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特别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旅游等农业新业态的出现,高素质农民发展面临着诸多新挑战,传统农业中农民单一、重复的劳作模式向复杂、多元,综合化转变。高素质农民必须能够跟的上时代发展的变化,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数字农业、互联网+的背景下,强化关键能力培训,精准施策,吸引人才、开发人才、留住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水平也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探讨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评价指标,为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培养和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一、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的内涵
在中国知网高级搜索中以篇名搜索“高素质农民”共有期刊论文720篇,其中2024年预测发文量最多274篇,再按照篇名、主题、关键词等搜索“关键能力”均无相关期刊论文。直接以篇名搜素“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也无相关论文。在高素质农民的相关期刊论文中有部分内容是涉及营销能力、素质模型、数字能力等,但是具体研究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指标构建的论文目前还没有。
高素质农民具备创新意识、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在农业、农村经营发展中展现出的优秀绩效水平。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是“增收增效的能力”,发挥关键能力的主体是高素质农民,目标是增收增效,“关键能力”包括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另一方面,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是“显著的一些能力”,具备一定的关键能力就能在农业领域有良好的发展,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
二、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构成要素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从长期对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促进美国农业生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的重要因素己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学者在加强高素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数字乡村建设中农民数字化核心素养、加大对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的人力资源支持力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通过调查得出高素质农民的信息意识培育与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些研究都表明,农业中要素生产率的高低主要由关键能力状况决定,贫困地区除了自然资源先天缺乏的客观因素,农业缺乏引导,农村缺少活力更多的体现在农民缺少技能。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发展也对农村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欧盟委员会(2022)《欧洲公民数字素养框架 2.2》从数字素养、沟通等方面对公民数字素养基本要求做了概述,中国社会科学院(2021)调查指出农民数字素养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民有着强烈的提高数字能力的意愿。笔者结合数字乡村背景,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访谈调查,构建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体系,包括数字基础能力和数字核心能力,其中数字基础能力包括数字化认同、数字学习能力,数字核心能力保留数字农业知识、数字农业技能、数字农业经营、数字农业管理能力。
(一)数字基础能力
在对高素质农民的走访调查中,深刻的感受到数字乡村带来的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的变化。数字化认同要求农民有意识的学习和使用数字工具,将数字技术和农业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农产品的互联网营销、智慧农业的发展、数字农业技术的使用、典型案例示范等,使得数字化认同在高素质农民意识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数字学习能力是高素质农民在数字乡村发展中的不断提高知识技能的重要动力,网络视频资源、线上平台化学习等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自主搜寻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帮助高素质农民提升数字技能。数字知识学习能力是基础,通过学习和掌握数字农业基本知识,更新理念,优化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促进农业生存提质增效。
(二)数字核心能力
数字乡村带给农业发展新契机,首先,数字技术是关键,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等给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需要掌握数字农业的技术,并应用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依托互联网,实现农产品供需高效对接。其次,数字经营能力是关键,数字乡村背景下的高素质农民,首先要具备实施数字农业生产经营的实战能力根据农业的区域特性,适应区域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如掌握直播带货、农村电商等基本经营能力,为农产品全产业链提供多层次配套服务,积极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声誉。同时,还有面对市场竞争环境,做出远景规划与战略制定,制定发展方向的能力。最后,数字管理能力是保障,为了保障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在新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要具备数字管理能力,确保数字乡村发展过程中团队或组织内部和和谐与稳定,减少冲突,提高生产效率。在数字农业管理能力中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数字农业管理过程中也要注重生态环保和绿色安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同时关注生态效益,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文献分析,结合实际调查,6个关键能力要素(X层指标),2个维度(Y层指标),得到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评价体系(表1-1)。
表2-1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评价体系
目标层 | 维度 | 指标 |
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指标 |
数字基础能力 | 数字认同 |
数字学习 | ||
数字核心能力 | 数字技术 | |
数字经营 | ||
数字管理 |
三、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20世纪70年代Thomas L.Saaty建立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结合上述关键能力评价构成要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构成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权重分配。
(一)指标体系构建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对层次结构进行划分,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目标层: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指标关键能力(Z);指标(X)数字认同、数字学习、数字技能、数字经营、数字管理(X1、X2、X3、X4、X5)。
2.层次分析比较标度
进行层次分析法权重设计时,需构造比较矩阵,比较第i个因素与第j个因素的重要性时,使用数量化的相对权重aij 来描述,参照Thomas L.Saaty建立的比较标度,如下所示:
aij =1为第i个因素与第j个因素的重要性形同;
aij =3为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略重要;
aij =5为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重要;
aij =7为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重要的多;
aij =9为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极其重要;
aij =2n,n=1,2,3,4为第i个因素与第j个因素的重要性介于aij =2n-1与aij =2n+1之间;以上标度的倒数含义可以从相反的角度去理解。
(二)计算指标权重值
计算指标权重的过程通过专家打分结合Yaahp软件来完成。首先在yahhp软件中进行层次结构模型的绘制,模型检查无误后。根根据层次分析比较标度的不同含义,先在数字基础能力和数字核心能力中进行专家判断,得到数字基础能力和数字核心能力的权重为0.4和0.6,满足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小于0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基础能力和数字核心能力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3-1和表3-2。
数字基础能力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0.0000,满足矩阵一致性比例要求,对“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指标”的权重:0.4000;2.000。
表3-1数字基础能力判断矩阵指标权重
数字基础能力 | 数字认同 | 数字学习 | Wi |
数字认同 | 1.0000 | 0.5000 | 0.3333 |
数字学习 | 2.0000 | 1.0000 | 0.6667 |
数字核心能力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53,满足矩阵一致性比例要求,对“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指标”的权重:0.6000;3.0055。
表3-2数字核心能力判断矩阵指标权重
数字基础能力 | 数字认同 | 数字学习 | Wi |
数字技术 | 1.0000 | 0.7500 | 0.2512 |
数字经营 | 1.3333 | 1.0000 | 0.3605 |
数字管理 | 1.6667 | 1.0000 | 0.3883 |
根据准则层(2)的指标对目标层A的权重公式,结合结合yahhp软件可以得出指标层对应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权重。
(三)结果分析
数字基础能力和数字核心能力指标权重中,数字核心能力高于数字基础能力,结合数字乡村背景,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服务于数字乡村首先是要具备数字核心能力,要有一定的数字技术、数字经营和数字管理能力才能有更强列的数字认同和数字学习。受益于数字核心能力的高素质农民,要树立经营发展的标杆和榜样,广泛宣传,积极引导,让越来越多的个体或者群体加入数字乡村建设的队伍,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储备优质人才队伍。政府部门和农业相关单位要关注高素质农民数字核心能力培育,建立常态联系,帮助解决数字能力培训、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开拓思路,全方位、全过程、多渠道助力数字乡村人力资源建设。在数字核心能力中占比最高的是数字管理能力,作为数字乡村建设中的主力军,高素质农民的数字管理能力尤为重要,要紧跟时代发展,了解农业相关政策,在数字管理中,遵守生态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要求,具备数字道德素养,提高具有数字技术、具备数字经营的高素农民群体的数字管理意识,法律意识。政府部门要做好数字乡村政策宣讲,解读中央、地方的文件精神,合法合规开展数字经营管理。基层政府管理部门要开拓创新,广泛联系,为高素质农民在数字素养培育中需要在资金、师资、设备等方面提供支持,开展精准培训,在互联网营销、绿色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对接农业需求,发展数字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借助层次分析法,探索了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权重。为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具体的指向。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农业理事会、农村合作社等机构明晰数字乡村背景下影响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的因素,有利于管理机构精准施策。例如农民群体加入到数字乡村建设,增收致富的队伍中,对数字乡村发展的认同是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来佐证的,当人们看到高素质农民通过数字技术培训、政府部门提供的政策引导,农产品种植有目标,特色农业有指导,数字技术有效益,就是非常有效的宣传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个人或群体参与到乡村发展,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成为提质增收新农民。其次对高素质农民要进行数字核心能力的相关培训,要有一定的数字经营和管理能力,可以结合当地农业特色,针对性进行培训指导,让小特色变成大产业,提高农民经济收益。最后,本文所研究的指标、权重计算等数据样本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主要为更加丰富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指标体系。未来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可能又会有新的变化,数字乡村高素质农民的关键能力需求又会产生哪些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建议
1.加强培训宣传
结合数字乡村发展,对高素质农民的价值和前景做广泛、系统的宣传,聚焦于高素质农民的专业性、前景性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让农民群众对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的关键能力要求有清晰的认知,吸引农民工返乡,解读高素质农民技能提升政策,引导青年劳动力回流。基层政府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宣传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利用微信、QQ、抖音、快手等网络媒体,制作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形成良好的的舆论环境,促使高素质农民数字能力培训广为人知,奠定数字乡村发展的基础。大力宣传高素质农民数字经营管理优秀案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多方协同,加大扶持力度
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指标明确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方向,高素质农民培育离不开多方的支持,首先政府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数字能力培训活动,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回乡创业人员、农业合作社、理事社等机构负责人的农业产业加强持。在数字技术、数字经营管理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帮助,提升农业产业数字化应用水平。积极联系培训机构、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等为其提供技术、信息、资金、服务等多方面支持,促进交流合作。其次,志愿者群体、公益组织、农业类高校等都可以积极参与到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培育中来,关注高素质农民群体,在数字化背景下的高素质农民成长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培训讲座、田间指导等,通过增收增效的典型案例,促进数字化认同,强化数字化能力学习意愿,提高高素质农民数字核心能力。最后,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培育和发展的基础,要强化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网络信息服务,政府组织、企业联合,开发适农数字产品,强化数字认同,降低数字学习难度,激发数字学习意愿,提高数字技术水平。鼓励高素质农民广泛使用数字技术,带动更多农民参与到数字乡村建设。
3.精准选择培育对象
培训对象的精准选择时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要环节,要结合关键能力的实际需求,采取针对性性化的学习和提升,才能更好地发挥培训的作用,推动数字乡村快速发展和高素质农关键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在农业技术和管理方面有较大提升潜力的农户,并且有较强的数字能力学习意愿和能力。不同的培训对象设计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提高高素质农民关键能力培育效果。对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注重数字经营、管理能力培训,帮助其壮大创业项目带动乡村就业。对已经具备一定的技能经验的农民群体,根据农户的基础情况、产业发展需求等因素,在种植、饲养等方面给与数字技术培训,提高其应对数字化管理的能力。在确定培训对象之后,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训内容应与农业生产现实需求结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培训计划的制定中,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实际需求和困难。确定培训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数字核心能力应用水平。
4.健全培育体系
数字乡村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是促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健全的培育体系有助于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基层政府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首先要主动调研,及时准确地收集培训需求,实地进行充分细致的调查。将市场与培训需求相结合,完成培训需求分析。其次,根据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从目标、内容、时间、设备、场地、参训学员、师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调研和设计。再次,有效组织培训活动的开展,记录培训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最后,设计培训评估方案,从培训满意度、培训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建立奖惩机制,激励高素质农民认真参与数字能力培训,提升数字素养,服务数字乡村建设。
文章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https://www.zzqklm.com/w/jg/1406.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