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医科背景下护理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研究

作者:谢巧丽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4-11-16人气:813

在当今新医科背景下,护理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在新医科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护理学作为一门关键医学学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健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护理学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如何建设护理学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了适应新时代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护理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新医科对护理学的新要求

新医科强调以新理念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在新医科背景下,护理学需要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精湛临床技能、良好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这就要求护理学课程体系不仅要涵盖传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专业技能,还应融入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技术、创新创业等多学科内容,以提升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二、护理学课程体系建设

(一)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可以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避免内容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强基础医学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的衔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为临床护理实践奠定坚实基础。其次,高校可以融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开设医学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沟通技巧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引入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医学信息学、护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在护理领域的应用,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可以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PBL),鼓励学生围绕实际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讨,锻炼临床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在护理案例分析中,教师抛出真实护理难题,学生分组研讨并提出解决方案,之后进行展示交流。同时,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如急救护理课中模拟急救现场,让学生实践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技能,提升护理技术与沟通技巧

(三)加强教材建设

结合新医科的要求和护理专业的特点,高校可以编写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教材。教材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融入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同时增加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指导。与此同时,选择国内外权威的护理教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实践教学研究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临床教学医院和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校内实训基地应配备先进的护理教学设备和模拟病房,满足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训练需求;临床教学医院应选择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院,为学生提供临床实习机会;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则为学生提供社区护理服务实践的场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例如,在基础护理技能训练阶段,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在临床实习阶段,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护理能力;在社区护理实践阶段,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社区护理服务意识和能力。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除了传统的护理技能操作训练外,还应增加护理科研实践、护理管理实践、护理教育实践等内容,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二)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等规章制度,规范实践教学管理也要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护理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并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水平。同时,邀请临床护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临床实践指导。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包括操作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考核、实习报告考核、小组作业考核等。考核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新医科背景下护理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与组织保障

学校应高度重视护理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改革方案、协调各方资源、推进改革进程。同时,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学校与医院、社区等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护理学教育的发展。

(二)加大经费投入与资源保障

高校应重视护理学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加大对相关领域的经费投入,致力于改善教学条件,及时更新教学设备,确保学生能够在先进完善的学习环境中成长。此外,还需积极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等的深度合作,拓宽资源渠道,争取更多外部支持,携手共建高水平的护理学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助力其全面发展。

(三)强化质量监控与评估保障

构建完善的护理学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审查评估教学质量,迅速响应并解决问题。同时,广泛收集学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持续优化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在新医科背景下,护理学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学校、医院、社区等多方携手共进。通过科学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加强高质量教材建设、持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严格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护理学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精湛技能及良好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以满足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