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网球训练中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的系统模式研究
摘要:网球运动是一种高强度、短时间的持续对抗性运动,对于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小学生网球训练而言,通过开展网球训练能够帮助身体成长期的小学生提升身体机能,提升其整体素质。基于此,首先对小学网球训练中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的价值意蕴进行分析,然后对此过程中的现实困境进行挖掘,最后基于当前实际情况与问题挖掘,提出小学网球训练中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优化。
关键词:网球训练;体能;心理素质
在网球运动中,能够决定比赛胜负的不只有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及网球技术,其心理素质也同样重要。针对当前阶段小学生网球训练的开展,除传统的体能训练以外,还需要对其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帮助其在实际的网球运动中克服心理问题,更好地发挥出真实水平。而面对当前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系统模式构建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应尽快寻求科学的训练方法,助力小学生网球训练的开展,更好地完成对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1.小学网球训练中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的价值意蕴
1.1基础价值:强化小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小学阶段开展网球训练能够对身体素质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1]。首先,作为一种调动全身机能的运动,网球运动中包含了跳跃、跑动与击球动作,网球训练能够对学生的心肺功能进行锻炼,不仅帮助学生显著提升心肺能力,还能为其他运动项目的开展夯实身体机能基础。其次,网球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网球运动中的击球动作对于肩膀、手臂和核心肌群的发力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击球动作要保证三个部位协同发力,通过长期开展网球训练,小学生的上下肢和核心肌群力量得到整体锻炼,对其身体成长期的身体素质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再次,网球运动对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要求较高,通过开展网球实战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得到锻炼,而这些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帮助学生在日后的网球比赛中取得出色表现,还能够提升其在其他运动中的整体协调性。最后,网球训练还能对学生的平衡能力和空间感进行锻炼,网球训练中运动员需要不停切换自身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做好身体平衡,在位置不断变换的过程中找准攻防位置,通过开展此项训练,学生能够对自身网球实战训练中的空间位置关系有更加清晰的认知,空间感知能力也由此增强。
1.2深层价值:强化小学生整体素养
小学时期是人一生中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暂未完全,所以在其开展网球训练的过程中会难以避免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并且在实战训练过程中会因为自身比分的暂时落后感到沮丧,也会因为自身的网球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感到挫败[2]。基于此,开展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的网球训练模式能够帮助小学生对运动精神和体育精神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的有机融合。对于教练员而言,要打破固有的训练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比如可以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这些易于被小学生接受的方式,对现有网球训练的内容进行系统完善,在夯实基础体能训练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此外,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的网球训练模式顺应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则,契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在逐步接受此种训练模式之后,对相关网球技巧及心理知识的运用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2.小学生网球训练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的现实困境
2.1网球兴趣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当前阶段小学生网球训练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而言,使小学生对网球运动保持较高的兴趣是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多数小学生对于网球运动兴趣的保持时间十分短暂,多数小学生觉得网球训练会使自己进入疲惫的状态,不愿意进行网球活动。还有部分小学生本身对网球运动没有太多兴趣,在父母的安排下不得已进行网球训练,本身就存有抵触情绪,难以在后续的网球训练及运动中获得乐趣,导致其怠于训练。诸如此类问题的出现,不仅对小学生网球技术和身体素质的提升造成阻碍,还极易在网球运动中对身体造成损伤,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2.2不同个体间差异明显
个体间差异是当前小学生网球训练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不同的小学生运动技巧、心理素质也十分迥异。部分小学生本身就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即使在实际的网球比赛过程中也能够稳定发挥出自身的实际水平,还能够对对手的弱点进行分析后采用正确的战略得分制胜。但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多数小学生网球水平的发挥极易受到心理状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网球比赛中情绪不稳定、心理状况不佳。面对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要求教练员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个性化定制训练方法,而当前多数网球教练员在小学生网球训练的过程中为其制定完全相同的训练模式,此种训练模式对网球技术及心理素质较高的运动员无效,也难以对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实际效果,这对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形成了较大阻碍。
2.3心理问题频发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在面对诸如网球等竞技类运动时,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频发的现象,而此是构建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系统模式的重点问题。
一是自信心的缺乏。部分小学生在网球比赛或网球实战训练开始前,极易被外界信息干扰而出现退缩、畏难等心理,对于自己在比赛或者实战训练中的成败过于担心,学生在赛前就已经斗志尽失,认为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采取什么策略都会失败[3]。这是小学生在网球运动中缺乏自信心造成的,而自信心的缺乏对于其在网球运动中实际水平的发挥十分不利。
二是急功冒进。网球运动耗费时间较长,且受特定规则的限制,要求运动员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保证在面对不同情况时能够沉着冷静应对,然而多数小学生在参加网球运动时性格十分急躁,意图在开局就能抢占先机,在网球赛场上急功冒进,开局就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与体力,导致难以抓住赛点,或是被对手抓住空档获得反击机会,导致失分,此后,多数学生会表现出急躁、茫然、慌乱的情绪。长此以往,小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功利心会逐渐加重,对小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及提升十分不利。
三是意志薄弱。网球运动要求运动员拥有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韧性与耐力。然而实际在面对重复且枯燥无味的网球训练时,多数小学生吃不了这样的苦,加上本身身体素质薄弱,轻微跑动就开始出现畏缩现象,不愿意继续训练。到了网球比赛的赛场上,场上形势不断变化,极易由于自身意志薄弱出现比如挫败、怠战、慌乱的消极情绪,不仅会对比赛的顺利完成造成影响,还会对其运动自信造成打击,进而影响其后续参加网球运动的意愿。
3.小学生网球训练中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的系统模式构建
3.1引入智能技术,提升网球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容易产生浓厚兴趣,并且也愿意从传统陈旧的网球训练模式中开脱出来。为了在现有基础上增强小学生对于网球运动的兴趣,可以在实际训练的过程引入智能技术,比如可以通过可穿戴式的智能设备来对学生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对相关运动数据的变化进行详细记录,再使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为后续训练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在此条件下,教练员对小学生的网球训练情况有了实时且全面的了解,在数据出现较大波动时,教练员可以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必要时可以叫停训练。此外,基于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教练员可以在使用智能设备介入小学生网球训练的过程中,适当增加运动情绪调节、舒缓运动压力等内容,帮助学生在开展网球训练的过程中维持良好的心态。
3.2重视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计划
对于小学生的网球训练而言,不同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迥异,这就要求教练员在制定网球训练计划时,根据不同个体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训练内容及训练强度进行合理设计,保障训练内容满足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模式的新要求。首先,教练员可以通过体能与心理素质测试对参加网球训练小学生的体能与心理素质水平进行摸排,记录不同学生的身体数据,并在后续开展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身体数据进行更新。教练员需要在对学生的身体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对不同个体的网球运动数据与整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类,然后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案,并结合后续数据实时调整方案。比如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练员要对其安排合理的身体素质训练项目,以此提升其整体身体素养,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教练员可以采用多安排实战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训练的过程中补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有效避免与排解网球运动中的心理压力[4]。
3.3优化训练方法,克服心理问题
针对小学生网球训练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要从训练方法层面进行优化革新,在夯实基础身体训练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是采用目标引导法。在开展网球训练时,通过目标引导法的使用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奋斗和勇攀高峰的心理。结合实际,教练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网球水平进行反思,并对其设置不同的学习和训练目标。对于处在入门阶段的学生,可以要求其在一周内掌握基础发球技巧;对于入门已有一段时间的学生,可以要求其在一定的时间能够掌握基本的网球对打技巧;对于已经熟练掌握网球技术的学生,可以鼓励其参加网球比赛,通过激烈的网球实战来帮助其继续提升网球技术。清晰的目标设置能够让学生在网球训练时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增加其参加网球运动的意愿,即使在训练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会愿意主动朝着目标迎难而上,最终完成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夯实基础。
二是实战训练法。在小学生网球训练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中,稳定的情绪和顽强品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在夯实基础体能训练的同时,还要通过开展实战模拟训练帮助其提升心理素质。比如可以在实战训练中在看台上安排人员发出干扰声音,使学生在外界干扰的条件下完成实战训练,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其进行记录评价,向其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掌握提高注意力的方法。还可以在实战训练中设置“误判”环节,制造压力情境,以此考验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多样实战训练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适应不同的比赛环境,缓和其参加网球运动的心态,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完成对于稳定情绪和顽强品质的培养目标,最终为体能与心理素质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形成强力推动。
4.结语
总而言之,体能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任何对抗性体育运动中都十分重要,网球运动也不例外。对于小学生的网球训练而言,要在夯实体能训练的基础上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