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新时代新闻媒体发展路径探索——以《广西工人报》为例

作者:曾寿梅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7-24人气:591

在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中,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方兴未艾,使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转型道路中的困境接踵而至。事实上,最早时间可追溯到2004年,全国范围内的报纸销量、广告收入则处于逐年下滑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种现象在新媒体兴起后被推向了顶点。新闻受众的年轻化倾向,导致纸质媒体的读者群体大幅度缩减,一度进入到入不敷出的濒亡状态。为了能够摆脱收入下滑、受众流失的双重夹击困境,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开始践行媒体融合道路,希望能够重塑辉煌。但转型发展并非都是坦途,传统媒体需要放慢脚步,接纳自身不足,在经验总结中坚定前行。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转型的必要性

(一)深陷经营困局

在融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报业自2022年以来持续面临严峻的经营困境。报业冬天已经到来,并开始朝向“寒冬”“深冬”的方向发展。根据中国报协发布的数据可知2023年报纸广告刊例价下降了7.5%,这一数字创下了广告恢复以来30多年的最大降幅,直观反映了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的严酷经营环境。这一变化标志着传统报业在经营模式上的巨大挑战,必须尽快寻求新的收入来源

经营困局的深化,不仅仅体现在广告收入的减少上。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报业的读者群体也在逐渐流失。新一代的信息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数字平台获取新闻资讯,这导致了传统印刷媒体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不断缩小。此外,数字化转型的滞后性,也使得许多传统报纸难以在内容分发用户互动方面与新兴媒体竞争,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层面上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报业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普遍下滑,整体经营状况陷入困境。这种困境不限于财务收入的减少,还包括了品牌影响力的下降、创新能力的不足和市场适应性的弱化等多方面的问题。面对经营模式的深层次挑战,传统新闻媒体亟需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以应对融媒体时代带来的全方位压力。

(二)原创维权困难

随着新闻来源和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发展,新闻内容创作分发生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此种改变虽然拓宽了新闻媒体的传播边界,但同时也衍生出了更为严峻的“版权保护之争”。

首先,新闻内容发布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新闻媒体人。随着社交媒体和内容分享平台的兴起,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这种去中心化的内容创作模式极大丰富了信息的来源,但也让版权保护变得复杂。很多时候,专业记者的原创稿件在没有得到适当授权的情况下被其他网站或平台转载,这些转载行为既不付费,也不标注来源,严重侵犯了原创作者的版权和利益。其次,新闻作品版权的保护难度显著增大。在数字化时代,一条新闻一旦发布,很快就可能被无数网站和个人用户转发分享,版权归属难以界定,版权保护工作因此变得异常艰难。与侵权方交涉不仅牵扯大量精力,而且在缺乏有效法律和行业规范的支持下,维权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这种维权困境对于新闻媒体的转型构成了显著障碍。一方面,版权保护的不力直接影响到新闻机构的经济利益和品牌信誉,削弱了媒体对高质量原创内容的投入和积累另一方面,版权问题的普遍存在也抑制了新闻媒体对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积极性,加深经营困境,陷入不良的恶性循环。因此,在融媒体时代,探索有效的版权保护机制,不仅是新闻媒体适应数字化挑战的需要,也是保护原创力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报纸媒体劣势凸显

对比于数字媒体的灵活性多元性、广泛性特点,传统报纸在时效性、互动性、运行成本以及盈利模式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劣势。这些挑战不仅揭示了转型的必要性,也为《广西工人报》等传统媒体提供了转型发展的方向。

首先,时效性问题是传统报纸面临的首要挑战。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读者期望实时获取新闻信息。然而,报纸的生产和分发周期限制了其时效性,与网站和社交媒体相比,报纸无法做到即时报道。这种固有的时延不仅影响读者体验,也减少了读者对传统报纸的依赖。

其次,互动性的缺失进一步削弱了报纸媒体的吸引力。数字平台通过评论、分享和点赞等功能促进了用户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增加了新闻消费的动态性和参与感。相比之下,报纸作为一种单向传播媒介,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如此高效和广泛的互动机制。

再者,运行成本的高昂是报纸媒体无法回避的问题。从印刷、分发到人力资源的投入,传统报纸的生产和运营成本远高于数字媒体。在广告收入逐年减少的背景下,高昂的运行成本加剧了经营压力,影响了报纸媒体的盈利能力。

最后,盈利模式的固化是导致报纸媒体竞争力下降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报纸依赖于广告和销售收入,但随着广告主转向更为高效的数字平台,传统的盈利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同时,数字时代的用户更倾向于免费获取信息,这使得报纸媒体的传统付费阅读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转型路径

(一)跳出单一经营,拥抱市场营销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转型路径探索,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这种转型不仅是媒体技术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积极响应。传统媒体需要跳出单一经营模式,拥抱更为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种转型涵盖了从内容生产、发布平台到用户互动方式的全方位变革,目的是在保持内容质量的同时,扩大受众范围,增强用户黏性,并最终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理论上讲,融媒体时代要求新闻媒体实现内容、技术和平台的全面融合。这不仅意味着要在多个数字平台上发布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研究等方法,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偏好,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内容生产策略。同时,新闻媒体还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通过增值服务、品牌合作等方式,补充或替代传统的广告收入。在营销策略方面,新闻媒体需要转变观念,将自己视为一个全面的内容服务提供商灵活利用各种营销工具和技术手段,如搜索引擎优化(SEO)、社交媒体营销、电子邮件营销等,增强与受众的互动频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此外,新闻媒体还应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开展公益项目等方式,增加与受众的情感连接,提升品牌忠诚度。

面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广西工人报》积极拥抱市场营销,通过立足于全媒体平台,为受众提供了一系列优质服务。例如,该报重点打造的“职工在线APP”不仅维护了工人权利,还成为总工会工人报的重要标志。通过“桂工网专题”和网络直播形式,《广西工人报》生动地呈现了工人的生活状态,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同时,该报还大力推进了“农民工网上学校”,为农民工提供免费且方便的学习渠道,这一服务亮点有效地满足了特定受众群体的需求

除了内容创新,《广西工人报》还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响应受众预期,主动开展话题讨论,通过此种方式来提高网络曝光度,吸引更多新受众的关注。通过上述举措,《广西工人报》不仅提高了人气,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与合作伙伴,实现了品牌形象与商业价值的双重提升目标

(二)创新报道题材,提升内容品质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工匠精神”后,该概念迅速成为新闻行业内热词。《广西工人报》把握这一社会脉搏,将报道焦点聚集在广西本土的普通基层岗位上,通过精心策划新闻内容,推出了“广西工匠”系列报道,巧妙地融合了地方特色与时代主题。

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主题和内容需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响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广西工人报》通过聚焦“工匠精神”,实际上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正向回应,弘扬了勤奋、精细、专注、创新的积极价值观。这种报道不仅符合时代主题,而且贴生活、接地气,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鸣。《广西工人报》通过报道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广西工匠”故事,如汽车行业的‘全能大师’郑志明”、让设备起死回生的金牌工人’谭柱、“年少成名的特材‘悍将’韦雨忠”等,展示了普通技术工人通过不懈努力成长为行业佼佼者的过程。这些故事涵盖了机械、工艺、制造、电力等多个领域,不仅丰富了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也深入地传播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在内容生产上,仅有新颖的题材并不足以吸引和留住读者。因此,《广西工人报》在保证报道题材创新性的同时,更注重提升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全方位、深入性的精品报道,展现了“广西工匠”们匠心筑梦的拼搏奋斗故事更好地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

《广西工人报》在报道“广西工匠”系列作品时,不仅着眼于个人的成就和技艺,更深入探讨了他们背后的奋斗历程、人生哲学和社会责任感。例如,“电力事业螺丝钉的‘光明侠’黄敬侠”和“用诚信与责任铸造精品的匠人刘洋明”等报道,通过讲述工匠们的生活故事和工作态度,展示了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贡献,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成为很多当代“打工人”的精神食粮。

(三)夯实民生根基,开发报道特色

民生报道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夯实民生根基,开发报道特色成为新闻媒体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直以来,民生新闻都是拥有最多拥趸的新闻类型,由于民生新闻是建立在深刻理解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因此要求媒体工作者要扎根于基层,从小事着眼,聚焦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并将隐藏在“市井”中的人性光辉反映出来。此种类型的新闻报道,将有助于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连接,提升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在媒体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以《广西工人报》对收费员李德文的新闻报道为例,通过挖掘一个普通高速公路收费员的“千日无差错”故事,展现了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追求极致精神的感人事迹。李德文作为一名高速公路收费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达到了“千日无差错”的工作业绩,这一成就在同行中极为罕见。报道通过讲述李德文的日常工作细节,如在短短十几秒内完成收费并保持亲切自然的微笑”“在重复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度,生动展示了李德文的职业精神和对工作的热爱。《广西工人报》通过这一报道,赋予了平凡岗位以深刻的社会意义,向公众传递了正能量,提升了社会对基层劳动者的认同和尊重

此外,《广西工人报》在报道中采用了融媒体手段,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得报道更加生动立体,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这种多维度的报道方式让受众能够更全面、直观地了解李德文的故事,也体现了《广西工人报》在融媒体时代下对报道手法的创新探索。

(四)树立工会品牌,转战数字平台

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媒体需要深化内容策略,提升数字平台的使用频率,以适应多变的媒体消费习惯和技术发展趋势。在数字化浪潮中,工人报纸媒体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需要保持自身在工厂、工会、工人三大群体中的深厚影响力;另一方面则要主动拥抱新技术,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以此作为成功转战数字平台的基础资本

《广西工人报》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该报紧扣工厂、工会、工人这一核心主题,生产独具特色的原创内容,稳固了自身在传统受众群体中的地位。同时,通过开发移动应用增强社交媒体的互动,成功地将数字平台转化为新的受众接触点。这一策略不仅扩大了《广西工人报》的阅读群体,也提升受众与报纸之间的互动质量,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焕发新的活力。《广西工人报》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定期发布与工人生活、工厂动态、工会活动相关的新闻信息。这些平台的使用极大增强了《广西工人报》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使受众能够通过网络来实时获取信息,并参与到话题讨论中来

此外,该报还特别推出了针对移动端用户的手机应用程序,通过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强大的互动功能,进一步吸引了年轻受众的关注但,《广西工人报》的数字化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一过程中,该报面临着如何保持内容质量、如何有效管理数字平台一系列挑战。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广西工人报》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将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与数字平台的广泛覆盖相结合,在新媒体环境中成功刷新了品牌形象,拓展了受众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中,传统新闻媒体的转型发展不应抱有“你有我无”的心态,而是要从自身的现有优势出发,主动与新媒体建立深度融合关系,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形成互通有无的协同发展机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同时,为整个新闻媒体的生态环境注入新鲜血液。时代的嬗变的确会对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会投放更多的发展机遇。只要能够把稳时代脉搏,认清自身存在的经营、资源、技术劣势,即可在转型中建立起更加稳固的发展根基,在新时代中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稳。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