈语汇进行呈现,表现内容正如其名“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抒发环保与自然之意,舞美色彩方面采用墨黛和青绿色彩,在与绿水青山颜色相印的同时也呈现出龟兹舞蹈的壁画色彩。2023年“两会”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提案“组织舞蹈专家梳理新疆各民族中符合中国古典舞概念和特征的舞蹈,形成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及现实依据”以及“在教育教学中建立中国新疆古典舞体系,逐步完善和发展中国新疆古典舞种类,为丰富中国古典舞的内涵作出贡献”,其中就包含了将龟兹乐舞纳入到中国古典舞体系中来,《绿水青山》作品正是从国家文化建设以及新疆艺术宣传角度对上述提案的一次具体落实。作品《铁血琴心》以男子群舞展现新疆男子内心静谧的铁汉柔情,新疆喀什疏附县有一处院落,歌声悠扬,有“新疆乐器第一村”的美称,是国家级的维吾尔族乐器加工基地,小屋里整齐地成列着精雕细琢的各式乐器,工匠们会一边放声高歌,一边制作乐器,一些老人则在一旁弹奏乐器为他们助兴。舞蹈借助乐器这一点,设计了男子与琴相融,采用刀郎、麦西来普、赛乃姆的舞蹈语汇,和谐共舞,其中道具的布局前期采用悬挂在空中这一特点,用立体多维的表达丰富观众视觉体验。最后一支舞蹈作品《石榴红了》为女子群舞,描绘了“新疆各族儿女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美好画面。这部作品的音乐唯美悠扬、极富民族韵味与特点,服装色彩采用石榴的红澄,服装配有民族花纹点缀。从创作角度来说,《石榴红了》这部作品中还能够看到对于经典舞蹈作品《丰收时节》和《甜甜甜》的痕迹,舞蹈动作在手鼓鼓点敲响时突出强调单一动作“动脖子”,该动作的设计是对于三十多年前新疆老作品《丰收时节》经典动作的提炼,同时,在丰富的音乐旋律奏响时搭配作品《甜甜甜》中的跳跃式步伐,队形变化新颖,音乐与舞蹈肢体动作以及队形的交错设计既是导演对经典作品的传承与致敬,又有着当下舞蹈艺术工作者对舞蹈艺术的高度理解,石榴花盛开的美好场景同时也象征着疏附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三支作品通过不同艺术手法的表现,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为观众呈现出新疆舞蹈艺术表演的崭新面貌。

《十年》从选择到落定,并非一蹴而就,富有想象力与诗意“十年”能够给予无限的遐想空间让人们去好奇这十年间的改变,“小院、校园、家园”同样是在创作过程中的逐渐浮现成形,创作团队从希望它“像什么”到最终的“像自己”,在这座普通却不平凡的疏附小城,如同孕育生命般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十年》。

 

2.创新基层舞台

大型舞台剧《十年》的整体呈现从内容来说,主题非常鲜明,作为一个即时性的舞台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将“小院、校园、家园”的发展聚焦在十年间,通过三个“园”贯穿全剧,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折射出背后想要展现的文化,将人民的热情、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精神以及人民共有家园的美好有机的汇聚在一起,重现曾经所出现过的画面给予观者极大冲击力。导演及其创作团队在创作过程中非常严谨,动作的编排以及服饰的设计都是了经过一系列的考证,能够既艺术的将其在舞台上展现出来又有符合人民生活化的烟火气。导演的设计理念并非只是单一的服务这一台剧,更是希望能够为这座县城留下点记忆。因此不论是第二幕的课桌舞还是第三幕的三部作品,每一个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其中课桌舞的出现是对当地教育发展的关注,背后呈现的是对于祖国未来花朵的关怀;龟兹乐舞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男子乐器之舞通过舞台上的呈现让观众了解到了疏附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就;女子群舞石榴之舞象征各民族团结,利用当地经典民间歌舞交融呈现,打破过去的程式化舞蹈语汇,为观者呈现出新疆艺术表演的崭新面貌。都可独立呈现,为的就是使舞台剧能够通过拆分融合服务更多可能。为这个地方做更加长远的推广,实现“一部剧托起一座城”的美好愿望。

技术方面,在各项配套设施有限的情况下导演组尽最大可能的实现舞美最优化,用有限的条件创造无限的可能,尽可能的符合整个剧的理念与思路。演员的选择并非完全选取具有扎实功底的科班人员,年龄跨度呈现较大差异,但正是由于演员贴近本土生活的经验,才能够更好的调动观众,影响观众的状态,脱离完全“教科书”版的呈现,更多的带出本身的“烟火气”,演员与观众在演出时共享一种情绪,刺激两者之间的兴奋状态。

从舞美色彩方面而言,舞台上的呈现将新疆的绚烂多彩显现出来,来自新疆的地域色彩不论自然还是人文都能够浓烈的吸引观者眼球,每一个服装的设计都饱含深意,不同版本的服饰都来自于服装设计师对新疆这片融合大地源源不断的灵感。色彩大多选取了能够与新疆本土相关的代表性颜色,“青金石蓝”就像从雪山顶上缓缓留下的冰川,神秘又不失高贵;“石榴红”的娇艳相较于大气的“中国红”更多了一点新疆各族儿女紧紧相拥的温暖与热烈,血浓于水,绚烂且不失火热;“青黛灰”独具韵味的沉稳与内敛,古朴自然,低调又不失高雅。在服装的色彩与剪裁设计上,体现了创新性的转化与创作型的融合,使得整体设计既传统又现代,既具有民族特色又不失时尚感。

作曲方面特别邀请了新疆本土音乐家阿不来提·阿布里克木,正因其对于新疆土地的热爱以及维吾尔族音乐的传统元素和风格的熟悉,使得在导演与其沟通过程中能快速且准确的把握风格,“唱吧唱吧木卡姆,跳吧跳吧赛乃姆”旋律的出现在序幕拉开之时刺激观众的听觉,成功的深入人心,难以忘却,总导演在创作初期明确表示,希望如果能在演出结束后让观众心里留有一句旋律那便是成功,阿不来提能够根据舞剧的要求与需要及时的将传统风格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在音乐审美心理的需求,非常成熟且新颖的呈现出具有新疆特色的作品,对舞剧的成功完成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与此同时,作曲将音乐剧唱法、民歌唱法都融入其中,大量的使用了传统音乐,使作品甚至能较好的提炼为音乐戏剧进课堂的素材,作为校本教材进到当地教学系统,形成符合当下发展需要的多媒体功能教材,使其通过更多的传承力量延长整部剧的存活期,实现双赢局面。

 

3.践行文化润疆

  在该剧正式首演之前,邀请到业界具有影响力的各位专家进行审查,围绕大型舞台剧《十年》举办了以“文化润疆视野下的基层舞台艺术创作实践纬度为题的研讨活动,通过该剧探讨如何更好的推进文化润疆工程,为新疆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文化润疆”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2020年第三次中央新疆座谈会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双脚踏在这片大地,目光投向乡村群众基层艺术创作,正是从新疆各族人民的视角中讲好新疆故事的关键一环,保障了文化艺术工程建设的贯彻落实与有效推进脚下大地的火热正是舞台剧《十年》所拥有的最大优势。《十年》这部剧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文艺的鲜明底色。同时,该剧对于题材的选取极好的体现了人民性,剧本都是选择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从脚下的大地寻找营养,用当地本土演员真情演绎,歌颂家乡赞美家乡,通过身边事情提倡人民爱家乡、爱祖国。人民是文化创造和艺术表达的主体,始终占据着舞台的中心。舞台剧《十年》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促进民族团结,积极反映人民大众思想,将解决民族团结问题与文化润疆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与新疆各民族文化间的润泽机制,润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十年》很好地做到了“守正不守旧”,每一幕的呈现背后极好的体现中华文化共同体内涵,既有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关注、对学生学习教育的关注,也有对新疆文化的透彻把握,恰到好处的体现了极具地域性的新疆本土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以及时代性,在留有传统元素的底色下,大踏步的朝着新时代前进。

 

4.结语

舞台剧《十年》是一部深植于人民群众、体现民族团结的作品。作品基于新疆喀什疏附县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绘制出中国时代浪潮下一个十年的宏大叙事。可谓在平凡的生活点滴中,见证了不平凡的历史时刻。在文化润疆视角下研究基层舞台艺术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应创作出更符合时代发展的基层舞蹈作品,推进文化润疆工程


文章来源:  《尚舞》   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