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助推和美乡村建设路径研究
新质生产力是驱动乡村建设的关键力量,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和美乡村”建设,契合当下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党和国家长期推进“三农”工作理论与实践的传承,也是乡村建设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在习近平总书记于黑龙江考察时对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重强调之后,如今,新质生产力已深度融入乡村建设。
“和美乡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聚焦于“宜居”“宜业”“和美”三大关键领域。其中,“宜居”是构建和美乡村的基础条件,它要求乡村具备优良的人居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从而充分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宜业”则是建设的核心所在,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支撑。它强调乡村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就业机会,以此减少劳动力外流,为乡村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和动力,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和美”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精神指引,它体现在乡村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稳定的秩序,以及社会、城乡、文化与自然的多维度和谐。它不仅强调社会的和谐与城乡协调发展,还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共荣共生,是引领乡村走向美好未来的精神支撑。在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中,新质生产力凭借其高效、智能、绿色的特性,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向度。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为引领、以高质量为导向、以高效能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核心,致力于提升乡村产业品质、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然而,在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乡村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新质人才短缺、乡村特色文化传承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将从数字技术建设、产业提升、文化传承三个方面,探讨新质生产力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助推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乡村
新质生产力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依托,为乡村建设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这不仅有效解决了村民的网络使用问题,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更能为智慧农业、电商销售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同时,新质生产力通过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的实时整合与共享,为农业生产、销售、资源利用以及乡村服务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在助推乡村生活环境改善方面,新质生产力遵循新发展理念,引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推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乡村的广泛应用。借助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等,乡村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污染,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此外,新质生产力还助力乡村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各级党委和村镇负责人因地制宜,加速推进农村地区宽带网络、5G基站、物联网等设施建设,构建农村数字新基建,在此基础上,对原有信息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建设乡村数字医疗体系,提升公共服务的精准度和响应速度,使居民能够享受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助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宜业”乡村
新质生产力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品流动智能。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农业管理,建设数字农业工厂。在产品流通环节,优化物流系统,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推动绿色加工物流和废弃品回收利用等业态发展,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加速农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是其核心驱动力。通过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普及智能农机装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化农产品产业链。
新质生产力催生了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大数据、高科技技术的应用需要充足的人才储备。为此,要搭建平台,挖掘当地人才资源,注重设立专门的数字化项目,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精细化服务。政府应出台政策,创造有利条件,激励技术人才和优秀学生返乡创业,提升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为新质生产力落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助推乡村文化建设,打造“和美”乡村
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强大动力。借助3D建模技术,乡村文化资源得以数字化呈现,民俗风情、手工艺、非遗文化等通过网络重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保护濒临灭绝的文化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推动乡村文化和现代科技的融合,助力乡村文化创新。结合乡村地方特色,引入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采用“文化+旅游”模式,利用V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当地特色文化活动。同时,搭建数字文化平台,通过微博、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渠道进行文化宣传,提升乡村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营造文化和谐氛围,提升乡村文化治理水平。新质生产力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便民服务平台,实现信息高效整合,提升治理效率。村民可以通过智能服务平台获取文化活动信息、政府新政策等,减少信息传递的层级和时间成本,提升乡村文化治理的透明度。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