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文学论文 > 正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影响

作者:李草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4-09-02人气:38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深远而持久。从未来发展的视角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层面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性的指导,确保了现代化进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误入歧途。同时,从内在驱动力的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能够持续稳定地推进。这种文化的力量,不仅塑造了国家的发展道路,也深刻影响了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未来的命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可分割性

在探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时,必须明确这一过程往往根植于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之中。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类历史并非随意创造,而是在既有的、从过去延续下来的条件下塑造。毛泽东亦指出,中国的新文化源自于古老的文化传统,这要求我们必须珍视并尊重历史,不可轻易割裂与过去的联系。现代化并非意味着彻底摒弃过去,而是基于传统之上的创新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历史的核心基石,无疑对民族的发展轨迹具有深远的影响。文化本身具备一定的相对独立性,这意味着它并非完全受经济因素的支配。虽然从长远的历史视角看,经济运动是强大而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但文化的发展并不总是与经济因素同步变化。恩格斯曾批评将经济因素视为唯一决定性因素的片面观点,强调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体现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它们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社会的多元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方向的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目的,我们不难发现,其根本宗旨旨在确保中国人民享有幸福而充实的生活,并促进中国人民实现自由而全方位的发展。显然,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方向的正确性及其深远影响。因此,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不得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保障作用。

(一)有助于以人为本的现实生活目标的实现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世俗化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传统中国社会,民众的核心诉求聚焦于现实生活中的切实福祉,即追求此岸的世俗化生活,而非宗教所向往的彼岸或天国生活。这构成了传统社会中中国民众的基本生活追求和态度。孔子强调,国家应以改善民众生活为首要任务,特别重视民众的生活基础、经济繁荣和道德教育。中国民众普遍追求的是稳定、实在且可触及的“美好生活”,他们珍视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兴旺和家庭和睦的日常生活。这一观念与欧洲中世纪社会及古代印度将人间视为“苦难世界”,并追求超越现实的“神的天国”生活截然不同。由于中国深厚的世俗化传统,当时的中国并未出现由“神的世界”主宰“人的世界”的情况。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较于其他国家文化的一大独特优势。                                                  

(二)有助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若这一议题处理不当,将引发一系列连锁负面效应,甚至可能引发不可逆的严重问题,直接威胁到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发展。从全球视角审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是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深化的。在大工业发展的初期,人们曾抱有过于乐观的态度,认为凭借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可以随意改造自然,让自然完全服务于人类。然而,这种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和改造,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自然界的每一次报复都提醒我们,每一次看似胜利的改造,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这些后果往往会抵消甚至逆转最初的成果。这一残酷而严峻的现实,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三)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

从全球视角审视,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正如所言,“一体化的世界已然存在,任何国家若选择孤立,都将被世界所孤立。”在这样一个紧密相连的世界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外,每个国家都需积极参与到这一进程中,与世界各国展开日益频繁的交往。         

在此背景下,对外交往的方式显得尤为关键。选择以扩张和对抗为特征的零和博弈,还是寻求和平与合作的共赢之路,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方向正确与否的重要因素。零和博弈往往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冲突的加剧,而和平发展的合作共赢则能够推动国家间的互利互惠,实现共同繁荣。因此,各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应秉持开放、包容、合作的精神,以共赢为目标,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的重要意义

在确保了前进方向的正确性之后,我们需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能否持续稳定地推进。这一进程的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内在的发展动力。而在这一关键领域,优秀传统文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卓越的包容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华民族所具备的独特且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文明以其显著的统一性为特点,这种统一性不仅使得各民族的文化得以和谐共存、融为一体,更在遭遇重大挑战时展现出极强的韧性。这种统一性铸就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明确了国家统一在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地位,也彰显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命运的归宿。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