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治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基层法治建设在我国法治道路建设上具有重要地位,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开展多元化的法治实践和法制教育活动,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知,并促使其自觉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步伐。
一、优化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人民群众是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主体。为此,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人民群众对法律权威的认识,并使其能够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自觉参与到法治社会的建设中来。首先,确定全民普法的教育目标。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普法宣传方案。如针对学生群体,要积极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并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法律知识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法治宣传活动,以便在学生心中埋下遵纪守法的种子;而针对社会群体,可以积极与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进行合作,成立法治宣传小组,通过张贴法治宣传海报、走访调查、法治视频投放宣传等方式,强化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人民的维权意识,使其能够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与不法分子、不法事件做斗争。而针对干部执法人员,要加强其对于法律性质以及执法工作的正确理解,杜绝暴力执法、随意执法等现象的发生,要求其能够在严格的法律范围内开展工作,维护法律权威和政府形象,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法治服务。其次,丰富普法宣传教育的活动形式。在线下,普法宣传活动要积极与各类社区活动、节庆活动、民俗表演活动相结合,提升普法宣传活动的渗透力,还可以将普法宣传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场景相结合,如在地铁、公交站、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张贴法治宣传标语、投放普法广告。而在线上,可以通过制定法治宣传短视频、经典法治案例报道、举办普法栏目、宣传个人事迹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二、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法治队伍是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基层政府要高度重视法治队伍建设工作,通过系统化的法制培训,提升法治队伍的业务能力。首先,法治人员必须拥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基层政府要通过轮岗培训、上岗培训、定期培训等多元化形式,强化法治人员的法律素养,提高法治队伍的整体质量。其次,建立严格的法治人才录用选拔制度。提高人才选拔门槛,并在聘用时从多个方面对应聘者进行考核,择优录用。最后,构建完善的激励奖惩制度。定期对法治人员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并对于业务工作能力强的法治工作人员给予奖励,而考核不合格的法治工作人员要给予适当的警告,并为其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以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促使其可以更好地开展法治工作。
三、规范执法行为
法律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执法部门只有让法律真正落地实施,才能够增强人民对法律的信赖,促使其深度认可法治工作。首先,基层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执法部门要制定严格的执法行为规范,要求执法人员必须按照执法行为规范开展执法行为,以维护公平正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其次,执法人员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注重执法“权威”和执法“温度”的有效结合,不断提高基层政府执法部门的社会公信力,广泛凝聚法治社会建设共识。最后,执法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执法人员在开展法治工作的过程中要能够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身份背景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在遵循执法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被执法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
四、加强执法监督
在基层法治建设中,还应加强对执法过程的监督。执法监督一般分为上级监督、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三个部分。首先,上级部门要制定严格的执法监督方案,定期对下属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对先进执法工作者进行表彰,对存在违法乱纪的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其次,基层执法部门要积极开展自我监督,定期对执法工作进行分析、总结与改进,形成完善的自我监督管理机制,促使执法人员能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断提升自身执法能力。最后,要积极引入人民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不仅是人民群众行使权利的一种重要方式,还能够有效增强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参与感。因此,基层政府要拓宽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路径,积极鼓励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信箱、实名举报、网络投稿等多种方式进行执法监督,积极为基层法治建设建言献策,以提升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参与感。此外,政府部门还应该明确法治工作的监督标准,规范监督流程,保证执法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开创基层法治建设新局面。
综上,加强基层法治工作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的治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基层法治治理的需要,对此基层政府应通过优化普法宣传活动、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法治监督来提升基层法治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提升人民对基层法治工作的认可度,从而为构建法治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