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网球运动员损伤风险与预防策略研究

作者:冯硕来源:《网球天地》日期:2025-08-30人气:9

摘要:文章聚焦网球运动员损伤风险与预防策略的研究。通过对损伤风险因素的深入分析,发现如身体素质、身体结构以及年龄、性别差异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如训练方法、比赛因素和装备因素等,均与损伤风险密切相关。基于此,提出多维度预防策略,包括体能训练与身体准备,如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热身放松活动;技术动作优化与训练监控,如规范技术动作、监控训练负荷;装备选择与场地维护,如选用合适装备和定期维护场地等,目的在于降低损伤发生率,提升网球运动的安全性及可持续性。

关键词:网球运动员;损伤风险;预防策略

在当今的体育领域,网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参与者。然而,网球运动员在追求卓越表现的道路上,时常遭遇损伤的困扰。这些损伤不仅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打乱训练计划、影响竞技状态,甚至缩短其运动生涯。因此,深入探究网球运动员损伤风险因素,并寻求切实有效的预防策略,已然成为保障运动员权益、推动网球运动蓬勃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将就此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1.网球运动员损伤风险因素

1.1内在因素

1.1.1身体素质与体能状况

在网球运动中,身体素质与体能状况和损伤风险紧密关联。当运动员肌肉力量不足时,关节稳定性降低,以肩部为例,在进行发球动作时,若肩部肌肉无力,盂肱关节难以维持稳定,从而增加肩部受伤的风险。耐力缺乏使运动员在长时间赛事或高强度训练中易产生疲劳感,身体协调性与反应能力下降,无法精准完成动作,进而增大受伤几率。[1]柔韧性差会限制关节活动,网球运动中有频繁的弯腰、伸展动作,若腰部柔韧性不佳,则极易造成肌肉和肌腱拉伤。平衡能力弱,会使运动员在快速变向、急停时无法稳定身体,摔倒受伤风险增大。而体能疲劳会导致肌肉收缩乏力、身体感知迟钝,技术动作变形,极大地增加了损伤发生率。

1.1.2身体结构与解剖学特点

运动员的身体结构对损伤风险有潜在影响。肢体长度比例异常可能改变运动中的力学传导,例如上肢过长可能使肩部在击球时承受更大的拉力,增加肩部损伤风险。关节形态的差异也不容忽视,例如先天性关节松弛的运动员因关节活动过度,在网球运动中频繁的屈伸和扭转动作下,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等结构更易受到过度牵拉,进而引发扭伤或脱位等损伤。[2]脊柱的曲度异常会影响身体的重心分布和力的传递,如脊柱侧弯的运动员在网球运动中,腰部肌肉为了保持平衡而承受额外负荷,长期下来易导致腰部劳损。

1.1.3年龄与性别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网球运动员面临着不同的损伤风险。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尚未完全成熟,生长板较为脆弱。在网球运动中,过度的应力作用于生长板部位,如频繁的跳跃、扭转动作,这可能导致生长板损伤,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中老年运动员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肌肉质量减少、骨骼密度降低,这使得他们在网球运动中受伤后恢复速度明显变慢,且更易发生骨折、肌肉拉伤等损伤。从性别差异来看,女性因生理特征导致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在网球运动中频繁的屈膝和扭转动作下,膝关节的稳定性较差,使得女性运动员在膝关节损伤风险上高于男性,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高于男性运动员。

1.2外在因素

1.2.1训练方法与负荷

不合理的训练计划增加了网球运动员的损伤风险。过度训练使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恢复时间,使肌肉长期处于疲劳和微损伤状态,导致运动员力量下降、协调性变差,进而增加受伤几率。突然增加的训练强度超出身体适应范围,会使肌肉、肌腱和关节承受过大压力,如发球训练骤增易致肩部和腰部损伤。技术动作不规范也是关键因素,如错误的击球姿势或发力方式,会使身体局部受力不均,增加腕部损伤风险。此外,专项训练与体能训练失衡,偏重专项技术训练而忽视体能提升,也会增加受伤风险。

1.2.2比赛因素

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身体承受的负荷较大,快速冲刺、急停、变向以及高强度击球易导致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急性损伤。比赛时间一长,运动员的体力消耗导致疲劳累积,肌肉控制力和关节稳定性下降,增加受伤风险。赛程安排紧凑使运动员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疲劳和身体机能低下易引发身体疲劳性损伤,还会因心理压力增大导致注意力分赛和技术动作失误,从而诱发损伤。例如连续比赛中,心理上的焦虑可能导致运动员落地不稳,增加踝关节扭伤风险。

1.2.3装备因素

网球鞋特性对损伤风险的影响亦不容忽视。若鞋底材质摩擦力不足易导致运动员在场地移动时滑倒;稳定性差,无法为脚踝提供良好支撑,增加踝关节扭伤风险;缓冲性能不佳,地面反作用力直接作用于下肢关节,长期可导致膝关节损伤。此外,网球拍的参数也至关重要,过重的球拍使手臂肌肉负荷过大,易引发肩部和肘部劳损;握柄尺寸不合适,影响握拍舒适度和稳定性,击球时力量传递不均匀,易造成手腕损伤;不当的弦线张力,过高会使击球瞬间球拍震动剧烈,冲击力通过手臂传导,增加肘部受伤几率,而过低则影响击球效果,迫使运动员过度用力,同样易引发损伤风险。

2.网球运动员损伤预防策略

2.1体能训练与身体准备

2.1.1规范技术动作教学

针对网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计划应全面且具有针对性。核心肌群训练可采用平板支撑、侧平板支撑等练习,以增强躯干的稳定性,为上下肢发力提供稳固支撑,降低腰部损伤风险;上肢力量强化可借助哑铃侧平举、颈后臂屈伸等动作,提升肩部稳定性及手臂力量,降低肩部和肘部受伤几率;下肢力量训练如深蹲、箭步蹲等,可有效增强腿部肌肉力量,确保运动员在网球场上快速而稳定地移动和变向。柔韧性训练方案涵盖全身关节,颈部可进行侧屈、旋转拉伸,肩部进行绕环、背后拉伸,腰部则包括前屈、后伸、侧屈拉伸等动作,以预防肌肉拉伤和关节活动受限。平衡与协调能力训练可采用平衡板、单脚站立抛接球等练习,以提升运动员在网球运动中复杂动作下的身体控制能力,减少因失衡导致的跌倒扭伤风险。

2.1.2热身与放松活动

在网球运动前,进行科学的热身活动至关重要。先进行5-10分钟慢跑,使身体微微出汗,使心率加快、体温有所提升,为即将开始的运动做好准备;接着进行动态拉伸,如弓步走转体、高抬腿手臂环绕等动作,使全身关节充分活动,提高肌肉的灵活性;最后配合关节活动操,依次转动颈部、肩部、手腕、腰部、膝关节和脚踝,充分润滑关节,减少初始运动损伤风险。运动后的放松同样关键,通过10-15分钟的静态拉伸,针对主要发力肌肉群,如大腿前后侧、小腿、腰背、手臂等进行缓慢、持续的拉伸以帮助肌肉放松,消除肌肉紧张和乳酸堆积;辅以专业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以缓解肌肉疲劳;采用冷热水浴交替的方法,先冷敷减少炎症反应、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加速身体的恢复,有效预防慢性损伤,以此保障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寿命。[3]

2.2技术动作优化与训练监控

2.2.1规范技术动作教学

以发球为例,网球运动员应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侧身对网,膝盖微屈,身体重心后移。抛球时,手臂伸直且放松,球的高度应在击球手臂伸直时球拍能够轻松触碰到的位置,同时身体像拉满的弓一样后仰蓄力。随后,通过快速有力地蹬地转髋,带动腰部、肩部及手臂依次发力,将力量从下往上、从身体核心传递至球拍击球点。整个过程中各关节运动轨迹应流畅自然,避免出现肩部突然发力或手臂过度弯曲等错误动作,从而防止肩部、肘部和腰部因受力不均或过度受力而损伤。正手击球时,采用半开放式站位,转肩引拍要充分,拍头下垂,在击球瞬间,前脚向前踏出,身体重心转移,腰部带动手臂加速挥动,手腕保持固定,使拍面垂直于地面击球,这样能保证力量合理分配,避免手腕和肘部承受不必要的扭力。[4]反手击球时,应侧身转体,舒展引拍,利用身体转动和手臂伸展控制好拍面角度和击球方向,避免动作不当造成肌肉拉伤。截击时,运动员需快速移动并站稳,手臂微弯,在球到来瞬间身体略前倾,以短促有力的挥臂击球,保持关节稳定,防止因姿势不当导致损伤。

2.2.2训练负荷监控与调整

运用心率监测时,运动员需在训练前确定个人的最大心率(通常为220减去年龄),并设定不同训练强度对应的心率区间,如低强度训练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中等强度在70%-85%,高强度在85%-95%。训练中需佩戴心率监测设备,当心率超出相应区间时,及时调整训练节奏,如放慢跑步速度、减少击球次数等。此外,主观疲劳感知量表由运动员在训练后填写,从1(毫无疲劳感)到10(极度疲劳)对自身疲劳程度打分,教练则应基于运动员的反馈并结合训练内容与周期进行综合评估。[5]在运动表现测试方面,定期监测发球速度、击球精准度和耐力跑成绩等指标。一旦发现发球速度下降超过10%、击球精准度降低15%,或耐力跑成绩明显退步,即使心率和疲劳感未显著异常,也应降低训练强度20%-30%,或减少训练量10%-15%,并延长休息时间,以确保训练在身体可承受范围内,有效降低损伤风险,以维护训练成效和运动员健康。

2.3装备选择与场地维护

2.3.1合适装备的选用

网球鞋的选择应基于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特点。对于体重较大或关节较脆弱的运动员,需挑选具有出色支撑性能的鞋子,鞋底应具备足够的硬度和稳定性,如采用硬质橡胶外底和坚固的中底支撑结构,以防止脚踝过度外翻或内翻,减少扭伤风险。同时,良好的缓冲性能也同样重要,可选择内置高密度海绵或气垫的鞋款,能有效吸收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从而减轻脚部、膝盖及腰部的压力,避免因长期震动而引发的关节损伤和肌肉疲劳。在选择网球拍时,力量较弱的运动员应选用较轻的球拍,以便于操控,降低肩部和肘部受伤几率;而力量较强、击球风格激进的运动员,则可选择稍重的球拍,以更好地发挥力量优势,但也要确保球拍的重量分布均匀、平衡点适中,避免头重或头轻影响击球手感和发力稳定性。弦线张力方面,初学者或追求控球精准度的运动员可适当降低弦线张力,延长球与拍面的接触时间,改善控球效果;高水平选手则根据自身击球力量和习惯选择较高张力的弦线,以保证击球的力量反馈和速度。同时,定期检查弦线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防止因弦线断裂导致球拍失控而受伤。

2.3.2场地维护与管理

要定期使用专业设备检测硬地网球场的平整度,使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如不超过 2 毫米,对坑洼处及时填平并打磨光滑,防止运动员摔倒扭伤。每日清扫场地以去除杂物,定期用清洁液进行深度清洁,保证场地无尘无沙,保持鞋底与地面的稳定摩擦,减少滑倒风险。根据场地使用频率,定期重涂场地漆,维持适当的弹性和摩擦力,减轻关节负荷。草地网球场要定期修剪草皮至8-10毫米,确保草皮紧实均匀,填补孔洞,避免脚部陷入造成损伤;同时控制湿度,防止草皮过滑或过干。红土网球场需定期耙松表面,保持5-8厘米的均匀厚度,确保球的正常弹跳和运动员的稳定移动,减少因场地问题引发的损伤。

3.结语

本研究全面剖析了网球运动员损伤风险因素,并提出系统的预防策略。通过对内在与外在因素的深入探讨,明确了身体素质、训练方法、装备选择等对损伤的影响。预防策略涵盖体能训练、技术优化、装备场地维护等方面,为降低损伤风险提供了全方位指导。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完善预防体系,促进网球运动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助力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

 

 



文章来源:《网球天地》 https://www.zzqklm.com/w/qt/3101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