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厦港街道下沃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创建与探索
一、发展现状与问题
下沃社区地处厦港街道东南端,毗邻厦门大学、南普陀、演武大桥观景平台等旅游胜地,总面积0.38平方公里,分为6个大网格,常住居民总户数约3000户,常住人口近万人。辖内有一所演武小学、有“猫街”热点旅游街区,还有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军区厦门第三干休所等省部署及市属企事业单位23家。沿街商家众多,业态品类齐全,涵盖银行8家、酒店5家、商场1个、综合超市1个、特色餐饮60家、快递服务8个、便利店7个、蔬菜生鲜店6家等。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国治安保卫联防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单位、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全省城乡社区近邻服务试点单位名单、厦门市平安和谐创建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由于地处老城区,社区商业业态结构不平衡,呈散发自由、陈旧不变的状态,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基本保障类的服务需求和新业态的品质提升愿景。
二、工作思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全面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着力普惠民生、促销费,下沃社区按照“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优先配置“家门口”的便利店、早餐店、药店、蔬菜生鲜、快递站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周边”的休闲娱乐、运动健身馆、养老服务等品质提升类业态,以营造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场景,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一龙两翼”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一龙”:即以思明城建演武1658为龙头;“两翼”:即以“近邻”共商共建共享为导向,向西北将顶澳仔路猫街商圈串起来为其中一翼,向西南将下澳仔路至西村一号地商圈串联起来为另一翼,形成“一龙两翼”商圈模式,发挥演武1658、猫街小广场、西村一号的“等腰金三角”的辐射源、增长极效应,带动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蓬勃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邻阵地,发挥党建引领,明确建设目标
以“党建+”为引领,结合“近邻·思民”专项行动和“近邻茶话会”恳谈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结合社区标准化建设,聚焦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求,积极有效地探索创新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结合社区规划,合理布局商业网点,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和腾退空间利用,为便民生活圈建设提供空间支持。例如契合演武1658的餐饮升级项目,助推周边餐饮企业经营共建“沃”社区大食堂,“长者食堂”助餐点,让社区居民享受到高品质的便民餐饮服务,服务辖区“一老一小”便捷就餐,享受家一样的味道;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启动活动空间错峰使用,建设“沃”儿童友好空间,为辖区儿童打造一个集德育美育、自然科普、社区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友好型成长微空间。通过阵地建设,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辐射点,覆盖新邻驿站(猫街39号)、小区党群服务站,通过阵地建设形成“五助”(助幼、助教、助医、助老、助困)、“五社联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等服务内容,重点服务“一老一小”,实现全龄友好服务。
(二)优化邻服务,完善社区功能,提升服务品质
创新“沃”服务站近邻大物业,加强与优质物业服务企业合作,探索“大物业管理+多元共商共治”治理模式,开展“沃”的近邻“大物业”服务,为无物业老旧小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共享物业服务。打造商圈服务联盟,挖掘辖内唯肯艺术教育、舞所不能舞蹈中心、群贤红树林文化、书法培训机构、厦屿花店、美容美发机构等企业资源搭建“沃”网格课堂,为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惠性课程。积极壮大服务站队伍、深化商圈商家服务联盟,结合“我们的节日”、“900秒生活圈”系列活动,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定期在演武公园、猫街小广场、各小区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小家电维修、健康义诊、义剪、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年货市集、迎春送福等近邻便民市集服务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游客可携带的文化消费和创新理念。
(三)深化邻治理,加强社区治理,促进商居和谐
秉持“‘沃’邻里”服务理念,主动对接多方资源,以邻近或就近的企业为提供服务的主体,以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党员和居民志愿服务队作为补充力量,把各自为阵的“独奏”变成齐抓共管的“合唱”,通过“三聚三促”(“聚力促共建、聚慧促共治、聚爱促共享”)实现社区邻治理服务体系,达到了“三少三好”的效果,即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信访矛盾明显减少、治理成本明显减少,秩序环境明显变好、邻里关系明显变好、党群干群明显变好,促进商居和谐。
(四)转化邻智慧,融合科技资源,赋能社区发展
数字赋能,依托近邻资源推出“便民下沃”小程序,将生活圈的各类资源在线上进行动态重组,再由线上平台向线下生活服务延伸,搭建便民网络,构建线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此外,“便民下沃”小程序还将链接智慧人大、智慧思明,设置社区活动、社区团购、家政服务、共享停车位、小修小补、上门回收、免费咨询等大物业模块,扩大用户群体,使用一社一品‘沃’邻里”独特logo,统一规范圈内标识。增强用户黏性,将社区商业、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多功能集于一体,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性,打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副主任为副组长,各分网格长为成员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创建领导小组。党委书记负责总体统筹与决策;副书记负责资源对接与活动策划;综执副主任负责项目整合与落地执行;党建专委负责党建引领与宣传推广;各委员、网格长负责网格内资源挖掘与民意收集。猫街商圈联合党支部、“沃”服务站、演武 1658 等机构协同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形成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工作格局,为便民生活圈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协调机制
每月定期召开便民生活圈创建协调会议,梳理建设进度,剖析存在问题,明确协调事项,并及时向街道汇报项目进展,争取上级指导与支持。通过常态化的协调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难点与堵点,保障项目按照预定计划高效推进,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协同发展,提升建设工作的整体效率与质量。
(三)做好宣传推广
借助思明快报、海西晨报、厦门日报、厦门卫视等主流媒体,“厦港好邻居”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居民自媒体平台及居民口口相传等渠道,加大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业态布局、创建目标、诚信经营、惠民利民等正能量信息宣传,增加居民对生活服务的好感度和依赖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吸引更多居民与商家参与到生活圈建设与发展中来,提升生活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社区发展汇聚强大的民意支持与社会合力。
扭住目标不放松,绘就“等腰金三角”蓝图,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下沃社区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统一、科学、合理规划商圈业态,通过思明城建的有力支撑、社区党群的核心凝聚、猫街商圈的活力带动,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深入推进和“沃”服务站共享大物业的创新运营,助力社区“一龙两翼”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成功起飞,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