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谈产品设计的若干因素

作者:李智健来源:原创日期:2014-02-21人气:903
 

一、科学与艺术
科学与艺术经过数千年的演化,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如今,科学与艺术已不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虽然二者在本质上有各自特殊的一面,但绝大部分是有共通的地方。如果从两者的关系来看,我们知道艺术主要是情感的表现,科学则需要理性的分析,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它们都有可能走向极端的一面:高科技也许会带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一系列的风险;艺术的疯狂不等于达到高超的境界,也许会使人丧失理智,最终走火入魔。当然,事物发展总体趋势还是螺旋上升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标准也在逐年提高,简单的衣、食、住、行已不够满足日常所需,人们更多的是想得到快乐和健康等,这也就要求设计师不但拥有专业技能,而且更多的要了解有科学、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在历史上和传统上,科学通过自身的模拟、实验、分析等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果绝大多数是在揭示人与自然方面的知识,我们身处的自然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身处的地球是如何影响万事万物等问题。工程学则是探索人为事物方面的创造与更新,怎样建造有关建筑、航空、产品等人为事物,如何解决设计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设计”是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设计同样与两者都是呈动态发展的。比方说材料与工业设计,材料与产品遍布世界,材料更多的是合乎社会的发展需要,其制作过程是一个发现、发明的过程;工业设计则是不断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两者的统一可以丰富各种产品的设计需要,从而给予人们物质、精神、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二、艺术与设计
艺术趋于感性,设计趋于理性;艺术是个性,设计是共性。表面上看似互为矛盾,当这两个名次结合在一起时,便出现了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在刚接触设计的初级阶段,是把艺术设计作为设计中的一个门类,而到了研究阶段则是把设计艺术与其他专业领域相综合。
不论是艺术设计还是设计艺术,本质上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在国内的一些产品制造商却将其误读为“设计的艺术化”,有些人认为工业设计就是造型设计,有些人则认为设计就是为了艺术化等等,造成了现在市面上的很多产品在简单的造型表面加上了“莫名其妙的图案”,手机、电视、空调等,也许这些产品会让一些消费者的个性需要得到满足,但留给企业的也许只是“短暂的春天”。其实,工业设计不仅仅包括外形,还关系到技术、工艺、结构、部件、性能等与制造相关的知识,再加上环境、使用、背景、人群等与使用相关的内容。比方说,一只钟表是否能够用以报时,取决于其内部构造,以及把它置于何处。一把刀子能否用来切割物体,取决于刀刃的材料,以及它所切割物质的硬度。有意图或目标的功能需求,事物的特征及所处的环境、合理的结构会更好的体现出使用价值。设计往往关注于内在事物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其目的是让设计能够合乎功能的要求和环境的适应。从设计者的角度来看,设计的创新来源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有可能转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只要对生活加以关注,会生活的人才会理解设计,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
总之,广义的设计,设计内涵的复杂化以及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要求设计师知识结构和认知观念的转变。不同专业的学科交叉,突破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设计需要艺术的自由表现,也需要科学的严谨合理,在强调可持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设计也需要与其他专业领域能更好的融合。

三、设计的因素
德国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认为“好设计”应该具备富有创新、拥有价值、符合美学、简单明确、自然呈现、朴实无华等因素,从他的设计作品里我们或多或少的都能体会到好的设计标准。在去年的香港设计营商周上,他对于好的设计提出了新的五点:
    1、功能性(Functionality)
2、良好的用户沟通界面(Communicate Effect)
3、符合多重审美观(Aesthetic Dimension)
4、实用性与目的性(Usability  Purpose)
5、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
笔者认为,良好的产品功能体现出设计师对于用户需求的关注,同时也体现出产品的内在品质;用户沟通界面能够适应不同的用户群体,也可以使产品本身的某些特点得以显现;多重的审美观符合各个年龄段、各个地区、不同文化阶层的基本要求;实用性与目的性是设计中一直倡导的方向,也是设计中应该具备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人类未来的发展,也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

结论:
自然界中的奥秘依然在等待人们以科学的视角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可能成为艺术与设计的来源,科学、艺术、设计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未来的发展有利于将三者更好的结合到一起,设计与科技的互动,推动创新和文明的进步,创新和文明的成果推动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