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数字经济背景下吉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路径探究

作者:胡馨雅来源:《村委主任》日期:2025-01-06人气:1007

一、吉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一)发展规模和市场结构

  吉林省农产品电商的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正在经历快速的发展和变化。根据2023年的数据,吉林省网络零售额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4%,增速居全国第1位;农村网络零售额近470亿元,增长31%,增速稳居东北板块首位。同时,吉林省农产品电商市场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包括B2BC2C等多种模式。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也在快速发展。例如,吉林省在阿里巴巴平台(淘宝、天猫)上活跃的农产品网店近6万个,带动13.2万人创业就业。吉林省的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过30亿元,成为外贸新增长点。人参、鹿产品、黑木耳、吉林大米等特色农产品网络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7.5%49.2%33.4%22.6%,显示出吉林省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强劲竞争力。

(二)政策扶持

吉林省积极促进农产品电商行业的发展,其支持措施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首先,省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资金支持,比如电商发展五年规划和直播电商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省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基金,以促进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的繁荣发展,并鼓励金融机构优先支持这些领域。其次,省政府大力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宽带及5G网络的普及度,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为电商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方面,吉林省建立了高校协作体、产业学院和工匠学院,以培养电商人才,并通过举办各种竞赛活动,累计培养了约10万名电商人才。此外,省政府还鼓励企业整合品牌资源,打造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并通过推动农产品电商和网络直播,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促进企业与电商平台的合作。

在税收和金融服务方面,吉林省实施了减税降费政策,对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优惠税率。同时,创新金融服务,提供低成本资金,实现农业大县政策性信贷担保全覆盖。

在跨境电商方面,省政府推动了多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发展,并通过系列活动促进跨境电商与产业带和中欧班列的融合。最后,吉林省还推进了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实施了“快递下乡”工程,构建了农产品快递网络,提升了农村快递服务水平,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强了网销网购物资的配送能力。这些措施共同为农产品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数字经济对吉林省农产品电商的影响

(一)数字技术在吉林省农产品电商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吉林省农产品电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开辟了新的销售途径,也为农业产业链的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首先,智慧农业的建设为吉林省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实现了精准化管理,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加透明,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了解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情况,从而增加了对产品的信任度。其次,数字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吉林省通过建立数字化的供应链平台,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确保了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同时,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使得吉林省的农产品能够快速地运输到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直播电商的兴起为吉林省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新的活力。农户利用网络直播工具,与顾客实时互动,直观呈现农作物的栽培、收获及加工环节,有效提升了顾客对农产品的认识和兴趣。这一创新的营销方式,不仅为农产品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也为农业从业者开辟了增收的新途径。

在吉林省,数字科技的融入,加速了农业产业链向数字化方向的升级,同时也为农户开拓了额外的收益途径,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兴盛。随着技术的持续革新和政策的不断扶持,预计数字科技将在吉林省农产品电商领域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吉林省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趋势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吉林省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第一、农产品电商模式的创新:吉林省农产品电商正在经历模式创新,包括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新型业态的发展。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新电商平台如拼多多等正在引领数字转型,通过内容+电商的模式,积极助力农货销售。第二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吉林省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利用地理优势,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珲春作为跨境电商的重要窗口,其跨境电商年贸易额已从2018年的4300万元增长至50.8亿元,形成了显著的规模效应。第三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为了提高农村物流配送的效率,吉林省正在推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网点的数字化改造,完善智慧仓储、自动分拣等现代物流设施,提升村级配送效率。第五、数字消费场景的培育:吉林省正在综合运用5G、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农村商业网点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多种消费场景,如网订店取、生鲜直送等,丰富居民消费体验。

三、吉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面临的挑战

吉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不够广泛互联网接入不稳定网速较慢限制了电子商务活动有效开展交通设施物流配送体系尚不完善,尤其是冷链物流设施的缺乏,难以保证生鲜产品新鲜度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效率缺少包装加工设施导致产品运输过程中损坏率较高

农产品品牌化步伐缓慢:吉林省农产品种类丰富,但在品牌建设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农产品尚未实现标准化,缺少统一的生产规范,导致线上销售时质量参差不齐,库存不足。

农产品电商文化创新不足:农产品电商模式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缺少自己独特品牌故事导致竞争成本较高,效益较低。

农村电商人才缺乏:电子商务属于现代化新兴产业,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推动,但目前乡村的电子商务人才较缺乏农业了解电商专业人才匮乏农产电商业务的发展构成了制约。

销售渠道单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农产品电商正逐渐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吉林省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渠道单一需要通过数字经济电商销售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模式

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政策,鼓励农村电商发展

缺少相关的保障措施缺乏针对农产品电商的具体法律条文以及政策指导导致企业运营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吉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对策

1应重视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示范项目、农产品的仓储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以及提升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确保农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城市市场。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比如安装智能灌溉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运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指导农户合理安排种植计划。此外还可以开发手机应用程序帮助农民实时掌握田间状况,提高管理水平。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构建高效透明的供应链体系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为此,吉林省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整个产业链条进行优化升级,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冷链物流监控平台等。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更能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升级店面和加强品牌合作等措施,提升农村便利店和小超市的服务功能,增加农业信息服务、客运和货运服务等功能,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提升物流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为新电商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和保障。

需要加速农产品品牌的建设,通过建立质量标准和加强品牌营销,提升产品的市场认知度。通过发展直播带货、网店微商、农民博主等农村电商新业态引导其对吉林农产品进行品牌塑造。加强社交电商、社区团购、休闲农业等培育工作,鼓励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直播电商+产地仓+寄递”等新模式。对农村商业网点进行数字化改造,创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以丰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可以通过举办“最美农夫”评选活动等形式提高农民参与度,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从种植到加工全过程的质量追溯管理,确保每一件商品都达到高标准要求。鼓励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开发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3鼓励农产品电商文化创新。鼓励地方结合节庆假日重要消费时间截点,举办本地农产品线上营销促销活动,组织积极参加部省级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支持行业协会举办或参加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创业创新、资源对接活动。构建多元化销售网络。除了现有的电商平台外,吉林省应积极拓展新兴渠道如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通过内容营销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同时加强跨境电商布局,利用国际知名购物网站推广本地特色产品,开拓海外市场。

4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农民的电商技能,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参与农村电商通过产教融合、产才融合、复合型培育等方式,提升从业者的文化水平和能力素养。高校开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全方位培养专业化人才,培育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军人才,同时建立电商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实操式、体验式、定制化培训,并将其培养与基层组织建设相融合,定期引入行业专家进行专业辅导,培养符合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5不断增加不同的销售渠道可以实施产地直供+平台销售模式模式主要依托于电商平台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和广泛覆盖范围,将吉林省内优质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地头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与质量,同时也使农户能够获得更合理的收益。例如,通过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吉林特产馆”,集中展示并销售人参、鹿茸等特色农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开启订单农业+定制化服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实施订单农业项目。即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预先签订生产合同,在种植前就确定好品种、数量以及价格等信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盲目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还能确保供需双方利益最大化。此外,针对高端市场还可以提供私人订制服务,如为客户量身打造专属果园或菜园,定期配送新鲜采摘的果蔬等。进行线上线下融合营销策略除了传统的线上销售渠道外,吉林省还注重加强线下体验店建设,实现O2OOnline to Offline)闭环运作。比如,在省会城市长春设立集展示、品尝、购买于一体的农产品体验中心,并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吸引顾客前来参观选购;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互动推广,增强用户粘性,形成良好口碑效应。

6、政策支持引导相关保障措施。出台鼓励性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促进农村电商与乡村特色产业协同发展。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农产品电商项目启动及后续运营所需资金,特别是对于初创企业和小微商户给予更多关注;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符合该领域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与电商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县域农产品电商产业集聚区,配套多元化服务,促进技术、人才、物流、资金等要素积聚共享

7不断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当前存在的监管空白或不适应新情况的问题,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依托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课程,涵盖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市场营销技巧等内容;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流通行为;定期组织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吉林省农产品电商行业正面临空前的良机与挑战。深入分析其成长轨迹可见,品牌化、标准化、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电商平台建设与服务、以及政策扶持、人才培养、技术支撑和市场监管等措施,构成了推进吉林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策略的落实,旨在增强吉林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助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和乡村的全面振兴。展望未来,吉林省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必将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绿色的转型,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  《村委主任》   https://www.zzqklm.com/w/xf/3217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