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古韵浓――浅谈唐寅画中之诗
作者:王新来源:原创日期:2014-03-15人气:1524
我国历史上优秀的题画诗,不仅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文学史上的值得继承与发扬的艺术珍品。而众多优秀作品中,值得一提的,属唐寅。在其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中所追求推崇的真、善、美。他的题画诗,更是集富丽美、意趣美、新奇美、悲剧美于一体,堪称一绝。唐寅绘画作品中的题诗和情感,紧扣着作品的主题和意境,形象地传达出诗意,这种诗与画的完美结合,也是唐寅画的一大特点。
唐寅是一位全能的画家,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仕女著称。其山水早年师法沈周,传世之作很少。早年中年主要宗法随周臣,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主,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以仕女及历史故事居多,工笔人物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格调秀逸,洒脱随意,意境风趣。传世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鸲鹆图》等。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俊秀奇峭。
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匡庐图轴》真迹,正是唐寅融情于画,借画隐晦曲折地抒发自己的压抑情绪的真实写照。据唐寅此次游览庐山,与以往游览名山大川的心情有所不同,是在正德九年(1514年)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的一场惊吓之后,带着心有余悸的心情登上这座千古名山的。尽管如此,他还是敞开心扉,尽情地游览了庐山的险峰峻岭,飞瀑流泉,精心绘制了这幅《匡庐图轴》。
图为全景山水,表现的是庐山三峡桥(又称观音桥)一带的景观。图轴为绢本,浅绛色,墨画淡彩。纵长148.5、横长72.2厘米。款署:“唐寅子畏”,钤(印章)“南京解元”、“六如居士”二印。《匡庐图轴》所描绘的,是岩石嵯峨,几棵枝丫交错的古树落叶纷飞,枝丫交错的前景;横亘山腰的白云中隐现出的瀑布顺着山势,化为碧水,荡漾于山脚下的中景;险峭的山峰直刺苍穹的远景相结合,并于右下端画了横跨山涧的山桥是,一位老者骑驴过桥,一名童子尾随其后的情景,呈现出的是萧索、压抑、沉重的情感色彩。这种自然物象的色彩,正是诗人心理情绪色彩的隐现。
唐寅在《匡庐图轴》上题了诗一首。诗曰:
匡庐山前三峡桥,悬流溅扑鱼龙跳。
羸骖强策不肯度,古木惨淡风萧萧。
此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三峡桥的地理方位和山水美景,第四句渲染了此时朔风阵阵、落木萧萧的气氛,第三句“赢骖强策不肯度”诉说了作者内心难以排解的隐痛和有志难伸的悲愤。此篇题画诗,正是对画境的补充和发展,展现了作者感怀自然又感慨自身的真实的性情。
唐寅的花鸟画,传世作品不多,现存作品有《墨梅图》、《雨竹图》和《鸲鹆鸣春图》以及《临水芙蓉图》、《杏花图》等。而《枯槎鸲鹆图》应该说是唐寅花鸟画的代表。画中用枯笔浓墨来描绘由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的枯木,苍劲有力。枝头的八哥积墨而成。细藤与野竹同老叶画在一起,烘托着空山新雨后幽旷恬静的气氛,展现着自然的魅力。较之沈周则更为活泼洒脱,较之林良、吕纪又没有他们那样的粗犷豪放,而自有一番清新活泼,淡然之趣。
唐寅在右上角题诗,曰:
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
画面所构成的意境是那样的和谐,形象韵味十足,墨色浓淡相宜,诗更是从文学的角度彰显着艺术的魅力。诗与画的相互配合非常协调,将诗画的结合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中国画强调“六法”。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形敷彩、经营位置、传移换写。气韵是画中整体的精神之表现,因气韵而感动,因气韵而产生美感。气韵生动是画家最高目的,人们之所以会为唐寅的《秋风纨扇图》所打动,正是因为这气韵的缘故。
唐寅的代表作《秋风纨扇图》是飘逸淡雅的仕女画,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属南宋风格的白描人物,但更流利潇洒,笔法略近杜堇。笔墨流动顺畅,转折有力方劲,线条起伏顿挫,用笔富韵律感。全画虽纯用水墨绘成,却能在粗细浓淡的变化中,显示出丰富的色调。印文为“龙虎榜中名第一,烟花队里醉千场。”画面中,一位少女手持纨扇,娥眉淡雅,不施粉黛;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淡淡的幽怨怅惘。香肩削瘦,丰姿嫣然。她的裙带在萧瑟的秋风中飘动,体现着女性幽雅哀怨之美。
唐寅于画面左上部题诗,诗曰: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画面背景,是双勾的细竹,稀稀落落,留有大面积的空白,给人以萧条的感觉。而诗中又借汉成帝妃子班婕好色衰恩弛,好比纨扇在秋风起后被搁弃的命运,抨击着世态的炎凉。结合画中女子一脸的衰怨,烘托着整个画面。但,无论是工整精细,还是豪放流利,唐寅笔下的仕女形象,都是如此的婉转清秀,神态传神到位,而通过画面传达的故事情节及那淡淡的哀伤,又为美丽增添了几分凄凉。
唐寅是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洋溢着浓厚的文人画家的气息,并将艺术的真、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诗、文、书、画方面的成就,影响着后人对国画的继承和发扬。他的遭遇是坎坷的,个性是洒脱的,才情是不凡的,这所有的一切,都集中体现在他璀璨的艺术生涯及作品中。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体现着文人画家的情趣。诗情画意的结合,真情实感的流露,意境韵味的相伴,最终使唐寅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家!
唐寅是一位全能的画家,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仕女著称。其山水早年师法沈周,传世之作很少。早年中年主要宗法随周臣,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主,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以仕女及历史故事居多,工笔人物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格调秀逸,洒脱随意,意境风趣。传世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鸲鹆图》等。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俊秀奇峭。
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匡庐图轴》真迹,正是唐寅融情于画,借画隐晦曲折地抒发自己的压抑情绪的真实写照。据唐寅此次游览庐山,与以往游览名山大川的心情有所不同,是在正德九年(1514年)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的一场惊吓之后,带着心有余悸的心情登上这座千古名山的。尽管如此,他还是敞开心扉,尽情地游览了庐山的险峰峻岭,飞瀑流泉,精心绘制了这幅《匡庐图轴》。
图为全景山水,表现的是庐山三峡桥(又称观音桥)一带的景观。图轴为绢本,浅绛色,墨画淡彩。纵长148.5、横长72.2厘米。款署:“唐寅子畏”,钤(印章)“南京解元”、“六如居士”二印。《匡庐图轴》所描绘的,是岩石嵯峨,几棵枝丫交错的古树落叶纷飞,枝丫交错的前景;横亘山腰的白云中隐现出的瀑布顺着山势,化为碧水,荡漾于山脚下的中景;险峭的山峰直刺苍穹的远景相结合,并于右下端画了横跨山涧的山桥是,一位老者骑驴过桥,一名童子尾随其后的情景,呈现出的是萧索、压抑、沉重的情感色彩。这种自然物象的色彩,正是诗人心理情绪色彩的隐现。
唐寅在《匡庐图轴》上题了诗一首。诗曰:
匡庐山前三峡桥,悬流溅扑鱼龙跳。
羸骖强策不肯度,古木惨淡风萧萧。
此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三峡桥的地理方位和山水美景,第四句渲染了此时朔风阵阵、落木萧萧的气氛,第三句“赢骖强策不肯度”诉说了作者内心难以排解的隐痛和有志难伸的悲愤。此篇题画诗,正是对画境的补充和发展,展现了作者感怀自然又感慨自身的真实的性情。
唐寅的花鸟画,传世作品不多,现存作品有《墨梅图》、《雨竹图》和《鸲鹆鸣春图》以及《临水芙蓉图》、《杏花图》等。而《枯槎鸲鹆图》应该说是唐寅花鸟画的代表。画中用枯笔浓墨来描绘由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的枯木,苍劲有力。枝头的八哥积墨而成。细藤与野竹同老叶画在一起,烘托着空山新雨后幽旷恬静的气氛,展现着自然的魅力。较之沈周则更为活泼洒脱,较之林良、吕纪又没有他们那样的粗犷豪放,而自有一番清新活泼,淡然之趣。
唐寅在右上角题诗,曰:
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
画面所构成的意境是那样的和谐,形象韵味十足,墨色浓淡相宜,诗更是从文学的角度彰显着艺术的魅力。诗与画的相互配合非常协调,将诗画的结合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中国画强调“六法”。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形敷彩、经营位置、传移换写。气韵是画中整体的精神之表现,因气韵而感动,因气韵而产生美感。气韵生动是画家最高目的,人们之所以会为唐寅的《秋风纨扇图》所打动,正是因为这气韵的缘故。
唐寅的代表作《秋风纨扇图》是飘逸淡雅的仕女画,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属南宋风格的白描人物,但更流利潇洒,笔法略近杜堇。笔墨流动顺畅,转折有力方劲,线条起伏顿挫,用笔富韵律感。全画虽纯用水墨绘成,却能在粗细浓淡的变化中,显示出丰富的色调。印文为“龙虎榜中名第一,烟花队里醉千场。”画面中,一位少女手持纨扇,娥眉淡雅,不施粉黛;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淡淡的幽怨怅惘。香肩削瘦,丰姿嫣然。她的裙带在萧瑟的秋风中飘动,体现着女性幽雅哀怨之美。
唐寅于画面左上部题诗,诗曰: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画面背景,是双勾的细竹,稀稀落落,留有大面积的空白,给人以萧条的感觉。而诗中又借汉成帝妃子班婕好色衰恩弛,好比纨扇在秋风起后被搁弃的命运,抨击着世态的炎凉。结合画中女子一脸的衰怨,烘托着整个画面。但,无论是工整精细,还是豪放流利,唐寅笔下的仕女形象,都是如此的婉转清秀,神态传神到位,而通过画面传达的故事情节及那淡淡的哀伤,又为美丽增添了几分凄凉。
唐寅是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洋溢着浓厚的文人画家的气息,并将艺术的真、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诗、文、书、画方面的成就,影响着后人对国画的继承和发扬。他的遭遇是坎坷的,个性是洒脱的,才情是不凡的,这所有的一切,都集中体现在他璀璨的艺术生涯及作品中。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体现着文人画家的情趣。诗情画意的结合,真情实感的流露,意境韵味的相伴,最终使唐寅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家!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