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探讨农村垃圾收集运输模式及设施建设

作者:姜春海来源:原创日期:2014-03-03人气:2427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应以农村生活垃圾统一管理统一清运为重点,积极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各镇驻地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和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进程。
一、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一)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模式不健全。在我国部分农村受经济发展、卫生习惯、环保意识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对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规范管理不到位,私设垃圾场、乱扔乱倒垃圾等现象还比较普遍,垃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缓慢而持久,很多地方的小河流现已成为垃圾河或臭水沟,对自然环境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受资金等因素制约,农村垃圾收集、运输设施建设和作业设备配备严重滞后,公用垃圾桶、果皮箱等设施投放不足,甚至部分农村根本没有相关设施,乱扔乱倒现象严重。
二、建立农村垃圾规范收集清运模式
(一)乡镇农村保洁队伍建设。根据乡镇农村人口数量、管理面积、标准要求等确认乡镇和农村需配备管理人员、垃圾收集运输人员和清扫保洁人员数量,并建立起乡镇农村环境管理和保洁作业模式。
(二)乡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制定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制定乡镇农村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将乡镇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做为各村委会综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起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三)乡镇农村垃圾收集清运模式。因地制宜建立相适应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根据距垃圾场距离远近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清运作业模式,近距离的乡镇农村可采用垃圾桶收集、压缩车直接清运模式,较远的乡镇农村宜采用垃圾中转站中转压缩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
(四)乡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在建立农村垃圾规范清运模式前期做好环境整治方案,积极组织人员对主要道路两侧、山体、公厕、河道、生活小区等处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整治,彻底改变了镇村的环境卫生面貌。
三、加强农村垃圾收运设施建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和清运工作标准需要进一步提高。考虑农村垃圾距垃圾处理场距离、道路交通状况、车辆设备投入、垃圾每日产生量等因素,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论证采用垃圾直接清运模式或者垃圾压缩中转运输模式,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的升级换代,降低生活垃圾清运成本,减少垃圾清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一)垃圾直接清运模式
垃圾收集模式:各村分别设置垃圾收集点,配备垃圾桶(箱、池)等收集设施。也可在各村建设集中地埋式(或地上式)垃圾箱集中收集各村所产垃圾。
垃圾清运模式:采用垃圾收集车直接收集清运垃圾,并将农村垃圾运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需注意:若在每一个农村选点建设地埋式(或地上式)垃圾箱,需要做好垃圾污水引排收集工作。
(二)垃圾中转压缩运输模式
垃圾收集模式:各村分别设置垃圾收集点,配备垃圾桶(箱、池)等收集设施。也可在各村建设集中地埋式(或地上式)垃圾箱集中收集各村所产垃圾。
垃圾清运模式:采用集约化清运模式,用小型垃圾车收集农村垃圾并运回垃圾中转站,在中转站内进行垃圾压缩,减少垃圾体积和污水含量,然后由转运车中转清运垃圾至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需注意:这种模式,需将垃圾收集、垃圾桶冲刷、垃圾脱水等过程集中在中转站内进行,通过对污水和臭气的处理,彻底改善环境卫生质量,优化作业环境,减少二次污染。
(三)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置
按照“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模式,县(县级市)以上城市需要统筹规划和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垃圾焚烧、垃圾堆肥或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置模式。
四、建立农村垃圾长效管理模式
建立农村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和管理考核模式,综合考虑资金投入、垃圾日产生量、垃圾成分选择垃圾收集清运模式,建立长效机制。
(一)建立乡镇农村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要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承受能力,合理分担相关费用,建立农村长效管理机制。乡镇农村环境工作人员工资、作业设备、环卫设施及管理经费等应由市、县(区)财政、镇财政和各村根据具体情况分级共同负担。
(二)逐步推行农村垃圾减量化措施。在农村生活垃圾统管统运基础上,研究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减量化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将农村垃圾中泥土、菜叶等可利用垃圾还田利用,减少农村垃圾产生量,有效地减少进入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厂的生活垃圾数量,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三)稳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清运水平,实现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和环境保护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逐步解决农村垃圾收集露天作业导致污水、尘土、气味污染环境严重等问题,将所有自然村全部纳入垃圾统管统运范畴,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带动乡镇,以中心城镇带动农村的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镇级生活垃圾一体化覆盖率100%,实现村级垃圾一体化覆盖率100%,所有垃圾全部集中运输到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模式,以促进新农村建设。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