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析

作者:雷志烁,吴俊 来源:《重庆科技报》日期:2025-01-11人气:564

一、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大学生面临的新要求

(一)知识复合多元

  新工科打破了学科界限,促使自动化专业与多学科深度交融。如今,我们不仅要扎实掌握自动化的经典理论与技术,如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动等,还需积极涉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数学建模以及新兴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知识。例如,在智能工厂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中,需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处理海量生产数据,借助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控制决策,这要求我们构建起多元知识体系,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无缝对接与灵活运用。

(二)创新驱动实践

  创新能力已成为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在面对实际工程问题时,不能墨守成规,而应大胆创新思维,尝试从全新的视角提出解决方案。无论是在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还是开发智能控制系统时,都要勇于探索新的技术组合与应用模式。例如,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与数据可信共享,以创新驱动实践,提升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

(三)工程实践与协作

  应用型人才的特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具备卓越的工程实践能力。这意味着我们要熟练掌握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调试与维护技能,能够深入工业现场,将理论知识精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现代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协同作战,共同攻克工程难题,确保自动化项目的顺利推进与高效实施。

、当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的困境

(一)课程体系适配难题

  传统课程占据主导地位,新兴学科课程设置零散且深度不够,导致知识体系连贯性差。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系统地整合所需知识,需要在碎片化的课程内容中艰难摸索知识的关联与应用,增加了学习难度与知识融合的障碍。

(二)实践资源匮乏局限

  实践教学环节暴露出诸多短板。校内实验室设备数量有限,部分与工业界前沿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滞后,使得我们在实践中无法感知行业的最新动态与技术应用场景。校外实习机会虽有,但实习岗位与专业的契合度参差不齐,实习内容往往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参与到核心工程项目中,导致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实践技能提升受限。

、大学生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应对策略

(一)自主学习与知识拓展整合

  我们应树立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平台(Coursera、网易云课堂等)、学术论坛(知乎、CSDN 等)以及开源代码库(GitHub 等),主动学习新兴学科知识,并将其与自动化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例如,通过在线学习 Python 编程与数据分析课程,应用于自动化实验数据处理与智能算法开发;组建跨专业学习小组,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与项目实践活动,促进知识的交流碰撞与协同创新,逐步构建起适应新工科需求的多元知识结构。

(二)积极投身实践项目锤炼能力

  主动参与学校各类实践教学项目,如综合性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争取在项目中担任核心角色,全程主导项目的规划、实施与优化。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如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自动化创新创业大赛等),以赛促学,在竞赛的高压环境中激发创新潜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利用寒暑假时间,主动寻找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机会,深入生产一线,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积累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将所学理论知识真正落地生根。

(三)多元拓展指导与交流渠道

  积极与专业教师建立紧密的沟通联系,主动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或科研成果丰硕的教师请教,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团队,在科研实践中接受导师的悉心指导,学习前沿科研方法与技术应用技巧。充分挖掘校友资源,通过校友网络与已在自动化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校友建立联系,获取职业发展建议与行业内部信息。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组织的学术交流会议、技术研讨会以及企业举办的校园技术讲座等活动,与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互动,了解行业最新技术趋势与市场需求动态,拓宽创新视野与实践思路,为个人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章来源:  《重庆科技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27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