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内斯特.海明威小说的生态矛盾观研究
自然对海明威而言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他的作品永远都是以自然作为文学素材,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他作品永恒的主题。笔者通过大量的研读,发现海明威的作品反映了强烈的生态思想,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回归自然,尊重非人类生命体,人类欲望的批判。
一 回归自然
作品中的主人公很多选择回归自然,在远离人世喧嚣的大自然中平静地休养生息。海明威认为人类社会充满了斗争,贪婪,名利,人类应该融入大自然过简单淳朴的生活。这一思想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反映。《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靠捕鱼为生,过着平静简朴的生活,吃生鱼,喝海水,光脚走路,住的小木屋陈设非常简陋,床上没有枕头,每晚拿裤子包着报纸垫在头下,衣服打满了补丁,风吹日晒已经退色。显然老人过得很贫苦,但整个作品没有一丝迹象显示老人不满意他目前的生活,相反他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而安详。除此以外,老人一直想要去大海深处捕捞大鱼。众所周知,大海---自然界,是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事物,老人越要进入大海深处,说明作者想要表现远离人类社会回归自然的思想越强烈。
二 尊重非人类生命体
海明威在作品中还强调人类不仅要热爱和尊敬自然界,而且要理解和尊重非人类生命体。他作品中的主人公把一切生物都当成与人类完全平等的个体来对待,视它们为兄弟或朋友,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海明威认为熊是人类的兄弟。《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视大海中的飞鱼和海豚为一家人,经常一起玩耍。路上碰到飞来的鸟,也要像老友似得打招呼,热情地邀请进家作客,所有这些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差别。当非人类生命体遭受苦难时,作品中主人公不仅表现出了深切同情,必要时还会加以保护。
三 人类欲望的批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无节制地从自然界掠取土地,水,食物等资源,使自然界的压力越来越大,海明威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对人类贪婪地开发破坏自然界的担忧。在他看来,自然遭到破坏正是由于人类无视自然规律,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当时海明威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态平衡及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他也对人类猎杀动物的野蛮行径提出了谴责。《非洲的青山》是最有力的印证。主人公大卫同情一头老象,地位渺小就像他自己一样,更重要的原因是被这头象展现出对同伴的情感所感动,文中的人类只钟情于猎捕后的快感以及贩卖象牙的暴利。大象冒着被猎杀的危险回来看望死去的同伴,悲伤地眼神都深深打动了大卫,然而在人类的贪婪和残暴面前大象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大卫目睹这一切,陷入绝望和伤心中,他很迷惑为什么父亲要捕杀大象?仅仅是为了得到象牙还是要满足人类征服动物的欲望?这种迷茫正是海明威对人类贪婪的欲望的批判。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