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红色记忆的视觉重构:高中美术教材中油画作品的革命叙事与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唐高丽来源:《大河美术报》日期:2025-05-22人气:20

        高中美术教育体系中,油画作品不仅是艺术表达的范例,更是承载红色记忆、传递革命精神的重要媒介。红色记忆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其视觉重构在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高中美术教材中油画作品的革命叙事及教学实践,有助于挖掘美术教育的深层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革命叙事的视觉建构机制

  ☆历史语境中的图像符号系统

  油画作为革命叙事的物质载体,通过构图(如金字塔构图的稳定性)、色彩(大面积红色象征革命热情)、人物塑造(英雄形象的理想化处理)等视觉语言构建意识形态话语。红旗、五角星等符号不仅是简单的图像元素,更承载着深厚的革命文化内涵。它们在油画中的反复出现,强化了革命叙事的主题,使学生能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理解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例如在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经典油画中,红旗作为视觉焦点贯穿画面,其纵向延伸的线条与动态褶皱设计隐喻革命浪潮的不可阻挡性,红色主调则强化了“流血牺牲——胜利曙光”的辩证逻辑。湘美版高中教材通过视觉符号系统的精心编织,使革命叙事超越了简单的历史复述,成为塑造集体记忆与价值认同的美育载体。教师需以“解构——批判——重构”的思维,引导学生既领悟红色美学的精神内核,又保持对图像的理性审视。

  ☆典型作品的叙事结构分析

  湘美版高中教材中的革命主题美术作品,通过特定的叙事结构将历史事件转化为具有感染力的视觉文本。这些结构既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又服务于意识形态的传播需求。以下从线性叙事、空间叙事、象征系统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结合具体作品阐释其教学应用价值。

  罗工柳的《地道战》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经典油画,通过线性叙事将抗日战争中军民协同作战的过程浓缩为具有戏剧张力的视觉文本。作品以时间为线索,通过空间分割、人物动态与符号系统的协同作用,构建起“危机——抗争——胜利”的革命叙事。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解剖画面中精密的叙事齿轮(如指挥员肘部角度对视线引导的计算),也需揭示被线性结构遮蔽的历史褶皱(如地道修建中的具体伤亡数据)。这种双重解读,可使革命美术教育既成为集体记忆的传承载体,亦作为历史思辨的启蒙工具。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结构,将政治仪式转化为具有神圣性与权威性的视觉图景。画面通过垂直分层、水平轴线两重机制构建空间叙事系统。孙滋溪的油画《天安门前》的象征系统丰富且具有深刻内涵。天安门是画面核心场景,代表着国家权威、庄重与荣耀,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时刻,承载着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画中不同着装、身份的人物,象征着中国各阶层人民。他们汇聚于此,展现出人民对国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当家作主的喜悦与自豪,体现了人民的团结和凝聚力。天安门城楼的金碧辉煌,红柱子、红灯笼、红旗等红色元素象征着革命、热情、活力与胜利,体现中国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蓝天则象征着和平、广阔的发展前景。

  革命叙事的教学实践策略

  ☆情境创设教学法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与油画作品相关的历史情境。比如在讲解《开国大典》时,播放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置身于那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引导学生观察油画中人物的神态、场景布置等细节,深入理解作品的历史意义与情感内涵。在讲解描绘抗日战争的油画时,教师可播放抗战时期的历史影像资料、抗战歌曲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观察战士们的表情、战斗的场景等,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抗战精神。

  ☆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油画作品展开讨论与探究。每个小组可以针对一幅或多幅油画作品,从革命叙事的角度提出问题,如“这幅油画是如何表现革命胜利的喜悦之情的”“作品中的哪些元素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从不同视角解读油画作品,拓宽思维,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在各小组讨论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鼓励小组之间进行成果分享与交流。

  ☆创作实践教学法

  教师鼓励学生以革命叙事为主题,借鉴教科书中油画作品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革命历史事件或人物,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红色记忆的理解。学生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创作体验,借用AR技术复原《血衣》素描稿到油画的创作过程,认知艺术家的形式抉择。创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体会油画创作的技巧,还能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将个人情感与革命精神相融合。创作完成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互评,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升美术创作能力与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水平。

  教学实践效果与反思

  通过一系列基于革命叙事的油画作品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在审美感知能力、历史认知深度以及情感价值内化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变化。教师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举办创作实践美育成果展示,主题涵盖青春叙事类、非遗转化类、地域符号重构类等题材,引导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这些成果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变,包括立体纸箱、立体书籍装置展示、手工纸鸢、红色经典油画、老物件插画等。这样的展览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还营造了校园美育氛围,更是对红色文化的深情礼赞。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用画笔再现红色经典,讴歌革命精神。

  然而,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由于对历史背景知识了解不足,在理解作品时存在一定困难,导致在革命叙事创作表达上有难度。本次展品为静态陈列,缺乏数字交互、动手体验区,学生的参与感较弱。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历史背景知识的补充讲解及对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探索高中红色美育的新路径。

  结语

  高中美术教科书中的油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革命叙事,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实践策略,能够实现红色记忆的视觉重构,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油画作品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革命题材油画的教学应超越简单的思想灌输,通过建构“视觉语言分析——历史语境还原——当代价值阐释”的立体认知框架,使红色美术真正成为培养文化自信与辩证思维的美育载体。


文章来源:  《大河美术报》   https://www.zzqklm.com/w/qk/35647.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