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中的女人们
小说的题目《喜福会》是个麻将会的名称,最初由小说中的四位叙事母亲之一吴素云在抗战时的桂林发起成立。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题目,无疑寄寓着小说人物的希望与梦想:可以“丢开坏念头”,也可以“交好运”。小说中使用了打麻将这一特殊的形式,象征着人生的不可测,每一张牌的起落,好比是人生的变幻莫测。作者利用打麻将的程序结构整个故事,共分四章,四户人家作为四个部分的叙述中心,以麻将轮流做庄的方式,依次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故事。每章又有四个故事,十六个故事各自独立成章,构成了更大的一个故事。
聚会以麻将开始,之后就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赌博功能,参加者也由最初的四位母亲扩展到四个家庭。喜福会在母亲的生活中扮演者特别重要的角色:它是母亲们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因为只有在这里她们才可以用母语自由交流,不受歧视;她们互相讲述自己的故事追忆过去,同时还可以“学习美国的成规习俗、处世之道,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商讨赚钱之道。”(Amy Tan 1989: 78)从作品的框架上看,母亲们各自述说来美前的中国经历及来美后的心理感受:迷惘、失望。小说中,吴精妹被放在了麻将桌的东方,因为“东方是一切的开端,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风吹来的地方。”(Amy Tan 1989: 124)这预示着故事从吴家开始,也于吴家结束。
故事中的四位母亲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在经历过就中国的战乱后移居美国。她们的后半生生活的较为平静如意,但内心埋藏着难以向人们诉说的悲痛。吴精妹的母亲在抗日战争的逃亡路上与三个女儿失散,绝望中被一个美国传教士救起,送进医院,认识了男病友吴吕宁,两人辗转来到美国,生下了女儿。苏安妹幼时就因为母亲的改嫁遭到叔婶和外祖母的冷眼和蔑视,随母到继父家后又因母亲处于妾的地位而报偿寄人篱下的辛酸,她的母亲最终也因不堪忍受二妾的欺凌吞食鸦片自杀。英英出生在富人的家里,可长大以后却嫁给了一个浪荡成性的花花公子,最后不得不逃出不幸的婚姻,多年闲居在一个穷亲戚家。直到丈夫死去后,遇到一位美国士兵并与这个语言不通的美国男人结婚来到美国,开始了新生活。钟林冬出生在贫农的家里,十二岁就做了童养媳,幸运的是她能够用机敏摆脱贫穷强加给自己的苦难。
《喜福会》中,传统的中国母亲期望通过女儿的成就来补偿自己生活的失意,而女儿偏信“我就是我自己”(Amy Tan 1989:372)母女间的这种冲突不仅仅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实质上也是东西方两种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矛盾。正如钟林冬所说:“我希望孩子们能完美地结合起来,美国的环境、中国的性格,可我万万没想到这两样东西是无法相容的。”(Amy Yan 1989: 482)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还体现在女儿们婚后与她们丈夫的关系中。小说中虽然女儿们从小没受过正式的东方文化教育,但中国文化是他们的根。生活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长期的耳濡目染,古老的中国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共同作用使她们有了双重文化身份。当她们用美国方式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时,在潜意识中中国文化又有所作用。她们内心全盘接受了美国文化,却无法改变自己的中国血统。这种“我是谁”的困惑和不知何去何从的身份危机导致她们人格分裂,因此她们抑郁、烦闷、迷茫,处理不好跟美国丈夫的关系。露丝像一个传统的中国妇女一样,婚后从夫,对丈夫特德的安排一向温和顺从。丽娜婚前婚后都与哈罗德平分账单,但她实际上并不满意这种钱财上“井水不犯河水”的美国式做法。丽娜是一个中国式的贤妻良母,身上有很多传统的中华美德,但在物质主义和自我主义为中心的美国,她的婚姻也同样触礁。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