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这一指示深刻揭示了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便更好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进而推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主体:教师要增强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念。
一方面,教师需要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加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要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其自身的能力素养直接决定了融入的水平和质量。故教师应熟读阅读经典传统文化书籍,深入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如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佛家提倡的慈悲与智慧等,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教师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不仅仅是保护和维持已有文化形式,而是要通过创造性转化,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新热点相结合,在课堂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教育载体:利用新媒体手段,提高文化融入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关键在于构建能够承载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与新载体。网络思政能打破空间与时间限制,拓展思政育人的有效半径。
一是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优化学习体验。一个出色的网络教育平台能为广大学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学习。高校应积极拥抱新媒体与网络技术,通过整合优质传统文化资源,利用大数据以微信公众号、论坛等为载体,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信息交流平台。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制作传统文化“微课”,将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呈现。例如“儒家的仁爱观”“道家的自然观”“孝道的现代价值”等,通过轻松有趣的形式讲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碎片化时间中学习。
二是创造虚实融通的数字场景,增强文化体验感。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拓展为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物理空间相融合的聚合性空间,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借助V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观故宫、兵马俑等历史文化遗产,或“参与”岳飞抗金、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这一融合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打造了高度互动的学习场景,使得学生能够在真实感强烈的环境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三、教育内容:注重内容的高质量与针对性
教育内容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对于融入课程的具体内容,需要充分考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换句话说,就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有”回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需”。
一是注重内容的高质量。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确这一过程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系统化、模块化的知识整理,并巧妙地融入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以构建更为丰富、立体且具有深度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甄选应用,尽可能避免浅用或者误用传统文化深刻含义的问题,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地融入各门课程中,需要厘清知识重点,找到两者的融合点,进一步提高“融入”的系统性、整体性,形成教育合力。
二是注重内容的针对性。从横向维度来看,强调在不同学科领域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广泛覆盖和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例如结合学科特点,针对性地融入文化元素。在法律专业的思想政治课程中,可以融入传统法家的法治理念,探讨古代中国的“礼法结合”思想及其与现代法治观念的关系;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可以讨论儒家“义利之辨”与现代商业伦理之间的联系。从纵向维度来看,根据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成长,逐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的成长需求相契合。例如,大一阶段侧重传统文化中的基础道德规范教育,如诚信、尊重、责任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道德观念;大二、大三阶段,结合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实际问题,融入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理念,如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心静则安”,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处理生活中的复杂关系。在大四阶段,教师可以引入更加宏大的文化议题,如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在毕业后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