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场景下一线员工思政工作的创新研究
摘要:针对高速公路站点分布“点多面广”、一线员工思政工作难以有效覆盖的问题,本研究从技术、组织、心理、文化四个维度出发,提升思政工作的覆盖率、认同度与实效性,着力为企业破解基层思政难题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一线员工;思政工作
一、研究背景
一线员工是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直接保障者,其思想稳定、价值认同和工作积极性关乎运营安全与服务品质。因此,解决此类问题,实现思政工作精准滴灌、有效触达,成为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二、研究框架与创新路径
本研究针对性提出“四维驱动”的系统方法,以四个维度协同发力、破解难题。
(一)技术赋能,构建数字化思政“神经网络”
动态感知平台构建:在OA系统、钉钉系统、企业微信等企业平台集成“员工心声”功能模块,提供匿名问卷、热点微议、情绪状态打卡等轻量化工具。
智能推送系统应用:基于感知平台提炼的岗位特征、年龄结构、兴趣偏好、关注焦点等多维标签,通过智能系统,实现政策精准解读、微型党课学习等思政内容推送[1]。
虚拟社群生态营造:按业务类型、地理区位等建立线上互动社群,如“微笑服务群”“保畅先锋群”等,由技术专家、党员标杆等担任社群引导者,定期组织线上主题研讨、技能经验分享等多样化活动。
(二)组织重构,打造敏捷响应“末梢根系”
网格化管理下沉:依据地理邻近性或合理管理幅度,如每3~5个收费站或2个收费站片区,划分为一个思政工作网格单元,选拔配备由收费站长、片区负责人或党员骨干兼任的网格员,负责思想摸排、信息传达、诉求反馈等全链条。
功能型党小组激活:打破常规按站点、片区设置党小组的模式,在重大节假日保畅等特定任务中,灵活组建功能型党小组或思政攻坚小组,围绕特定业务场景开展思想引领与难题攻关。
区域思政中心枢纽建设:在关键交通枢纽站点或基层单位管理区,设立实体化运作的思政工作站,配备学习角、谈心室等标准化设施,形成有力支撑。
(三)心理契约深化,满足深层需求“情感纽带”
“成长赋能”计划显性化:规划专业技术与操作技能序列并行的职业发展双通道,打破晋升“天花板”,让员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如广西某高速实施人才职业发展“双通道”模式,首席专业技术职务、金牌工匠等一批技术技能骨干在竞聘中脱颖而出。
“关怀清单”制度化精准化:摒弃“一刀切”福利模式,通过建立基于深入调研的“需求清单”,解决分散站点员工关注的倒班优化、食宿改善、出行便利、设施健全等问题。如福建某高速设立“一路帮”互助基金等有效实践[2],为员工安心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价值认同”仪式常态化: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一线故事集制作等方式[3],大力挖掘和宣传收费、养护、应急、综合后勤等一线员工的平凡贡献与闪光点,赋予日常工作以尊严感和意义感,强化“路畅人和”的共同价值追求。
(四)文化浸润,构筑特色鲜明“精神家园”
“一站一品”文化阵地:鼓励各站点结合省界站、首府大门、少数民族聚集地等地域文化、功能定位,通过文化墙打造、少数民族班组命名、民俗文化展示等方式,将抽象的企业价值观具象化、场景化,增强员工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
“微文化”作品创作与传播:动员一线员工利用手机等工具,自主创作反映工作点滴、展现精神风貌的短视频、主题摄影、短文随笔、创意漫画等“微文化”作品,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矩阵进行推广。
“情境式”主题活动:紧密结合收费岗亭、桥梁边坡等工作场景,设计开展小而精、接地气的实践活动,如设立“党员便民服务岗”,开展“微笑行动”“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四个维度的系统性探索,为企业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员工凝聚力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践参考,也为新时代背景下精准化、人性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贡献了初步的探索经验与方案构想。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